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各论-教材

中药学各论-教材

ID:34245629

大小:668.50 KB

页数:122页

时间:2019-03-04

中药学各论-教材_第1页
中药学各论-教材_第2页
中药学各论-教材_第3页
中药学各论-教材_第4页
中药学各论-教材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药学各论-教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药学各论第一章解表药凡能发散表邪,解除表证的药物,称为解表药。表证是由六淫之邪或疫疠邪气从人体皮毛或口鼻侵入,病位在表,引起恶寒发热,头痛身疼,无汗或有汗,舌苔薄、脉浮等症状表现。以感受风邪为主,兼夹寒邪侵犯人体所致者,称为风寒表证;若兼夹热邪侵犯人体所致者,称风热表证。解表药能发散表邪,多具辛味。肺合皮毛,开窍于鼻,表邪多从皮毛口鼻而入,表证多见肺经症状,又膀胱亦主一身之表,故解表药主归肺、膀胱经。主治风寒表证的药物,多为温性;主治风热表证的药物,药性多偏寒凉。根据其性能特点和功效主治的不同,解表药可分为发散风寒药、发散风热药两类。表证夹湿者,宜选用兼有祛风胜湿作用的解表药,并可与化湿

2、药配伍;体虚外感者,应根据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的不同,分别与补气、补血、补阴、补阳药同用,以扶正解表。另外,根据表证兼有症状,如咳喘痰多、呕吐、咽喉肿痛、目赤头痛等,可分别与化痰止咳、和胃止呕、清热利咽、清肝明目药配伍。使用发汗力强的解表药,用量不宜过大,以微汗出为宜;自汗、盗汗、淋证、失血、久患疮疡等正气不固、津血亏虚者,虽有表证也应当慎用或忌用。解表药多为芳香辛散之品,易于挥发散失,故入汤剂不宜久煎,以免降低疗效。第一节发散风寒药以发散风寒表邪为主要作用,常用以改善或消除风寒表证的药物,称为发散风寒药;其性温味辛,又称辛温解表药。风寒表证以恶寒发热、无汗或汗出不畅、头身疼痛、鼻塞、口

3、不渴,苔薄白,脉浮紧为主要表现。部分发散风寒药分别兼有止咳、祛风湿、止痛、通鼻窍、止呕等功效,又可治疗咳喘、头痛、风湿痹痛、鼻渊、呕吐等,尤其兼有风寒表证者,更为适宜。本类药物,性偏温燥,多数药物具有发汗作用,阴虚血亏,里热偏盛者,不宜使用。麻黄《本经》为麻黄科草本状小灌本草麻黄Ephedrasinicastapf.、木贼麻黄EphedraequisetinaBge.或中麻黄EphedraintermediaSchrenketC.A.Mey的草质茎。生用,蜜炙或捣绒用。【性味归经】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功效与应用】1.发汗解表,用于风寒表证表实无汗者。本品发汗作用强,通过发汗以解除

4、表证,故适宜于外感风寒,恶寒、发热、无汗患者,并常与桂枝配伍,如麻黄汤。2.宣肺平喘,用于各种喘咳气急病证。本品辛散苦泄,外散风寒,内宣肺气,有良好的平喘作用,不论风寒、痰浊、热邪等各种原因引起的喘咳气急者,均可配伍应用。因其能发汗解表,最宜于风寒表证兼有喘咳者。常与杏仁配伍,如三拗汤。若肺热咳喘,可与石膏配伍,以清肺平喘,如麻杏石甘汤。若寒饮喘咳,可配伍细辛、干姜,如小青龙汤。3.利尿消肿,用于风水肿。本品宣肺利尿以消肿,并可解表,适宜于水肿、小便不利兼风寒表证者。122【用法用量】煎服,2~9g。麻黄生用发汗力强;蜜炙麻黄长于平喘止咳;麻黄绒作用缓和,宜于小儿、老人及体虚者。【使用注意

5、】麻黄发汗之力强,药性温燥,故体虚汗出、头痛失眠者不宜使用。【现代研究】含麻黄碱等多种生物碱和挥发油。麻黄碱有中枢兴奋作用,能收缩血管、升高血压、松驰支气管平滑肌。伪麻黄碱有明显利尿作用。麻黄挥发油能解热发汗,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桂枝《名医别录》为樟科常绿乔木肉桂CinnamomumcassiaPresl的嫩枝。于春季割取嫩枝,切片或切段用。【性味归经】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功效与应用】1.发汗解肌,用于风寒感冒。本品辛甘温煦,能助卫实表,外散风寒。如表虚有汗,可与白芍同用,如桂枝汤;若表实无汗,可与麻黄同用,如麻黄汤。2.温通经脉,用于寒凝血滞诸痛证。本品能温通经脉、散寒止痛

6、,如胸痹心痛,可与枳实、薤白配伍,如枳实薤白桂枝汤。若脘腹冷痛,常与白芍、饴糖同用,如小建中汤。若妇女经闭腹痛,多与当归、吴茱萸同用,如温经汤。若风寒湿痹,肩臂疼痛,常配伍附子,如桂枝附子汤。3.助阳化气,用于心悸、痰饮及蓄水证。本品辛甘性温,助阳化气,用于心阳不振所致的心动悸、脉结代,可与甘草、麦冬同用,如炙甘草汤。用于脾阳不运所致痰饮眩悸,以及膀胱气化不行所致水肿小便不利,常与茯苓、白术同用,如苓桂术甘汤、五苓散。【用法用量】煎服,3~10g。【使用注意】本品辛温助热,凡外感热病、阴虚火旺、血热妄行者忌用。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用。【现代研究】桂枝含挥发油,其中主要成分为桂皮醛等。桂枝煎剂

7、有降温解热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皮肤真菌及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桂皮油、桂皮醛能抑制结核杆菌,桂皮油对子宫有特异性充血作用,还有健胃、强心、利尿、止咳作用,桂皮醛有镇静、抗惊厥作用。紫苏《名医别录》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紫苏Perillafrutescens(L.)Britt.的茎、叶。阴干,生用。【性味归经】辛,温。归肺、脾经。【功效与应用】1.发汗解表,用于风寒感冒,咳嗽痰多。本辛温发散,若感冒兼气喘咳嗽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