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4222986
大小:56.8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4
《浅析襄阳方言称呼语“俩娃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襄阳方言称呼语“俩娃儿”-大学语文论文浅析襄阳方言称呼语“俩娃儿”杨琳(湖北文理学院,湖北襄阳441053)[摘要]论文分析了襄阳方言称呼语“俩娃儿”的结构方式、组合能力、语用特点,并比较了“俩娃儿”与另一襄阳方言称呼语“俩子”的异同。[关键词]俩娃儿;结构方式;组合能力;语用特点[中图分类号]H1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15)08-0014-02[作者简介]杨琳,湖北文理学院讲师。在襄阳方言中,“俩娃儿”[liA214uAr]是一个极具地方特色的方言称呼语,由于“俩”没有对应的汉字
2、,因此借近音字“俩”来记方言读音。“俩娃儿”在襄阳方言中有两种用法,一种用于指别,表示“女孩儿”,与表示男孩儿的“儿娃子”相对应,侧重于区分性别,如:(1)他姐姐又生了个俩娃儿。(2)那是个俩娃儿,不是儿娃子。另一种用于称呼,作为对年轻女性或小女孩儿的称呼语,如:(3)俩娃儿,你几岁了?本文重点分析“俩娃儿”作为称呼语的结构方式、组合能力和语用特点。一、“俩娃儿”的结构方式“俩娃儿”是附加式合成词,是“词根+词缀”形式,由词根“俩”与后缀“娃儿”组合而成,其中词根“俩”表示女性。在襄阳方言中,“娃儿”是很常见的词缀,由
3、词根语素“娃”意义虚化而来,因此含有“小的,可爱的”附加意义。襄阳人在很多常见小动物的名称后也都会加上词缀“娃儿”,如:狗娃儿、猫娃儿、猪娃儿、羊娃儿、鸡娃儿等等,给人一种可爱而又亲切之感。二、“俩娃儿”的组合能力及语用特点(一)“俩娃儿”单独使用在襄阳方言中,当说话人不知道对方女性姓名的时候,在面对面的交流中通常直接称呼对方为“俩娃儿”。如:(4)俩娃儿,请问下中心医院朝哪儿走?此时的“俩娃儿”含有“小的、年轻的”附加意义,带有一定的亲切的感情色彩。但是这一称呼的使用是有条件的,仅限于年长者对年幼于己的女性的称呼,通
4、常用于年轻的未婚女性或小女孩儿。年幼者对年长于己的女性是不能使用的,否则是对对方的不尊重,不符合长幼有序,尊重长辈的礼貌原则。(二)“俩娃儿”与其他词语组合使用“俩娃儿”也可以与其他的词语组合使用,常见的几种组合方式如下:1.那+俩娃儿。在“俩娃儿”前面加上指示代词“那”,通常用于陌生人间的非面对面的交流中,“那”起到引起对方注意的作用,同时也有一定的指别作用。此时的“俩娃儿”不带有特定的感情色彩。如:(5)那俩娃儿,你买了菜还没给钱呢12.小+俩娃儿。在“俩娃儿”前加上“小”,它的使用对象范围就大大缩小了,仅限于年龄
5、较小的女性,也就是小女孩儿,当人们不知道她的姓名时通常直接称呼她为“小俩娃儿”,带有“小的、可爱的”附加意义和“亲切的、喜爱的”感情色彩。如:(6)小俩娃儿,来,到这儿来坐。3.姓+俩娃儿。这种格式与前面几种格式有所不同,它是熟人之间对年幼女性晚辈的戏谑的称呼。称呼的对象是有名字的,但有的长辈不愿称呼其姓名,而直接以“姓+俩娃儿”相称,如:“张俩娃儿”,就如同称呼一个肥胖的熟人为”张胖子”一样。由于这种称呼多少带有一些不礼貌,因此现在很少听见了,这也从一个侧面体现出入们素质的提高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姓+俩娃儿”这种
6、称呼的对象同样仅限于小女孩儿,对于成年或已婚的女性就不能用“俩娃儿”了,而改称为“俩子”[liA214r],“子”读为舌颤音,如:“张俩子”。4.序数+俩娃儿。这种格式也只用于熟人之间。一家生了多个女儿,为了免去记名字的麻烦,很多长辈就直接按顺序以“俩娃儿”相称,如:(7)二俩娃儿,你妹妹四俩娃儿考上大学了没?这种称呼通常带有一定的亲切的感情色彩,同样只限于长辈对年幼的女性晚辈的称呼,通常女孩儿成家以后就不能再称“俩娃儿”了,而改称“俩子”,如:“二俩子”“四俩子”。三、“俩娃儿”与“俩子”的异同在襄阳方言中还有一个很
7、有特色的女性称呼语“俩子”[liA214r],它与“俩娃儿”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区别,下面就比较一下二者的异同。(一)相同点1.结构方式相同。二者都是附加式合成词,都是“词根+词缀”结构。“俩子”中的词缀“子”在襄阳话中通常读作舌颤音,与“桌子、椅子、裤子、梳子”的“子”是相同的词缀,语素义完全虚化,没有什么特别的附加色彩意义。2.都用来称呼女性。无论是“俩娃儿”还是“俩子”,都适用于女性,都是长辈对不知姓名的晚辈女性对象的称呼。(二)不同点1.适用对象不同。“俩娃儿”只能用来称呼小女孩儿或未婚的年轻女性,“俩子”用于称
8、呼已婚的女子。如前面介绍的“姓+俩娃儿”格式和“序数+俩娃儿”格式,如果称呼的对象结婚了,那么就应改称为“姓+俩子”和“序数+俩子”,如张俩子、二俩子。2.使用条件不同。“俩娃儿”既可用于面称,也可用于背称,在用于背称时通常要在前面加上“这”“那”等限定成分,使指称对象变无定为有定。如:(8)那俩娃儿又病了。(9)这俩娃儿眼睛长得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