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概念的起源及其流变

宪法概念的起源及其流变

ID:34170326

大小:271.13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3-03

宪法概念的起源及其流变_第1页
宪法概念的起源及其流变_第2页
宪法概念的起源及其流变_第3页
宪法概念的起源及其流变_第4页
宪法概念的起源及其流变_第5页
资源描述:

《宪法概念的起源及其流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江苏社会科学!""#年第!期宪法概念的起源及其流变王人博内容提要()*+,-,.,-)*一词,首先经由英国政治实践固化为一个确定的政治概念;接着通过美国的政治试验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法律性概念;而那些社会契约论的信奉者们则运用“社会契约”方法,重新赋予了它新的含义,使其演变为一个优越于其他政治类型的现代立宪体制的代名词。近世以降,()*+,-,.,-)*一词东渐吾国,复又激活了“宪法”这一古老的汉语词汇。被深深地嵌入中国特定历史情境中的宪法概念由此获得了西方现代政制与中国本土性的双重蕴义。关键词()*+,-,.,-)*/)0-,-12自然状态契约理论正当性王人博,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2、33宪法概念的演变经过了三个大的阶段:英国一的政治实践首先是将()*+,-,.,-)*这个古老词汇固化为一个确定的政治概念;美国的政治试验使4)*+,-,.,-)*源于拉丁文()*+,-,.,-),后者则是它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法律性概念;而那些社会源于动词()*+,-,.151,()*是“一起”(,)61,715),契约论的信奉者们则通过运用“社会契约”方法,+,-,.151是“设置”(+1,)。作动词时,它指的是用许重构了这个概念的含义,使其成为一个优越于其多部件或成分组织建构某种事物。名词则是指事他政治类型的一种立宪体制的代名词。而汉语的物构造的方式、结构和气质。它与古希腊/)0-

3、,1-2宪法一词能成为现代中国政治、法律话语表达与一词的意义密切相关,有着明显的词源关系。中国实践的关键词肯定与()*+,-,.,-)*一词有关。从某现行的宪法学教科书在讲到宪法概念在西方的起种意义上讲,正是后者激活了宪法这个古老的汉源时,通常都认为存在“古希腊宪法”这样的概念,语词汇,使它与现代性的政治法律话语发生关联。其根据是亚理士多德的《政治学》一书。认为亚理问题是,为什么中国人非要用宪法这个古典词语士多德曾将古希腊各城邦的法律分为宪法和普通去对译西方的()*+,-,.,-)*?两者的对等关系是如法律,并进一步认为《政治学》就是以对希腊各城何被设定的?在这个关系的建构中到底发生了

4、什邦宪法的研究为基础而写就的。古希腊的宪法被么?本文试图从词源学的意义上探讨这些问题。定义为,是有关城邦组织和权限的法律,主要包括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近代宪政思想史》的一部分,该项目的批准号为#"$%&#’’。!"法学研究有关公民的资格、公民义务的法律和城邦议事机教会承续下来。中世纪的教会用这个概念主要表构、行政机构和法庭的组织、权限、责任的法律#$%。示教会的法律和规章,如$2$6年的克莱蒙特判令事实上,亚理士多德书写《政治学》一书时用的是集(3’./*)*0*)’.+/3(+9+.*.,+)。希腊文,而他用以描述有关城邦问题的概念还原在中世纪,世俗政权也通常在教会的意义上为

5、拉丁文应该是“&’()*+),”,而不是拉丁文的使用这个词语。如,$$:8年英王亨利二世颁布的“-’./*)*0*)’”。根据西方权威学者的观点,&’()*+),《克莱伦登法规集》(3’./*)*0*)’./’;3(,4+.<’.),该在希腊文中所指的是一种“城邦的生活方式”,更法规集是教会的法令的汇编,调整英国国内俗人准确的译法应该是“完美的城邦”。这个词的大体与教会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同时,英国也常常将意思是说,一个人要获得幸福的一个基本条件是该词用于纯粹的世俗行政规则意义上,特指王家要有一个好社会,而这个社会必然是公民社会或政的法令。中世纪,这个概念有时也用于上级封建主治社会;在

6、这个社会中存在一个好的政府———由规定与其附庸的关系、城市、城市行会等相互关系所有公民选举产生,这个政府不仅对政治事务进的法律中,如,$=26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康德拉行管理,而且也为所有公民的幸福提供条件。或二世颁布的《封地法令》(3’./*)*0*)’>+0<)/),其目者说,&’()*+),所指的是公民社会赖以存在的一套的是确认和保护伦巴德各封建主对所属封地的权制度,公民在其中生活,并维护这些制度。若没有力。应注意的是,这类法令所调整的关系一般具有这些制度,便没有公民社会,也就没有公民的生“契约关系”的性质。在中世纪,封建关系中的封建活。&’()*+),与公民身份密切相关,它所指的

7、是有主们自认为他们继承了日耳曼人的传统,彼此都别于东方专制主义的希腊世界的那种公民社会视对方为平等的主体。实际上,这种封建关系是因的制度和生活#1%。吴寿彭先生在翻译《政治学》时,土地分封而形成的庇护与忠诚的关系,是一种根有时将其译为“政体”,有时也在政体的意义上译据传统习惯所确定的契约关系,因而双方不经对为“宪法”。“宪法”这个译名是容易引起误解的。方同意就不能任意解释和变更。而这种关系也适若就中国古典的宪法语义或者就亚理士多德所用于城市或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