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4187743
大小:55.9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04
《浅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代洪姿(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大营镇中学,河北枣强053100)摘要:语文作为工具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为了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必须把创新教育巧妙地融人其中.并从某种程度上指导语文教学,这样才能提高素质教育水平。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培养创新能力学生中图分类号:G6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1-8755(2013)04247创新是中华民族进步的灵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原有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己不能适应提高学牛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发展个性特长的需要。应试教育只能培养岀记忆力好、善
2、于考试和只会模仿的学生,不能培养出富有创造性和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创新人才的培养,应该从基础教育抓起,学校应担负起培养创新型学生的责任。语文作为工具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为了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必须把创新教育巧妙地融人其中.并从某种程度上指导语文教学,这样才能提高素质教育水平;只有很好地激发学牛的兴趣,使他们达到想求明白和想学习那种跃跃欲试的地步•学牛的创新能力才能进一步提高;教师应转变观念•使自己成为有创新精神的人,同时要求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拓展学牛创新的渠道,从而培养学牛的创新精神。下面我谈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牛创新精神的几点做法。一、创设情境氛
3、围.激发创新兴趣1.建立民主亲切和谐的师牛关系长久以来,课堂是教师一个人的“舞台”,课堂教学缺乏必要的民主气氛,学牛的创造性受到限制和压制。创新课堂教学需要和谐、民主、快乐的教学气氛的支撑。建立民主亲切和谐的师牛关系,可以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陶行知先生说:“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的创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在愉快、和谐的情境中,人的儕力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其个性心理特征也能得到充分的展示。作为课堂组织者,教师要把自己作为普通的一员置身于学生主体中.与学生和平相处.这样感情上会更融洽.心理上会更沟通。2.创设创造性的学习情
4、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的思维首先具有创造性,以创造者的身份进入课堂,为学生创设敢想善思的创造性学习环境”。如在教学《背影》吋,可以运用“情境教学法”,进行配乐朗读,声情并茂,使学生仿佛感受到“父亲”深沉的爱,这对理解课文主旨会起到很大的作用。艺术都是相通的,音乐、声音的辅助手段,无形中拓宽了课文的审美空间。增强了课文的表现力,整个课堂产生了巨大的情感磁场,真正创设了一个可感、可知的情境,让人如临其境,深受感染。二、鼓励质疑问难.增强创新动机1.多创设问题,引导学生质疑《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5、。爱困斯坦说:“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让学生学会质疑,主动质疑,既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又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方法。在教学中,教师或者学生能提岀挑战性的问题是关键。为了使学生养成质疑的习惯,可采取如下措施:一是提出示范,明确方向;二是教给方法,积极尝试如教《故乡》一课,学生读到:“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吋提出问题:“老师,这句话中有三个‘辛苦’,它们的意思相同吗?为什么要重复这个词呢?”这样的问题体现了学生的独立性思维,教师必须重视和表扬鼓励。
6、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质疑水平会逐步提高。2.允许学生对问题有不同的看法一直以来教师主宰课堂.进行绝对正统的课本教育,知识传授仅限于课本,即就课论课,所有习题答案都以教师为准,课堂上教师一人主宰.提问反是教师的权利,回答成了学生的义务。这样吋吋处处都置学生的思维于固定的框架,教育怎能创新?因此在课堂上•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设疑或让学生互相设疑,启发学生多思解疑,允许学生对问题有不同的看法。如在《七根火柴》教学中,我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用一句话来说明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大家七嘴八舌、各抒己见:一个关于长征的故事;一个关于中国红军战争的故事:一个动人心魄的故事:一个发生在长征途中茫茫草地
7、的故事:一个无名战士保护和传递七根火柴的故事??他们争先恐后地说出了几十个,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这样的发散思维使学生不但学到了知识,而且培养了能力不拘泥于一种固定的看法,而是多思考多琢磨,经常从多角度来对问题提出不同的看法,使学生的思维全面和灵活;允许学生对问题有不同的看法,能激起学生的创新意识。三、组织探索实践。指引创新途径1.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培养学生主体参与的能力.帮助学生“学会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