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研究199808

经济研究199808

ID:34162941

大小:454.50 KB

页数:78页

时间:2019-03-03

经济研究199808_第1页
经济研究199808_第2页
经济研究199808_第3页
经济研究199808_第4页
经济研究199808_第5页
资源描述:

《经济研究199808》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超产权论与企业绩效①刘芍佳李骥(英国米德萨克斯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100871)一、导言英国是世界上最早推行国有企业私有化的国家。目前,以它为始的私有化浪潮已席卷全球,成为90年代的时尚。英国在私有化过程中积累了很多丰富的经验,包括成功的与不成功的,以及与此相关的理论创新和发展。很多人认为,产权私有化是赋予国有企业竞争力的唯一出路。这种在80年代末形成的时尚经济观点在90年代末却受到超产权论的挑战与冲击,而这种挑战与冲击却又恰恰来自世界上实践私有化改革最早的国家——英国。经过大量实证调查检验后

2、,英国经济学家开始认为超产权论比私有化产权论更有理论的内在逻辑性与实证解释的说服力。传统的产权论认为,私有企业的产权人享有剩余利润占有权,由此产权人有较强的激励动机去不断提高企业的效益。所以在利润激励上,私有企业比传统的国营企业强。这样,在产权从公有转为私有的过程中,企业激励机制得到了改善(Vicker,1996),效率也会得到提高。即产权变换带来了企业治理机制②的变化,产权改革之所以有意义就在于它改变了企业治理机制。但是,改变了一个有缺陷的东西不等于就是改善。由此,改变产权也不等于企业治理机制就一定会往促使企业效益提高的方面转换

3、。英国经济学家马丁和帕克(Martin&Parker,1997)对英国各类企业私有化后的经营成效做了综合广泛地比较后发现:在竞争比较充分的市场上,企业私有化后的平均效益有显著提高;在垄断市场上,企业私有化后的平均效益改善不明显③。他们认为企业效益与产权的归属变化没必然关系,而与市场竞争程度有关系,市场竞争越激烈,企业提高效率的努力程度就越高。同一时期,澳大利亚经济学教授泰腾郎(Tittenbrun,1996)分析了85篇有关产权与效益的经济文献后也发现:企业效益主要与市场结构有关,即与市场竞争程度有关。这些综合研究表明,竞争才是企

4、业治理机制往效益方面改善的根本保证条件,竞争会迫使企业改善机制,提高效益。如当美国计算机行业由垄断市场结构演变为竞争市场的时候,迫使IBM公司放弃职工终身雇佣制,消减调整职工队伍,再造企业治理机制,从而使IBM扭亏为盈。再比如,竞争在国内市场的不断加剧迫使许多国有企业民营化(Lietal,1998),采用了变更产权的办法去改善企业治理机制,提高竞争力。所以,超产权论认为,要使企业改善自身治理机制,基本动力是引入竞争,而变动产权只是改变机制的一种手段。因为变动产权没有给企业创造“生”与“死”的择别,它只改变了企业的激励机制,但这种改

5、变并不保证企业绩效一定会提高,比如英国铁路局私有化后的绩效比私有化前下降。再比如,俄罗斯在市场竞争未发展的前提下进行大规模企业产权改革(私有化运动),导致了企业从计划垄断到市场垄断,造成工业产出在私有化后普遍下降,使单一的产权改革并未提高企业有效供给。由而可见,产权变化并不是企业治理机制改善、效益提高的必然保证条件。相反,企业只有通过竞争才能改善机制,提高效益,原因是竞争将会创造两种结局:“生存发展”与“淘汰死亡”。企业如不改善治理机制,它将面临竞争淘汰,要生存发展,就要不断创造有利于提高效益的治理机制。这就是为何英国经济学家在实

6、证中发现在竞争市场中的后私有化企业的效益普遍比前国有化时有显著提高的直接原因。产权论阐明了收益激励机制对提高企业效益的作用,而超产权论却进一步阐明了激励机制只有在竞争条件下才能发挥作用,驱动企业改善机制,提高效益。超产权论强调了竞争与企业治理机制对决定企业经营绩效的作用,但这是否意味着产权改革就不重要,尤其是在国有产权下,企业治理机制也能有效改善呢?这是本文要回答的问题。本文第二部分将讨论传统产权基本理论及其局限性。第三部分,我们建立一个超产权论的简单理论模型,用它来扼要说明产权、竞争、治理机制与效益之间的关系。最后一部分,简要指

7、出超产权论对产权论的发展及它对企业改革的一些应用涵义。二、产权基本理论及其局限性主张产权论的经济学家认为产权归属是决定企业绩效的决定因素。这个论点主要基于产权论的三个基本理论。第一个理论是剩余利润占有理论该理论认为剩余利润的占有是企业拥有者追求效益的基本激励动机,企业家对剩余利润占有份额越多,企业提高效益的动机也越强。当企业所有剩余都归企业家时,企业的经营者就成为企业的拥有人,这种“自然人”私有企业的激励机制是最完善的。现代工业企业中的经营权与所有权一般是分离的,这种分离导致现代工业企业的激励机制永远不会完善。激励机制不完善是否说

8、明现代工业企业的经营者的努力投入程度一定低于“自然人”私有企业呢?这个问题恐怕已超出剩余利润占有理论所能解释的范围。因为现代企业经营者不但受利润收益的激励,同时还要受控制权收益的激励。控制权收益是指经营者非利润外的所有收入及从企业开支的消费(Agh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