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态酿造粮食醋生产线项目

液态酿造粮食醋生产线项目

ID:34236424

大小:1.12 M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04

液态酿造粮食醋生产线项目_第1页
液态酿造粮食醋生产线项目_第2页
液态酿造粮食醋生产线项目_第3页
液态酿造粮食醋生产线项目_第4页
资源描述:

《液态酿造粮食醋生产线项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篇液态酿造粮食醋生产线项目项目内容及技术成熟度   本项目是利用玉米、大米、小米、高粱、薯干等淀粉类作物为原料,利用专利设备“DF自动酿醋设备”为主要设备,完成酿造优质食醋的开发生产。利用该专利技术设备生产的食醋目前已通过国家轻工局食品质量监督检测,各项指标均优于国家标准,并且填补了国内一项空白。该技术设备的问世,为食醋及其系列醋酸保健饮料的开发生产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同时也解决了粮食积压过多等问题,提高了产品利用率,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可观。目前国内酿醋业的分析据中国调味品协会的资料显示:目前全国谷物醋产量已达300万吨,醋在我国乃至世界调味品市场都占有重要地位。与此形成对照的是,醋行业却

2、一直未能走出走街串巷、小打小闹的境地,难以做大做强,在整个调味品中仿佛充当着“小产品”的角色。食醋是全球关注的健康食品,不仅可作五味调理,近年来逐渐应用到医药、农林等领域。我国酿醋业起源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大多以固态酿造为主。我国固体发酵醋的出醋率为每公斤主料产3.5%的食醋,在2.5公斤~5.5公斤。每公斤主料出醋率能达到5.5公斤的高水平企业并不太多;4.5公斤、2.5公斤以下低水平的生产企业不在少数。原料淀粉利用率一般为30%~40%,很少有超过50%的企业。用麦曲、大曲发酵、多边发酵,周期长、辅料多、劳动强度大,乙醇转酸率仅40%,浪费数以万计的粮食。因此,开发先进工艺设备、普及

3、生物技术是十分有意义的事情。据有关资料表明,我国年食醋消费为300万吨左右,而采用高科技酿醋的普及率达不及8%。而液态发酵工艺酿醋,则大大缩短了时间周期,降低了劳动强度,运用科学的方法将发酵工艺进行分段进行,并给每一环节提供最佳的温度、PH值、通风、时间等环境,并将影响食醋生产的因素进行量化,进行工业自动化生产,乙醇转酸率达90—98%,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在韩国、日本、美国及欧洲国家,均以液态发酵工艺为主。综上分析,液态酿醋的发展是今后酿造企业的主导方向,应用先进的生物反应器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必由之路。      如今随着应用微生物技术的普及和发展,陕西时代酿造科技有限公司反复实践,终于

4、成功地开发出一种新型快捷的生物反应装置——DF系列连续自动酿醋设备,这种自动酿醋设备以深层液体发酵和固化菌技术为原理,自动育种、优化培养、连续生产,并利用吸附菌床系统达到最佳接触面积,酒醪液在设备中自动发酵24小时完成全部生产工艺,产出了色香味醇的食醋,解决了食醋生产难、保质期短、产出效益低等问题,填补了国内酿醋领域一项空白。国内外同类技术比较1、我国传统酿造工艺技术以野生天然菌群全面参于发酵,基本上是固态静置的方式,酿醋过程菌种必须完成生长、成熟、衰老的整个周期。而实际上细菌只有在生长与成熟之间是活性最强的时期,其它时间活性指数急剧减弱,因此,传统工艺周期长(30-100天)、产量低(3-

5、5斤)、成本高、转化率低(20-40%)。2、德国弗林斯公司首先研究成功了阿太斯发酵罐液体深层发酵技术,通过高速机械搅拌,形成负真空、吸入空气,配合电子装置,使整个生产都处于细菌最强盛时期,从而大大缩短了发酵周期(只需36个小时)。但其成本昂贵、制造复杂、耗电过多,使其只能应用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同时由于深层液体发酵过程中对电有着一刻不停的依赖性,短时间的停电就会蒙受致命的打击,即使时间很短,醋酸菌也需好长时间恢复。尤其在发酵后期30分钟的停电都会使醋酸菌断氧死亡,使发酵终止,造成不可避免的损失,且其生产对原料要求高,风味单一,菌种要求纯度高,最终产品不适宜我国国情。3、以我国丹东为代表的醋

6、化器,用桦木刨花卷为填料生产酒精醋,这一工艺生产周期短,因此有“速成塔”之称,又因用酒精循环进行氧化产醋,还称为液体回流工艺。这种循环法一般采用高2--5米、直径1--1.5米、耐酸陶瓷或硬质塑料醋化器进行醋酸发酵,内装填物于假底上,假底与塔底有一较大距离,形成贮藏室,并接不锈钢离心泵将贮醋室醋液泵至醋化器顶,空气自底部进入填充料,由顶部气孔排出,促进氧化产酸的速度。其发酵周期较传统工艺有很大程度缩短,需7天左右,耗电有所降低,每吨醋约20度左右,但其由于通风口在塔底部设置四周自然进风,造成布气不均匀,通气不畅快,较易形成过度氧化现象,而出现醋蟃,直接影响到产品质量。最为致命的是其没有设置适

7、于酿醋微生物发酵的不同阶段控制温度、PH值、酒度监测,只能按模糊理论数据进行人工或简单监测,尤其以淀粉类、糖类、果类为原料时,一周左右形成菌膜结块,直接影响通气数量,延长发酵周期出现不降醇现象,随着时间的延长就必须进行清理或更换,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生产实践中还发现装置存在效率不高,产品风味单薄的缺陷,究其原因是由于细胞载体的不均匀造成传热不匀导致效益不高,原料液限制营养导致产品风味单薄。“时代鼎丰”两代人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