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产生的社会条件

经济法产生的社会条件

ID:34162845

大小:101.59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03

经济法产生的社会条件_第1页
经济法产生的社会条件_第2页
经济法产生的社会条件_第3页
资源描述:

《经济法产生的社会条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2·02(下)◆经济与法经济法产生的社会条件马喆摘要研究经济法产生的社会条件对于理解经济法对社会发展的特殊贡献具有重要意义。从经济法的概念、基本原则和价值取向出发,可以发现,中国经济法产生于特殊的经济、政治和法制条件下。市场经济体制并不发达、无限政府理念历史悠久、民商法和行政法尚不成熟以及中国特殊的法律传统,使中国的经济法根基不稳,以政府权力为主导,经常陷入独立性困惑,并且缺乏社会认可。关键词经济法社会条件市场经济作者简介:马喆,辽宁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讲师,辽宁大学经济法学博士研究生。中图分类号:D922.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

2、0592(2012)02-103-03一、研究经济法产生的社会条件的意义地位就可以排挤其他竞争对手,获得超额垄断利润。垄断的存法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任何法的产生都源于社会关在,使社会经济失去了进步的动力,也动摇了资产阶级政权的根系的现实需要,即法的产生必定有其社会条件。经济法的产生也基,而市场经济体制自身无法阻止垄断的存在和继续强化,必须是如此。而且,与其他法律部门相比,研究经济法产生的社会条由国家干预经济,防止垄断形成或者打破已存在的垄断局面。因件更为重要。因为经济法是一部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此,社会需要一部新型的法律授权、保障、规

3、范国家的反垄断行现代法,在此之前,民商法、行政法、刑法等传统部门法已经相当为,促进了经济法的产生。发达,它们从不同的角度调整社会关系,取得了显著的效果。那其次,市场主体对个体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市场主体对个体么,究竟是在怎样特殊的社会条件下,传统的、成熟的部门法已经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追求是促进经济繁荣的原动力。在生产社会不足以调整新型的社会关系,而需要一个新的部门法——经济法化条件下,市场主体需要更宽广的市场竞争平台,因此对公共产的出现呢?所以,研究经济法产生的社会条件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品的需求范围更广、数量更多、质量更高。然而,市场主体考虑到经济法存在

4、的必然性、必要性,明确经济法对社会发展特殊的贡自身的经济利益,对于那些投资规模大、投资周期长、投资风险大献。对中国而言,经济法律规范的数量已经不少,但经济法的实的公共产品,或无力供给,或不愿供给,而这些公共产品又是现在施效果却并不理想,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不可否认,这与经济或未来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因此,需要政府干预经济,提供必要法在中国产生的特殊社会条件有密切的联系。的公共产品。另外,市场主体追求的利益最大化是个体利益的最二、经济法产生的社会条件分析大化,而不会考虑到社会整体经济结构是否合理,这样就可能产经济法的产生是经济、政治、法律各方面的条

5、件共同作用的生个体经济运行的有序,而社会整体经济运行的混乱。当整体供结果。经济法产生的社会条件是经济法得以存在的一切社会物求关系严重失衡时就会暴发经济危机,此时,经营者们出于维护质条件。个体经济利益的考虑才会调整经营方向,使经济结构逐渐恢复平(一)从经济法的概念出发衡,而此时,下一轮危机又在酝酿,如此周而复始的经济危机会消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干预经济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耗巨大的社会财富。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政府需要干预经济,以法律规范。从这个角度看,经济法产生的社会条件应当是经济生宏观调控手段引导经营者行为,使其在社会经济整体结构协调、活需要国家的

6、干预。众所周知,市场经济体制所尊崇的自由竞争运行稳健的基础上追逐个体利益最大化。因此,社会需要一部新制度极大地调动了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经济生活注入型法律授权、保障、规范国家的宏观调控行为,促进了经济法的产了前所未的生机和活力,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那么,经济生生。活为什么需要国家干预呢?这主要是由于,在生产社会化的背景(二)从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出发下,市场经济体制固有的弊端暴露无遗,而且市场经济体制自身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应当是经济法所特有的、贯穿于经济法的无法克服。各个子部门法的原则,可以概括为促进社会经济效率和社会经济首先,市场经济体制无法

7、避免垄断的产生。在生产社会化的公平,也可称之为促进社会经济利益。①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具有背景下,经营者通过资本积累和集中使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少数明显的社会本位和经济利益本位。传统部门法并不以此为基本企业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取得了在相关市场上的垄断地位。原则。垄断企业的出现,动摇了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自由竞争秩民法以契约自由为基本原则,尊重个体基于真实意思表示的序,经营者不再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产品价选择、保护个体权益。然而,经营者个体的真实意思表示和个体格、提升售后服务质量来获得竞争优势地位,而仅仅凭借其垄断经济利益的实现可能与社会

8、整体经济利益相冲突。比如,在垄断◆经济与法2012·02(下)市场条件下,企业之间限制价格的协议和垄断企业获得的高额垄实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