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4206394
大小:8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3-04
《《软件计划书》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图书管理系统项目开发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图书管理系统开发小组负责人:龙金波成员:张斌杨良华董小华指导老师:杜卓敏2004年11月软件计划书(图书管理系统)引言:编写目的及背景: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Internet/Intranet应用在全球范围内日益普及,当今社会正快速向信息化社会前进,信息自动化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从而使我们从繁杂的事务中解放出来,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目前大部份的图书馆尤其是中小学的图书馆以及小型的书店还采用传统的人工方式管理图书,由此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工作效率很低,不能及时了解图书的种类和学生
2、们比较需求的图书等,不能更好的适应当前学生的借阅要求。而且手工管理还存在许多弊端,由于不可避免的人为因素,造成的数据的遗漏、误报。计算机信息化管理有着储存量大,速度快等许多优点,提供给我们的处理信息及时快捷,而由此决定开发该图书管理系统。相信有不少公司以及个人都开发过此类产品,其中不乏优秀的产品。我们开发此产品也许不如别人做的好,但此开发过程仅做为我们的实习作业,积累相应的经验,为以后的软件开发项目打下基础。开发出来的产品在经过严格的测试后,也可提供给某些用户使用,由此找出其中的不足并加以完善。一.范围1.1项目名称:图书管理系统
3、。1.2项目目标:实现对图书的自动管理,节省人力资源。主要面对小型图书馆以及中小学图书管理,还可用于部分小型书店。1.3主要功能:1.3.1面向图书馆管理人员:进货后,完成对图书入库的录入工作,即数据采集(可通过条形码),将所有的数据录入数据库,并进行分类汇总。1.3.2办理借书证时的借书人员信息的录入:借书时,记录借书日期,以及将相应的信息录入数据库以供检索使用。还书时对借书记录进行注销,并把相应的信息录入数据库以供检索使用。1.3.3面向借书人员:提供友好的界面,使用户可查询在馆书目,以及用户的借书记录。还可提供预约借书服务。
4、1.3.4面向图书租借管理人员:新书进货后完成对新书的录入工作,可针对书店具体业务进行系统的二次开发。1.3.5面向顾客:提供友好的界面,供顾客查询书店内的图书,以及新书预订等,这些可以由书店的二次开发来完成。1.4性能要求:建立可根据图书馆规模以及书店的规模来确定需要存储的信息量的大小,最小求为10万册图书,图书馆为10000个借书者的信息。届时可根据具体的需求来重新设定信息量的大小。录入信息时的响应时间不超过3秒,用户查询时间不超过3秒,具体响应时间应该视机器的具体配置。其内部网络由用户自行决定,对于一般用户来说,一台微机即可
5、,对于大一些的用户,可能使用一台服务器以及若干客户端机器。视具体用户而决定。1.5系统界面界面友好,面对用户和管理人员用不同的界面,力求友好,使得操作简易,降低培训成本。系统提供诸多接口,例如word导入接口,以及SQL sever数据库的接口,方便用户操作。1.6开发概要:1.6.1调研和计划:从10月20日开始着手此项目的开发过程,花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进行调研,了解各种不同用户对图书管理系统的不同需求,像图书租借机构、各种图书馆等,尽量使系统开发出来后能满足各方面的需求,即增加系统的实用性。在明确问题的性质、工程的目标及规模后
6、,接下来的一个星期对该开发做一个可行性分析及总体的计划,作为以后开发的指导。1.6.2需求分析:从11月6日左右到11月11月17日进行详细的需求分析,把现实的、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大致设计出系统的逻辑模型。1.6.3设计:分为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两个阶段进行,花五天左右时间进行概要设计,大致明确求解方案,设计出软件结构。花10天左右的时间进行详细设计,对各模块的功能给于说明,并作出详细的“设计说明书”。1.6.4编码和模块测试:由于时间的限制,编码阶段有可能在下学期进行,所以这学期主要就是作出测试的计划和方案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
7、法,作出“测试报告”。二.资源2.1人力资源本开发小组共四位成员,为武汉大学2002级计算机学院本科生。由于经费以及水平的限制,在各个阶段四位成员都参与开发,具体分工将在以后的各项说明书中指出。2.2硬件资源个人电脑4台以及相应的网络设备、移动存储设备,条形码扫描仪,打印机等。2.3软件资源Windows98/NT/2000/XP操作系统,VC++开发语言,SQLSERVER2000等。三.安排和成本估算进度该阶段需完成的任务完成该任务的起止日期项目预算第一阶段可行性研究2004.10.20至2004.10.27项目开发计划200
8、4.10.28至2004.11.5第二阶段需求分析2004.11.6至2004.11.19第三阶段概要设计2004.11.20至2004.11.27详细设计2004.11.28至2004.12.7第四阶段测试2004.12.8至2004.12.2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