瑱不知起源于何时但男女穿耳的习俗却可以追

瑱不知起源于何时但男女穿耳的习俗却可以追

ID:34261887

大小:22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04

瑱不知起源于何时但男女穿耳的习俗却可以追 _第1页
瑱不知起源于何时但男女穿耳的习俗却可以追 _第2页
瑱不知起源于何时但男女穿耳的习俗却可以追 _第3页
瑱不知起源于何时但男女穿耳的习俗却可以追 _第4页
瑱不知起源于何时但男女穿耳的习俗却可以追 _第5页
资源描述:

《瑱不知起源于何时但男女穿耳的习俗却可以追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文献考辨与考古成果的利用——以“瑱”注释为例汪少华(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提要从文献和考古两方面考察,《赵威后问齐使》中的“瑱”王力《古代汉语》原注“作耳饰的玉”不误,不可改释为“用玉或石做的耳塞”。关键词瑱耳饰耳塞冠冕《赵威后问齐使》出自《战国策·齐策》: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耶?彻其环瑱,至老不嫁,以养父母。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胡为至今不朝也?王力《古代汉语》注释:“瑱(zhèn):作耳饰的玉。”中华书局1981年3月第2版106页。《王力〈古代汉语〉注释汇考》《古代汉语注释商榷》均表示异议,前者认为

2、:读zhèn,为镇玉。“充耳”之玉当读tiàn。且瑱虽用于“塞耳”,但为冠之一部分。其制为一五色绦,横于冠上,两端下垂,各端系黄绵绦,当耳处系玉以塞耳,是谓瑱。此“环瑱”泛指首饰。富金壁、牟维珍《王力〈古代汉语〉注释汇考》38页,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后者指出:解“瑱”为“作耳饰的玉”,会使人误解为“耳坠”之类。“瑱”本为古代冠冕上的玉质饰件,系于冕上,自两侧垂于耳旁,用来塞耳,所以亦名为“充耳”。《说文》:“瑱,以玉充耳也。”《释名·释首饰》:“瑱,镇也。县当耳傍,不欲使人妄听。”《诗经·鄘风·君子偕老》:“

3、玉之瑱也。”毛亨传:“瑱,塞耳也。”由此可见,“瑱”的功用是“填塞”耳朵,非耳饰。“瑱”与“填”音通,当视为同源。萧泰芳、张儒、马麦贞、白平《〈古代汉语〉注释商榷》65页,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王力《古代汉语》2004年重印校改:“瑱(tiàn),用玉或石做的耳塞。”中华书局2004年7月第38次印刷109页。中华书局2000年《王力古汉语字典》释为“用玉或石做的耳塞”,商务印书馆《古汉语常用字字典》释为“古人冠冕上向两侧垂下的塞耳玉”。看来是依从二家说中华书局2004年7月第38次印刷1809页《二○○四年重印

4、校改说明》:“前年我得到作者之一白平教授所赠的《〈古代汉语〉注释商榷》一书……经过商讨,我们采纳了《商榷》附录《勘误》的多数条目及正文的少部分意见,校改了一百四十多处。……去年底又收到作者富金壁教授寄赠的《王力〈古代汉语〉注释汇考》一书……我们采纳了约一百七十条。”。今按:王力《古代汉语》原注“作耳饰的玉”不误,“冠冕上的玉质饰件”说不当;释为“用玉或石做的耳塞”,大可商榷。首先,上古女子不戴冠,因而北宫之女婴儿子所佩之“瑱”,就不是“冠之一部分”、不是“冠冕上的玉质饰件”。诚如所言,瑱“为冠之一部分”、是“古代冠冕

5、上的玉质饰件”。金鹗《笄瑱考》:“古者冕弁之制,上有笄下有瑱。笄所以固冕弁,亦以悬瑱也。……瑱之制,悬之以紞,上系于笄。”《求古录礼说》卷十二,《清经解续编》第3册327-328页,上海书店1988年。《辞海》:“瑱,古人冠冕上垂在两侧以塞耳的玉。”6钱玄、钱兴奇《三礼辞典》“瑱”辞条:冕弁两侧垂以塞耳者。天子以玉,诸侯以石,士以象牙为之。其形圆而略长。瑱亦称充耳、塞耳。瑱以紞上系于笄,紞与瑱通谓之充耳。《周礼·夏官·弁师》:“玉瑱、玉笄。”郑玄注:“玉瑱,塞耳者。”《诗·鄘风·君子偕老》:“玉之瑱也。”毛传:“瑱,

6、塞耳也。”《诗·卫风·淇奥》:“充耳琇莹。”毛传:“充耳谓之瑱。琇莹,美石也。天子玉瑱,诸侯以石。”《左传·昭二十六年》:“以币锦二两,缚一如瑱。”杜预注;“瑱,充耳。缚,卷也。急卷使如充耳,易怀藏。”则瑱形为圆而略长,可以塞入耳中。金鹗《求古录礼说·笄瑱考》:“瑱之制:县之以紞,上系于笄,紞与瑱通谓之充耳。《诗·淇奥》篇言‘充耳琇莹’,《彼都人士》篇言‘充耳琇实’,此指瑱而言也。《著》篇言‘充耳以素乎而’,此指紞而言也。《旄邱》篇言‘褎如充耳’,此兼紞与瑱而言也。”按金说是。《礼记·檀弓上》:“練:練衣,黄里,縓,

7、缘。葛要绖。绳屦无絇。角瑱。”郑玄注:“瑱,充耳也。古时以至,人君有瑱。”《国语·楚语上》:“巴浦之犀犛兕象,其可尽乎?其又以规为瑱也。”则有角瑱、象瑱,或为大夫士所用。在汉墓中常发掘到首部旁有长形玉饰,或即玉瑱。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996—997页。右上图所示,是钱玄《三礼通论》图示的冕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87页。;右中图所示,是山东邹县明鲁荒王朱檀墓出土明代的冕转引自高春明《中国服饰名物考》199页,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右下图所示,是阎立本《列帝图》中着冕服的隋文帝(头部)转引自沈从文《中国古

8、代服饰研究》增订本214页,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自两侧笄上垂于耳旁的就是“瑱”。《周礼·夏官·弁师》郑玄注以为冕之前后皆有旒,钱玄、钱兴奇《三礼辞典》赞同江永《乡党图考·冕考》说,认为冕只有前旈而没有后旈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705页:“江氏说是。今绘图及剧装或仍为前后有旈,非是。”。但是,上古女子不戴冠。朱熹《仪礼经传通解》卷三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