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4181356
大小:55.3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04
《《中国谋略的精髓》doc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国谋略的精髓-国学教育论文中国谋略的精髓●刘贤方西方学者们在对竞争的深度思考中,系统地分析、总结出一整套手段,称之为竞争策略。那是堂堂正正的正战,以竞争优势的创造为取胜之道。而中国文化所讲究的则是谋略。所谓谋略,强调的是“上兵伐谋”、运筹帷幄、纵横捭阖。如中国古代兵法中的三十六计,“瞒天过海”、“笑里藏刀”、“趁火打劫”、“欲擒故纵”、“借尸还魂”、“调虎离山”、“上屋抽梯”等。谋略一:只可意会、不能言传谋略所体现的是中国人的城府,就是不会开宗明义地表明自己的目的,即使表明了也不见得是由衷的。所以
2、,中国人在生活的磨炼中已学会了仔细观察、刻意琢磨,设法了解对方的意图。而真正的高人,那可是炼就了火眼金晴,能够明确解读对方的意图和需求,包括那些尚未明言的,甚至是连对方都没有清晰意识到的需求。只要有此火候,也就能够做到投其所好了。明末洪承畴的降清过程就是一经典例子。他是朝廷重臣,很得崇祯皇帝信任,官至蓟辽总督。后在抗清中兵败被俘,他抱着必死决心,对于前来劝降者,或是破口大骂,或是闭目不语。已降清的故友范文程受皇太极之命前去劝降,受到了冷落。范退出房门,在窗外仔细观察,见梁上的灰尘落到洪承畴的衣袖上,
3、洪很小心地用手指掸去,范即推测到此人尚在留恋人生。接下来,也就是皇太极亲自去探望了,他见洪承畴衣着单薄,就把自己的御衣解下披在洪的身上,洪不由地叹息道:“乃真命世之主也!”便“感恩戴德”地跪下,归顺了清朝。谋略二:欲要取之、先要予之中国人的谋略,也体现在“欲要取之,先要予之”的观念上。《资治通鉴》记载“为卒吮脓”的典故,这一道理说得非常透彻。战国初期的吴起为著名的军事家和统帅,在鲁国、魏国和楚国担任高级军事职位期间,屡战屡胜。根据历史记载,吴起任魏国大将时甚至用嘴为某个士兵吸吮疮脓,可那士兵的母亲闻
4、之却失声痛哭。人问其故,她说:“吴将军用嘴为我儿子的父亲吸过疮口,他泾水之战勇猛冲杀,战死沙场,现在吴将军又为我儿子吸脓,我不知儿子又会死在哪里,所以才为他哭泣。”长官的关爱,上级的信任,那是要回报的,而且还得是“滴水之恩,当报涌泉”。这一可怜的妇人是明白人,她已把中国文化看透了,才会如此地悲切。谋略三:曲径通幽在高阳的《胡雪岩》中,提到了清朝年间的行贿方法。地方官员要想孝敬朝中在位者,要先到琉璃厂的古董字画店去探路。在讲明要送某位官大人多少银子后,店老板就会很内行地告诉对方,送礼应送某画家的某幅画
5、。约好付钱之后数天来取,该店老板就会去那位官大人家,用所收到的银子买下他家所收藏的字画,再转交给行贿者。行贿者再去登门拜访,把艺术品作为礼物送了出去。在完璧归赵后,行贿过程也就优雅地结束了。如此运作,既达到了行贿目的,又减少了政治上的风险。当然,这样的把戏能够不断延续,愈演愈烈,就在于存在着必要的“诚信”,也就是今天通常说到的“潜规则”:行贿者得对中间人有足够的信任,才会把金钱交给他,而店老板作为中间人,只能收一笔中介费,不得乱来,这靠的是“诚信”建立起的口碑:而官大人更要是“君子”,在不露声色地受
6、贿之后,要替人办成事——如此而来,这个机制才能良性运转。谋略四:不可沽名学霸王“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这诗句来自于毛泽东的著名诗词《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毛泽东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时,把项羽的失败归咎于他的“沽名”,即沽名钓誉,做重大决策时受制于“务名”的考虑。在推翻秦朝后,有人劝项羽说:“关中这块地方,以山河为屏障,四方都有要塞,土地肥沃,可以建都成就霸业。”但他却答日:“富贵不还乡,如衣锦夜行,谁知之者?”在鸿门宴上,除掉危险对手的最佳良机就在举杯之间,然而当刘邦谦卑地向他服软时
7、,他就不忍下手了,最终听从了项伯的话,“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于是放虎归山,这才有后来的楚汉两军相争。在中国的大多数史事中,都是奸雄打败君子,而后再道貌岸然地坐天下。谋略着眼于城府、心计、运作,要做到“听锣听声,听话听音”,要明白“欲要取之,先要予之”的道理,要达到“曲径通幽”的境界,且是以胜利为最高原则,而不可去“沽名”……这才是真正的深明大义了。声音(段祺瑞·蒋介石·傅斯年)段祺瑞好胜,输棋便不高兴,别人同他下棋总是手下留情。其子段宏业是个花花公子,染有抽鸦片的恶习,段祺瑞本来就不喜欢他。
8、父子对弈,不讲什么情面,段祺瑞一输棋,常瞪眼斥责他:“没出息,就只会下棋!”1948年9月,辽沈战役开始。国共双方战地主帅都是黄埔学生。这次战役以国民党大败而告终,蒋介石气得大发雷霆:“林彪是四期的,而你们是一期的,全是一期的……教官打不过学生,一期打不过四期!”众唯诺诺。1949年,南京国民政府已风雨飘摇。1月19日凌晨,傅斯年遵照事先安排,准备赶赴机场搭乘军用飞机赴台。当那扇朱红色的大门推开时,把门的老工友接过傅斯年手中的行李,呜咽着说:“傅先生,今日一别,还能相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