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汉滨区沙沟—流芳金矿地质特征和找矿前景研究

陕西省汉滨区沙沟—流芳金矿地质特征和找矿前景研究

ID:34223847

大小:58.97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3-04

陕西省汉滨区沙沟—流芳金矿地质特征和找矿前景研究_第1页
陕西省汉滨区沙沟—流芳金矿地质特征和找矿前景研究_第2页
陕西省汉滨区沙沟—流芳金矿地质特征和找矿前景研究_第3页
陕西省汉滨区沙沟—流芳金矿地质特征和找矿前景研究_第4页
陕西省汉滨区沙沟—流芳金矿地质特征和找矿前景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陕西省汉滨区沙沟—流芳金矿地质特征和找矿前景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陕西省汉滨区沙沟一流芳金矿地质特征和找矿前景研究[摘要]陕西省汉滨区沙沟-流芳金矿金矿体受赋矿层位(黑色岩系地层)及韧性剪切带双重因素控制,在走向上呈尖灭再现的透镜状产出。金以粒间金为主,主要分布于石英与石英、石英与金属硫化物、黄铁矿与黄铜矿、石英与白云母、绢云母粒间。主要蚀变类型为硅化、黄铁矿化、绿泥石化、黑云母化等,蚀变分带现象较为明显。从目前已经发现的金蚀变带和矿(化)体,结合相邻矿区地质特征,总结其控矿特征及成矿规律,认为该矿区找矿前景良好,可望能形成一定规模的矿床。[关键字]沙沟-流芳金矿地质特征前景分析[中图分类号]P5[文献

2、码]B[文章编号]1000-405X(2013)-3-85-20引言沙沟-流芳金矿位于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西北部,属陕南黑色岩系中"金腰带”组成部分。前人在区域内做过地表普查和异常检查工作,发现了多处金矿(化)点。本次工作在省基金项目的支持下系统开展了沙沟-流芳地区金矿普查工作,进行了深部工程验证,圈出两条金矿体,两条金矿化体及六条金蚀变带,显示该区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可望形成一定规模的矿床。1区域地质1.1区域地质特征工作区地处扬子板块北缘、南秦岭印支褶皱带白水江一白河褶皱束东段的牛山穹隆构造北翼,西邻扬子地台汉南凸起,东接武当古陆。基底

3、构造层为中元古界酸性一基性火山岩建造,上覆地层主要为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一套深一浅海相及潮坪相的硅质岩,细碎屑岩建造;月河断裂、牛山复背斜及其北翼的一系列倒转背向斜及韧性剪切带构成了本区基本格架,区内构造线总体呈北西西向展布(图Do1.2区域矿产区内矿产较为丰富,主要有金、铁、铜、帆、金红石及猛矿等。其中最具价值的是金,分布于下志留统梅子组层位中。该地层在区内出露广泛,延伸规模大,从西部的石泉饶峰一汉滨区-旬阳县,东西长达九十余公里,金矿化普遍连续,沿该带分布有大、中、小型金矿床数十处(见图2),被誉为陕南黑色岩系中镶嵌的'‘金

4、腰带”。2矿区地质2.1地层矿区出露地层为下志留统梅子域组(Sim),原岩为以泥质碎屑岩为主的中、浅变质岩系,其中第二岩性段中亚段(Slm22)为主要的含矿层位。其特征为深灰色含炭黑云母变斑晶绢云片岩、含炭绢云石英片岩,局部见石榴子石,夹有石英变粉砂岩透镜体。岩石中见较多黄铁矿化,多呈浸染状、细粒状,少数呈细脉状,偶见绿泥石化。岩性组合为典型的黑色岩系建造,是金主要的赋存层位。矿区内I、II号金矿体,IV、V号金(矿化)体及两个金蚀变带均位于该地层中。2.2构造区域主体构造格架为陈家院子-干沟口复向斜(南翼)和凤凰山-牛山复背斜(南部),

5、局部地层发育次级褶皱,呈尖棱状、舒缓波状、紧闭型、开阔型褶曲构造;地层总体为一变形复杂的单斜层,南部为老地层,倾向为北西一北东,局部南倾,倾角较陡,岩层沿走向和倾向均具波状起伏变化特征。区内断裂构造较发育,以韧性剪切断裂为主,区内与矿化密切相关的脆韧性剪切断裂带主要为柳坑一孙家庄一流芳剪切带(RF5)o3矿体特征3.1矿体的产出特征在区内柳坑-元潭子-流芳共圈定了I、II、IILIV、V、VI共6条蚀变带,并在I号蚀变带中圈定了K1矿体,在II号蚀变带中圈定了K2矿体。另在IV号蚀变带中圈定了KH4矿化体,在V号蚀变带中圈定了KH5矿化体

6、。矿体受顺层片理化带及RF5韧性剪切带控制,矿体底部为变砂岩,顶部为含炭黑云母变斑晶绢云石英片岩,标志明显。矿体形态总体呈似层状,透镜状,沿走向和倾向均具波状弯曲等现象,矿体产状335°-350°Z45°-76°(S1)。矿体向深部有厚度变大的趋势。3.2矿床围岩蚀变及找矿标志本区金矿的围岩蚀变主要为硅化、黄铁矿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蚀变分带较为明显。找矿标志如下:①地层层位是找金的有利标志,如下志留统梅子域组第二岩性段中亚段(Slm22)o②有利的岩性组合是找矿的直接标志,区内含矿岩性以黑云母变斑晶绢云石英片岩、含炭绢云石英片岩为主,

7、间夹变质砂岩条带,特别是变砂岩与黑云母变斑晶石英片岩的接触带是金矿化的有利部位。③韧性剪切带、片理化带是区内找矿的构造标志。④热液蚀变是金矿化的有利标志,如硅化、黄铁矿化等。4找矿前景分析4.1成矿地质条件陕西省秦巴地区二轮区划将本区划为白水江一铁佛寺以金为主的IV级成矿带。工作区内广泛出露的下志留统梅子址组为一套巨厚的含金黑色岩系,层位稳定。区内断裂较发育,以韧性剪切断裂为主,脆性断裂次之。韧性剪切断裂规模较大,呈北西西一近东西向横贯全区,韧性变形向脆性变形过渡部位或韧性变形叠加后期脆性变形是金成矿的有利构造条件。区域内已探(查)明的矿

8、床主要有月河大中小型沙金矿床;黄龙、鹿鸣、八庙沟、范家沟、沈坝、烂木沟等7处中小型岩金矿床。本工作区内地层、岩石、构造与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具有可比性,充分表明了本区成矿地质条件的优越性。4.2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