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金融论文范文-分析中国省际金融发展水平测度word版下载

金融金融论文范文-分析中国省际金融发展水平测度word版下载

ID:34255627

大小:56.1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4

上传者:U-991
金融金融论文范文-分析中国省际金融发展水平测度word版下载_第1页
金融金融论文范文-分析中国省际金融发展水平测度word版下载_第2页
金融金融论文范文-分析中国省际金融发展水平测度word版下载_第3页
金融金融论文范文-分析中国省际金融发展水平测度word版下载_第4页
金融金融论文范文-分析中国省际金融发展水平测度word版下载_第5页
资源描述:

《金融金融论文范文-分析中国省际金融发展水平测度word版下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金融金融论文范文:分析中国省际金融发展水平测度word版下载中国省际金融发展水平测度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中国省际金融发展水平测度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金融论文的写作者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论文片段:摘要:长期以来,金融发展的度量理由往往被国内外学者所忽视。本文从省际层面对金融发展水平的测度理由进行研究,不但对全国及省际的金融发展指标进行了探讨,而且对各地区金融发展水平进行了估算与比较,最后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倡议。关键词:金融发展;私人信贷;政府干预;银行集中度Abstract:Thefinancialdcvclopmentmetricwasignoredbyscholarsathomedndabroadforlongtime・Thisarticleanalyzesfinancialdevelopmentlevelmeasurementbasedonprovincialdata,discussesthenationalandprovincialfinancialdevelopmentindex,andestimatesandcomparestheregionalfinancialdevelopmentlevelundertook,finallyputsforwardsomepolicysuggestion.KeyWords:financialdevelopment,privatecredit,governmentintervention,bankconcentration1674-2265(2012)01-0023-07 在金融发展理由的研究中,国内外学者往往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理论与实证研究的分歧,或者说金融发展的理论缺乏坚实的实证支持。对于这一分歧,人们普遍将之归因于理论的缺陷或实践的偏差(陈志刚,2006)o但应该指出的是,金融发展的度量理由作为这种分歧产生的另一重要理由,却往往被忽视。在国内外学者的实证研究中,通常以金融深度指标度量金融发展水平。而事实上,金融深度并不足以代表一国金融发展水平;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由于法律、制度及信息基础的不完善,单纯以金融深度指标衡量金融发展水平存在严重的缺陷与误导。因此,我们从金融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的分歧中可以引申出金融发展的度量理由,而金融发展度量指标的固有缺陷是分歧产生的重要理由。长期以来,金融发展的度量理由作为金融发展研究的一个基本理市,缺乏全面而深入的研究。综观现有为数不多的相关文献,可以发现以下几点不足:(1)现有文献基本上都是基于国家层面来进行研究,但实际上中国各省区的经济和金融发展水平差异很大,金融发展水平的测度不能仅仅停留在国家层面,而应该深入到省区层面。(2)根据研究的目的和数据资料,现有文献构建了许多不同的衡量金融发展水平的指标,这些指标各有特点和不足。指标构建的根本困难在于,理论上表明金融系统通过消除信息不对称和降低交易成本等功能影响经济发展,而金融指标并不是直接测量其要反映的金融的某类功能,如何选择能更好反映金融理论及功能的指标有待深入研究。与以往研究不同,本文试图从省际层面对金融发展水平的测度理由进行研究,不但对全国及省际的金融发展指标进行了探讨,而月•对各地区金融发展水平进行了估算与比较。 一、中国金融业发展概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业经历了政府主导下渐进式的改革过程,即为降低改革成本、避开社会动荡,中国金融改革基本是按照从易到难、从低成本领域到高成本领域的顺序逐步展开的。这体现为通过不断的“试错”过程,从以利率、汇率市场化为核心的价格机制改革到以创造市场竞争主体为重点的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以及从创新到规范再到制度化的过程。其中,政府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影响中国金融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力量,而来自市场的力量则一直处于从属地位,主要表现为为支撑国有企业的改革,金融体系长期扮演着负担国有企业改革成本的角色,这就导致中国的金融发展相对于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存在着明显的滞后性。由图1和图2可见,虽然在改革开放后金融部门发展较快,但是其产出在GDP中的比重相对较小,1978年仅为1.87%,2009年达到5.2%;其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仅从1978年的0.19%增加到2009年的0.57%O截至2009年,其增加值只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12.01%,从业人员也只占第三产业全部从业人员的1.69%o同时,金融业的发展表现出明显的波动特征:从1978年到1989年,金融业经历了一个高涨的过程,在1989年达到最高点;此后到2005年又经历了一个低落的的过程,在2005年达到最低点;2005年后又岀现了明显的回涨趋势。二、中国金融发展总量水平的测度关于金融发展水平的度量理由,麦金农(1973)在研究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时,认为金融发展首先应是货币化程度的加深,经济货币化是金融深化的先决条件和基础,并采用了货币存量M2/GDP来衡 量一国的金融发展水平。戈德史密斯(1969)创造性地提出了衡量一国金融发展水平的存量和流量指标,其中最重要的是金融相关比率(FinancialInterrelationRatio,FIR),其定义是全部金融资产价值与全部实物资产价值之比①。金和莱文(King和Levine,1993)的杰出贡献是设计了四个指标衡量金融发展:传统的金融深度指标,即金融机构全部流动性负债与GDP的比值,通常情况下用一国的M2/GDP表示;BANK指标,即商业银行全部国内资产与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全部国内资产之和的比值,用来衡量商业银行相对于中央银行的规模;PRIVATE指标和PRIVY指标,前者指金融体系对私人部门的信贷与GDP的比值,后者指金融体系对私人部门的信贷与全部信贷的比值②。对于股票市场而言,莱文和塞沃斯(Levine和Zervos,1998)设计了三个反映股票市场规模和效率的指标:(1)股票规模指标(SC/GDP),即股票市场的市价总值占GDP的比重,其中市价总值指一个年度在股票交易所上市的债券按市价与发行数量计算的总金额。(2)股票流动指标(SVT/GDP),即股票市场的总交易额占GDP的比重,用来反映股票市场的活动能力。(3)股票效率指标(TURN),即股票市场的总交易额与股票市场的市价总值之比,该指标也反映了股票市场流动状况。下面,我们将通过上述指标对全国层面的金融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进行统计描述(见表1),以加深对我国金融发展状况的认识。首先,从金融发展总量来看,我们发现中国的M2/GDP在三十多年的时间内由0.318快速上升至2008年的1.513,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这一指标是最高的(戴根有,2000)。然而该规模指标并 不能正确反映一国金融发展与金融深化的质量(金德环、许谨良,2001),相反的,国内的学者普遍认为,中国较高的M2/GDP应该归因于投资渠道不畅、交易手段落后以及支付体系效率低下,并非较高的金融发展水平的表现。因此,在市场不断完善和更加开放的条件下,应逐步消除动员性金融导致规模过度扩张的效应,逐步降低M2/GDP高比例的潜在通胀风险,推动金融市场机制更好地发挥作用。与此同时,FIR指标也快速发展,从1978年的0.802达到了2008年的3.210,但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FIR还是有一定羌距。更为重要的是,FIR中M2和银行贷款所占份额较大,有价证券所占的比重较小。可见,中国金融化水平主要是依靠银行信用支撑起来的(张军,2006),资本市场尚不发达,直接融资市场份额依然不高。这就造成政府与企业对银行信用依赖程度较高,金融资产潜在风险过于集中。相关范文市写相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