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课程考试题及答案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课程考试题及答案

ID:34185652

大小:62.8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04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课程考试题及答案_第1页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课程考试题及答案_第2页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课程考试题及答案_第3页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课程考试题及答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课程考试题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嘉应学院成人高等教育《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课程考试题及答案一、简答题。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原因,是激励、指引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 学习动机指的是学习活动的推动力,又称"学习的动力"。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临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原学习任务本身有更高的抽象、概括和包容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强化:指通过某一事

2、物增强某种行为的过程。(1)在经典条件反射中,指使无条件刺激与条件刺激相结合,用前者强化后者。(2)在操作条件反射中,指正确反应后所给予的奖励(正强化)或免除惩罚(负强化)。二、简答题。1、教学中小学生注意力分散的避免和控制的方法有哪些?答:教学中小学生注意力分散的避免和控制的方法有:(1)排除无关刺激的干扰。(2)制定并遵守合理的作息制度。(3)指导质量要提高。(4)引导学生积极动手动脑。2、小学儿童的人际关系主要有哪些?答:小学儿童的人际关系主要表现为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3、了解小学生气质差异的教育意义有哪

3、些?答?:学生的气质类型,是其性格品性的主要体现,据其气质类型进行教育,至少有如下意义。一是将学生按照气质分类是教育心理学的一个进步。二是将学生按气质分类,更适合教育者对症下药。三是对教育工作提供了一个教育的切入点和分析点。4、如何培养小学儿童思维?答:(一)从具体的感性认识入手,积极促进学生思维。(二)从旧知识的联系入手,积极发展学生思维。(三)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维。(四)巧设练习,发展思维。5、能力形成的原因和条件是什么?答:能力的形成的原因和条件:(一)先天素质的影响。先天素质是人们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点,它

4、包括感觉器官、运动器官以及神经系统和脑的特点。(二)环境、教育对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影响。1.产前环境及营养状况的影响。2.早期环境的作用。3.教育条件的影响。(三)实践活动的影响。实践活动是人与客观现实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人所特有的积极主动的运动形式。(四)其他个性因素的影响。环境和教育是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外部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一个人要想发展能力,除必须积极地投入到实践中去之外,还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的个性心理特征,即理想、兴趣及勤奋和不怕困难的意志力。三、论述题。1、教师应如何正确对待和帮助嫌弃型和

5、孤立型的儿童?答:嫌弃型儿童是在群体中受到排斥的儿童,是同伴不愿意交往,在群体中缺乏良好人际关系的儿童;孤立型儿童是受忽视的儿童,他们游离于集体之外,或不善交往,或不敢交往,在集体中既不受欢迎也不受排斥,不在意是否介入同伴活动。 ①教师应了解每个儿童被同伴接纳的程度,并根据不同类型儿童的特点进行指导。②教师应主动与这两类儿童交流,了解他们的心声并根据他们所说的进行一定的指导和帮助。③ 多给予关注,如在课堂上多给此类儿童表现的机会,并适当夸奖 。④应主动联系这两类儿童的家长,更深入的了解其原因,然后与家长一起帮助孩子。 ⑤

6、教师应告诉班上的孩子要团结互爱,因为大家是一个大家庭,不能有歧视或者排斥某些同学的做法。2、论述男女两性智力上的差异。答:男女两性是存在智力发展上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男女两性智力特色上,并不意味着男性比女性聪明。在智力发展的时间上,由于女性青春期到来的时间比男性早,因此,女性的性格成熟也早一些,与生理、心理发展相关的智力发展也要比男性早些。所以在小学、初中时期女生的学习成绩一般比男生好。在智力成分方面,女性感知觉比较灵敏,对声音的辨别和定位,对颜色的知觉方面都优于男性,善长针织、编织等手工活计;女性在短时记忆,机械

7、记忆和形象记忆方面优于男性,而男性的理解记忆力和抽象记忆力比女性强;女性形象思维能力较强,男性则偏于逻辑思维;在言语能力方面女性优于男性。再从学习兴趣爱好方面看,男生比较喜欢数、理、化等学科;女生比较喜欢文、史、地等学科。总之从智力综合平衡看,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等基本能力的发展其性别差异极小,并不存在谁优谁劣问题。然而,在现实社会人才总数中,女性比例确实比男性小,但这并不能归因于智力因素,而是受女性本身所特有的生理心理特点及担任的社会角色所影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