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新课标理念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改革

浅议新课标理念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改革

ID:34227278

大小:55.2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04

浅议新课标理念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改革_第1页
浅议新课标理念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改革_第2页
浅议新课标理念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改革_第3页
浅议新课标理念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改革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议新课标理念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改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议新课标理念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改革一、问题的提出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旨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是提高科学素质的重要内容,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也是中学生物主要的课程目标之一。而旧的实验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课程标准》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生物实验教学改革已势在必行。二、《课程标准》的实验能力要求和内容在《课程标准》能力要求中,除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外,还明确提出了科学探究的内涵: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

2、、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并进一步提出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要求。《课程标准》所列举的实验,既有基础性生物学实验,也有现代生物技术方面的实验;既有形态学观察实验,也有现代生物化学实验;既有验证性实验,也有探究性实验;既有定性实验,也有定量实验等等。广泛的内容及多样的形式有利于学校根据自身的条件进行选择,使得实验能够顺利开展。三、实验教学的改革(-)教师观念的改革1.改革'‘教师教、学生学”的观念。传统实验教学大多是教与学的机械叠加,新课程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和合作,就应关注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加强师

3、生双方交流,注重师生间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可以说,创设基于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是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2.改革“重结果轻过程”的观念。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是暴露学生产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展示学生发展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与创新成果的过程。正因为如此,新课程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索

4、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当然,强调探索过程,意味着学生要面临困惑和失败,可这是一个人的学习、生存、生长、发展、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的能力、智慧发展的内在要求,它是一种不可量化的“长效”回报,是值得付出的代价。(二)教学方式的改革一一倡导探究性学习作为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学科,生物实验具有丰富的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教育资源。探究性学习是指通过类似科学家科学探究活动的方式获取科学知识,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会科学的方法和技能、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科学观点、树立科学精神。探究性学习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一种改革:学生将从被动学

5、习者,变为主动参与的学习者;学生由过去从学科的概念、规律开始学习的方式变为学生通过各种事实来发现概念和规律的学习方式。教学模式也将发生根本的改变,生物课更多的将是学生的实验、讨论、交流等活动。生物实验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活动。在实验活动中,学生必然会面临各种让他们困惑的问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想办法寻找问题的答案,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要对问题进行推论、分析,找出问题解决分方向,然后通过观察、实验来收集事实;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得到第二手资料,对获得的资料进行归纳、比较、统计、

6、分析,形成对问题的解释或结论,并通过讨论和交流,进一步澄清事实、发现新的问题,对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多样化的实验教学方式,如演示、讲授、辩论、模拟、游戏、角色扮演、专题讨论、项目设计、个案研究等。国外的实践表明,以探究性学习取代其他学习方式的做法是行不通的。关键是要树立充分认识和利用教育资源的意识,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实现最大的教育价值。(三)实验室的改革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倡导的是探究性学习,这样,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必将有大的变化,而作为实验教学的主要场所一一实验室的设备安

7、置和环境布置都要适应这种变化。例如,实验室的座位设计,目前大多数实验室采用的是教室的座位布置,学生一律面向讲台,与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相适应。而实验活动多数是以小组形式来组织的,学生之间需要合作和讨论,旧的座位编排已不适应新的教学方式。所以,实验室的座位设计应该有一定的灵活性,面对面的座位安排更适合合作性的实验活动。在场地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设立探究实验室,如生命的进程、生态系统模拟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