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4204795
大小:51.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3-04
《正本清源 返朴归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正“本”清“源”返“朴”归“真”——兼谈高考作文命题对作文教学的引导苏州市吴中区苏苑高级中学215128盛伟华摘要:中学作文教学一直缺少“章法”,既无统一教材,无“本”可依,又无成套教法,无“章”可循,再加上“应试”这一紧箍咒,作文教学乱象丛生。从小学到高中大练话题作文——可笑,从课堂到考场大练乾坤大挪移——可叹。写作文学生个个叫苦不迭,教作文老师人人困苦不堪。罪魁除了让从家长到局长、从学生到教师都无法以平常心对待的高考之外,还有我们师生急功近利的心态、本末倒置的教学。因而,作文教学须要正“本”清“源
2、”,返“朴”归“真”,唯有如此,写作教学才能走上健康发展之路。关键词:作文教学高考正本清源返朴归真前些年话题作文盛行,宿构套作仿作泛滥,文体模糊的“四不像”涌现,作文语言貌似华美却空洞无物,而中学作文教学也是怎一个“乱”字了得。好在近几年高考作文命题有了一些可喜的变化,特别是加强了命题的限制性、时效性、思辨性,又保留了话题作文的灵活性,让考生戴着镣铐跳舞。而高考阅卷在秉持公正公平、“尺度”统一的原则下,更着眼于审题的精准、材料的鲜活、情感的真挚和表达的个性等方面。期待高考这根指挥棒引领作文教学回归本源
3、,返朴归真。一、正“本”作文和作文教学都应该坚持以“人”为“本”。这里的“人”就是学生,就是作文主体和作文教学主体。作文是运用书面语言表达自己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感受,交流思想,传播信息的一种创造性的心智活动,是一个人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说,作文不仅是一堂课,它更是个体生命重要的生存、生活方式,而作文教学不仅在于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生命,更在于优化思维方式,提升思维能力,提高思维品质。从某个角度讲,作文是一个人思想认识、文化修养、品行个性、人格意志的外化,故而有“言为心声”,“文
4、如其人”之说。自古就有“欲学作文先学做人”的说法,中国古代讲究个“文以载道”,叶圣陶与夏丏尊先生合著的《文心》中指出“文心”既是写作文章的核心,更是写作者的良心,“以我手写我心”。既然作文之“本”就是“人”,那么作文与做人就一致了。作文教学最重要的价值在于确立做人与作文内在合一的文风,推动学生人格情操的健康发育与成长。我们的作文教学就是引导学生认识自我、认识自然、认识社会、体验生活,训练和提升学生的观察、理解、想象、创造以及思维能力。让学生懂得作文就是观察、感受、思考、总结、倾吐生活感悟的过程,是涵养
5、道德情操、升华思想境界、提升语文素养的过程;是丰富知识,探索真理、交流感情、历练思维的实践过程。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作文不再是一种技能,而是学生自我成长,成就优秀人生的一座桥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中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不是培养语言学或文学学的专家,而在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提高他们实际
6、的语言运用能力。人文素养,表现在对生命价值、人生意义、道德修养、审美情趣的理解和追求。因此,无论是以学生的终生发展还是应付高考为出发点,作文教学都不能抛弃“人”这一作文之本,而舍本逐末,本末倒置,应按照《语文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的规定,立足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人文素养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切实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感知、读悟和练笔的习惯,加强理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境界,促进学生观照自我、注重自我修养。有了一个不断提升和完善的“自我”,用“心”写带灵性的作文,作文有文品,做人有人品,
7、“文人合一”,正是作文教学和语文教育价值所在。二、清“源”作文的“源”无疑就是生活实践包括阅读实践。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生活充实,才会表白出、抒发出真实的深厚的情思来。”这就是以生活为本源的写作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作文教学就应该引导学生进行生活实践,细心观察生活,用心体验感悟生活,有心积累整理和表达自己的思悟所得,长期坚持这种对生活的体验感悟,并将之与自己的阅读体验感悟相结合,就汇聚成一股涌
8、流不断的泉源。古人奉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治学理念,可见读书和行路都是生活实践活动,都能广见博识。关于“读与写”,鲁迅说过一段话:“从前教我们作文的先生,并不传授什么《马氏文通》《文章作法》之流,一天到晚,只是读,做,读,做;做得不好,又读,又做”;时间长了,“先生就不再删改你的文章了,只在篇末批些‘有书有笔,不蔓不枝’之类,到这时候,即可算作‘通’”。由此,包括读书活动在内的生活实践就是作文的源头活水。然而当今教育环境之下,学生的生活实践空间和时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