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语文二模试卷

江宁语文二模试卷

ID:34149756

大小:1.78 M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3-04

江宁语文二模试卷_第1页
江宁语文二模试卷_第2页
江宁语文二模试卷_第3页
江宁语文二模试卷_第4页
江宁语文二模试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宁语文二模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九年级语文学业水平调研卷(二)2014.05注意事项:1.本试卷6页,共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卷纸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2.请仔细审题,认真答题,答案写在答卷纸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一(28分)1.用诗文原句填空。(10分)(1)关关雎鸠,▲。(《诗经·关雎》)(2)乡书何处达? ▲。(王湾《次北固山下》)(3)月落乌啼霜满天,▲。(张继《枫桥夜泊》)(4)▲,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5)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6)▲,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7)大漠孤烟直,▲。(王维《使至塞上》)(8)

2、苔痕上阶绿,▲。(刘禹锡《陋室铭》)(9)2014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北大师生座谈会上要求广大青年要有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情怀。这种情怀让我们想起了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语句。2.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1)纤▲细(2)锲▲而不舍(3)和xù▲(4)淋漓尽zhì▲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山西省榆林市一个小小县城竟然发生了医护人员贩卖婴儿事件,这真是骇人听闻了!B.青奥盛会即将来临,江宁区多处地段进行出新改造,大街小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C.杭州限牌令一出,南京等地汽车销售量同比大幅度增长,那种势头让民众叹为观止。

3、D.江宁湖熟板鸭肉质酥烂细腻,味道鲜美独特,远销市内外,成为家喻户晓的南京特产。10/104.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水浒传》中的鲁智深和李逵,他们都嫉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粗中有细。B.祥子买车经历的三起三落映射着他的命运三部曲:积极向上,不甘失败,自甘堕落。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第一部分写国内战争,第二部分写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D.《格列佛游记》讲述了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等地的经历。班级开展“说书法,赏书品”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书体释美】5.用正楷字抄写下面的古诗句。(3分)君说南朝全盛

4、日秣陵才子更多人【书家故事】6.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5分)材料一:绍兴市西街戒珠寺内有个墨池,相传为王羲之洗笔的地方。王羲之七岁练习书法。十七岁时他把父亲秘藏的前代书法论著偷来阅读。他每天坐在池子边练字,送走黄昏,迎来黎明。每天练完字就在池子里洗笔,天长日久竟将一池水都洗成了墨色,最终成为大书法家。王羲之的故事正印证了中国的古话“宝剑锋从磨砺出。”材料二:(1)“材料一”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2分)▲(2)“材料一”告诉我们:要想练好书法,一定要▲。(1分)(3)“材料二”是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兰亭集序》,对其鉴赏不正确

5、的一项是(▲)(2分)10/10A.作品中笔画的起止、转换、顿挫极其圆熟,各得其宜,各显神采。笔画显得遒劲、稳健。B.“茂林修竹”中“茂”字,点画有轻有重,游丝连绵,行笔灵活连贯,如行云流水一般。C.笔画或疏或密,字形或大或小,体式变化多端,流畅自然,体现了楷书的严整与规矩。D.书写顺势而下,无刻意追求工巧,字列间有宽有窄,有些字列边有添字,显出天然之美。【口语交际】7.关于在学校推行书法课的问题,同学们观点不一。下面是某学生与语文老师的一段对话,请根据情境在横线上补写恰当内容。(2分)学生:老师,我们现在学习任务很重,平常作业已经很多了,如果再花时间在书法练习上,就会

6、增加我们的负担,我觉得没有必要开设书法课。老师:▲学生:老师,你说得真有道理!我一定会认真上好书法课,努力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和自身修养。二(42分)(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8—12题。(17分)【古诗阅读】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唐]王维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①接舆②醉,狂歌五柳③前。[注释]①值:遇到。②接舆:春秋时楚国人。好养性,假装疯狂,不出去做官。这里以接舆比裴迪。③五柳:陶渊明。这里诗人以“五柳先生”自比。8.阅读这首诗,根据要求完成赏析。(3分)诗的首联和颈联写景。首联中(1)“▲”字化静为动,借颜色的变化

7、写出了山的动态;颈联写了夕阳欲落,炊烟初升的原野暮景。诗的颔联和尾联写人。颔联中诗人倚杖柴门,临风听蝉,尽显闲适安逸;尾联中(2)“▲”一句展现了裴迪的狂士风采,从中我们也感受到了诗人见到好友时的(3)▲之情。要求:(1)用诗中的字填空;(2)用诗中句子填空;(3)用一个恰当的词语填空。【古文阅读】喜雨亭记(节选)[宋]苏轼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狄,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余至扶风①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