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设备维修养护 毕业设计论文(道岔设备维修与养护)

铁路设备维修养护 毕业设计论文(道岔设备维修与养护)

ID:341978

大小:85.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7-07-25

铁路设备维修养护  毕业设计论文(道岔设备维修与养护)_第1页
铁路设备维修养护  毕业设计论文(道岔设备维修与养护)_第2页
铁路设备维修养护  毕业设计论文(道岔设备维修与养护)_第3页
铁路设备维修养护  毕业设计论文(道岔设备维修与养护)_第4页
铁路设备维修养护  毕业设计论文(道岔设备维修与养护)_第5页
资源描述:

《铁路设备维修养护 毕业设计论文(道岔设备维修与养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南大学CENTRALSOUTHUNIVERSITY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论文题目:铁路设备维修养护学生姓名:指导老师:学院:中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专业班级:交通运输2011级专升本(广铁党校)完成时间:2013年4月17日1I摘要铁路第六次提速后,工务的线路、道岔设备变化很大,给养护维修带来许多困难。道岔是一个联动的整体,它涉及着机务,工务、电务部门,在一个部门出现失误,轻则影响行车速度,重则中断行车,将会给运输带来直接损失。近年来随着提速道岔的不断上道应用,其日常养护和维修便成为工务段维修组织体系中一项基础性的工作。提速道岔是提高铁路运输的基础,如何搞好

2、工务线路设备的维修养护工作,为铁路运输安全畅通夯实基础是职责所在,也对确保铁路运输的安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为满足提速需要,消除因道岔限速因素,改善列车过岔的平稳性,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忧患意识。全面加强设备整修,全面提高设备运行质量,为安全生产提供强有力的基础保证,提高综合经济效益,针对提速道岔的病害,结合现有提速道岔尖轨、辙岔维修养护,道岔和是线路的薄弱环节,随着列车提速和重载列车的开行,列车通过道岔时的晃车现象比较普遍,对道岔病害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养护维修办法。随着列车提速和重载列车的开行,线路周期性与随机性变化叠加引起的线路晃车现象

3、日益突出,特别是在道岔处更为明显,控制线路晃车发生已成为日常养护维修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通过日常检查、保养、维修,对道岔病害的产生和整治,提出了针对性的养护维修办法。道岔是一机车车辆从一条线路转向另一条线路的轨道连接设备,道岔是复杂的连接设备,过岔速度直接影响列车的通过速度,道岔是三大薄弱环节之一。在铁路线路设备中,道岔是铁路轨道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道岔本身构造复杂,强度较低、零件多、受冲击大、容易变形、磨耗,造成列车晃车病害,是线路的薄弱环节之一,是制约列车行车速度和行驶平稳的重要原因。关键词:道岔;病害;整治;效果。IIII目录CENTRALSO

4、UTHUNIVERSITYI摘要I引言II1.混凝土枕道岔病害分析及整治方案11.1共性问题11.1.1病害1:道岔与前后线路衔接不良,线路方向和高低超限11.1.2病害2:轨距超限11.1.3病害3:轨向不良(包括钢轨不均匀侧磨)21.1.4病害4:高低超限21.1.5病害5:直尖轨拱腰变形31.1.6病害6:尖、基本轨离缝31.1.7病害7:钢轨歪斜31.2个性问题31.2.1可动心轨道道岔31.2.2固定辙叉道岔42.木岔枕道岔病害分析及整治方案43.提速道岔病害分析及整治方案53.1道岔病害及相关分析53.2常见病害53.3道岔出现的病害分类63

5、.3.1道岔组装铺设时遗留的病害63.4.2钢轨检查方面73.4.3环境及其他影响因素73.5大提速后工务面临的问题及探讨83.5.3线路病害整治量大94.道岔晃车病害及整治104.1造成道岔晃车产生的原因104.2针对道岔产生的晃车病害进行整治10结论13参考文献14IIII引言为适应现代铁路运输的需要,提高道岔作业质量是保障列车运行速度、行车安全和旅客舒适的主要任务。制约列车运行速度和影响行车安全的主要因素是道岔作业质量及结构状态是否良好等。为了提高道岔作业质量,保证列车运行速度和行车安全,本人以自己的经历,就如何提高道岔保养质量、保证列车平稳行车、

6、减轻列车过岔时产生的晃车,浅谈一些方法和措施。在维修养护方面处理不当,也会使提速道岔产生病害。例如:工务作业人员对提速道岔的日常维修养护认识不足,主观地认为提速道岔不需要进行全面起道捣固;对提速道岔组装铺设时遗留的病害,没有采取相应的整治方法与措施;维修养护使用的机工具无法适应设备更新的要求;工务作业人员对病害所采取的处理方法不当,导致病害逐步化等。由于现场铺设位置不当、前后方向不良、维修拨道时忽视道岔前后线路的整体关系,造成前后线路衔接不良。列车通过道岔时,发生车体摇晃,而摇晃又加大了对道岔破坏,促使道岔方向进一步变化。IIII1.混凝土枕道岔病害分析

7、及整治方案1.1共性问题1.1.1病害1:道岔与前后线路衔接不良,线路方向和高低超限(1)原因分析:一是渡线道岔线路的设计线间距与实际线间距有误差,道岔发生纵向位移,造成铺设后线路方向不良;二是道岔大修及道岔换填施工过程中,岔区前后及道岔夹直线未换填或挖砟换填深度、宽度、长度不符合要求,捣固不实,造成道岔不均匀沉降,岔区出现高低偏差;三是大机捣固安排线路多,道岔少,未提前测量标注起道量,造成岔区与前后线路不平顺;四是大机作业前未提前测量岔后线路拨量,大机自动拨道,造成线岔结合部方向不良;五是线路缺砟,曲股线路捣固不实,道岔侧向过车冲击大,形成岔区水平或方

8、向偏差。(2)整治方案:①道岔大修前,采用全站仪对道岔位置进行精确定位,对既有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