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4243826
大小:39.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3-04
《高职“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模式保障机制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保障机制研究齐绍琼[摘要]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培养新时期创新型、实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建立政校企联动机制,更有利于保障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关键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保障机制[作者简介]齐绍琼(1973—),女,湖南澧县人,副教授,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产学合作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高职教育管理、会计。[课题项目]2009年湖南省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高职装备制造类专业群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课题批
2、准号:ZJGA2009009)。[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 职业教育与企业有着天然的联系,职业教育产生于企业,初期就是企业的组成部分。教育专家认为,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实施职业教育应当有两个主体,一是学校,二是企业,二者缺一不可。离开了企业的职业教育,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一、当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内涵1、校企合作校企合作主要体现在办学模式层面。学校与企业的携手共建,重点在于办学体制的创新。校企合作的内涵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办学理念的更新,强调学校“以他方为中心”的办学行为以
3、及争取企业在办学过程中的积极参与;二是组织结构的设计,即校企之间联系纽带的建立和校内组织结构的开放性构成,校企双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校企双方管理人员的相互聘任和兼职等;三是校企资源的共享,学校按照企业需要开展企业员工的职业培训,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同时,企业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校企共同制定学校的管理和教学制度,如企业标准引入教学和学校的教学要求在学生顶岗实习中的实施和运用等;四是以企业需求为依据的开放式运作,如校企双方不仅有由双方领导组成的董事会、专业指导委员会等组织,还要有由第一线操作人员组成
4、的学生实践、课程改革、技术革新等运作层面的合作小组,而且建立规范的运作制度,有聘任、有待遇、有项目、有任务、有考核、有例会、有记录、有效果,把校企合作的思想和理念转化为行为规范和具体操作,使办学模式的改革落在实处,真实有效。真正促进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2、工学结合工学结合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模式层面。“工学结合”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的人才培养模式,其本质特征是通过学习与工作相结合,实现教育与实践的结合,学校与社会的结合,提高教育质量。这种办学形式既是国际上的普遍规律,又是中国的职教特色
5、。在国外,这种人才培养模的主要内容是学习与工作的相互结合与渗透,即学习中有工作,工作中有学习。它的主要形式是英国的“三明治”(Sandwich Education),美国的“合作教育”(cooperativeEducation)等。它的主要功能是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使学生从学校步入职业生涯时就有一定的工作经历和经验,具有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目前我国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与国外相比具有更多的内容和任务,不仅是学生的学习与工作相结合,还包括专业建设,尤其是专业建设中的课程改革。专业建设中的工学结合体现在“与学习相关的要
6、素”和“与工作相关的要素”两者的结合,主要包括师资建设、实训基地建设、课程建设、质量管理等,所谓“要素”是指与“学”和“工”相关的各种资源和活动,如双方的人员、场地、信息、标准等。简单来说,校企合作教育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是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学资源,采取课堂教学与学生实践学习有机结合,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模式,它的基本内涵是产学合作、双向参与。因此校企合作实施的途径和方法是工学结合,要达到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
7、全面素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二、世界各国相对成功的职业教育模式纵观国外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办学发展比较成功的职业教育典型模式,有以下几种:1、德国“双元制”模式...德国是世界上职业教育和培训发达的国家之一,“双元制”是其主要的职业教育形式。德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有专科学校和职业学院等两类高等教育机构实施,校企合作贯穿办学的全过程。“双元制”是指学校和企业。学生一方面在企业(通常是私营的)以学徒身份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和相应的知识培训,一方面在非全口制的职业学校(通常是公立的)中以学生的身份接受与职业有关的
8、专业理论和文化基础知识的教育。其内涵是学校与企业分工合作,以企业为主,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以实践为主的一种成功的职教模式,目的是培养既具有较强的操作技能又具有所需专业理论知识和一些普通文化知识的技术工人。2、美国“合作教育”模式 美国合作教育源于19世纪初的美国一所大学提出的教育与产业相结合的合作计划,一个多世纪以来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和完善。合作教育贯穿于社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