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育才中学期中高一历史科试卷.doc

辽宁育才中学期中高一历史科试卷.doc

ID:34179803

大小:1.47 M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04

辽宁育才中学期中高一历史科试卷.doc_第1页
辽宁育才中学期中高一历史科试卷.doc_第2页
辽宁育才中学期中高一历史科试卷.doc_第3页
辽宁育才中学期中高一历史科试卷.doc_第4页
辽宁育才中学期中高一历史科试卷.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辽宁育才中学期中高一历史科试卷.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考帮——帮你实现大学梦想!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历史科试卷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要求认真阅读题干,将唯一正确的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1.在商代,巫总管一切“神事”,所有的“民事”又都要涂上“神事”的色彩。这表明A.政权与神权结合紧密B.权力尚未高度集中C.民本色彩较为浓厚D.宗法制度雏形初具2.“良夜骊宫奏管簧,无端烽火烛穹苍。可怜列国奔驰苦,止博褒姒笑一场。”诗中体现当时实行的政治制度是A.宗法制B.嫡长子继承制C.分封制D.世袭制3.“立嫡

2、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西周确立的这种制度能在其后约3000年间被尊为正统定制,其主要原因是A.保证了周天子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B.保证了王权的稳定和统治集团的稳定团结C.有利于统治阶级选拔优秀人才D.有利于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4.下图为《中国政治制度史》封面,该书对我国历史上的政治制度进行了深层次的剖析。下列对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认识,在该书不会出现的是A.王位世袭B.等级森严C.有浓厚血缘色彩D.中央高度集权5.学者徐增阳说:“在农民的心目中,理想的国家政治关系成了家族关系的自然放大,官吏被称为‘父母官’,理想的皇帝就是‘爱民

3、如子’的慈父。”这体现了传统中国A.家国同构观念B.宗法血缘关系C.中央集权意识D.安土重迁理念6.有学者认为“从政治意义上去考虑问题,始皇这个称号,对秦始皇来说,实在是当之无愧,他的一切具有创始意义,他开始了一个伟大的时代。”在该学者看来,这个时代应该是A.国家安定,民生改善B.文化繁荣,经济昌盛C.国家统一,中央集权D.国家强盛,疆域广阔5/6高考帮——帮你实现大学梦想!7.《史记·秦始皇本纪》说:“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这段话表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点是A.集权独断B.朝议裁决C.世袭传承D.

4、政务繁忙8.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管皇帝的生活供应,宗正管皇帝家庭和亲戚等。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体的本质是A.职责细化,各负其责B.官员众多,政务繁杂C.选贤举能,唯才是用D.化国为家,君权至上9.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A.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C.制度法令的统一D.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10.据《史记》记载,公元前544年,“齐相庆封有罪,自齐来奔吴。吴予庆封朱方之县,以为奉邑,以女妻

5、之,富于在齐”。材料反映了春秋时期A.分封制全面崩溃B.宗法制荡然无存C.郡县制初现雏形D.实行郡国并行制11.“从理论上讲,秦汉以后的皇帝跟西周和西周之前的王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不是天下的共主而是独主,是国家所有人唯一的君主。”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共主说明周王实现了高度集权B.独主是指皇帝实行地方长官任命制C.本质上都以血缘亲疏分配权力D.两者在统治方式上并无实质性区别12.日本学者和田清认为中国官制的一个特色是“波纹式的循环发生”,即“天子个人左右的微臣逐渐获得权力,压倒了政府的大臣,终于取而代之。但取代之后,其中又别有私臣变成实权者,再

6、来取代现有的政府大臣。如此后浪推前浪式的往复不已。”以下官职的设置符合这一特色的是A.秦朝的三公九卿     B.汉朝的“中朝” C.隋唐的三省六部   D.宋朝的枢密院13.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从贞观年间开始,皇帝开始任命中央其他官员为相。这些非三省长官的宰相有各种名义,如参知机务、参预朝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这样做的目的是A.加强政府职能  B.减少皇帝决策失误C.加强皇权、削弱相权  D.帮助皇帝处理政务 14.据《旧唐书·刘祎之传》记载:宰相刘祎之得罪了武则天,武则天借故下敕惩治他,祎之见敕文未经中书门下附署,遂说:“不经凤阁(

7、中书)鸾台(门下),何名为敕?”对这一故事的阐释,正确的是A.武则天时期相权在与皇权的斗争中处于上风B.唐代三省六部制有效限制、约束了皇权C.武则天的做法违背了权力中枢的运行程序D.唐代皇帝的诏令、制敕需经中书门下批准15.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谌,以知人出名。田歆对他说:“如今应推举六名孝廉,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我想自己选一位名士以报效国家,你助我求之。”为此,促使了下列哪一制度的实施A.世官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16.吕思勉《中国通史》中写道“隋炀帝本好辞华,所设的进士科,或者不过是后汉灵帝的鸿都门学之类。……这是制度

8、本身的变化,不能执后事以论其初制的。科举所试之物,虽不足取,然其取士之法,则确是进步而可纪念的。”以上材料主要反映了A.德主才辅的人才观逐渐形成B.科举从学术研究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