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印支期构造背景_岩浆活动及成矿作用

秦岭印支期构造背景_岩浆活动及成矿作用

ID:34132739

大小:659.95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3-03

秦岭印支期构造背景_岩浆活动及成矿作用_第1页
秦岭印支期构造背景_岩浆活动及成矿作用_第2页
秦岭印支期构造背景_岩浆活动及成矿作用_第3页
秦岭印支期构造背景_岩浆活动及成矿作用_第4页
秦岭印支期构造背景_岩浆活动及成矿作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秦岭印支期构造背景_岩浆活动及成矿作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37卷第4期中国地质Vol.37,No.42010年8月GEOLOGYINCHINAAug.,2010秦岭印支期构造背景、岩浆活动及成矿作用陈衍景1,2(1.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2.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成矿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0)提要:秦岭造山带以其独特的大地构造位置、复杂的地质演化和丰富的矿产资源而成为地质科学研究的焦点,科学家已经基本清楚了其大地构造格局和地质演化轮廓,共识其在印支期(三叠纪:251~199.6Ma)彻底实现了由海盆向大陆造山带的转变。但是,盆山转变的过程细节、洋盆

2、闭合的时间、三叠纪大地构造属性以及相关的岩浆作用和成矿作用研究薄弱,认识分歧较多。笔者通过综合分析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矿产资源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认为三叠纪的秦岭恰似现今地中海,并存着洋陆俯冲和陆陆碰撞,并逐渐由洋陆俯冲转变为陆陆碰撞体制;秦岭古特提斯洋于230~200Ma期间自东向西拉链式缝合,扬子陆块与华北-秦岭联合大陆之间的碰撞造山作用接踵而至;三叠纪的秦岭构造背景并非单一的陆陆碰撞,更非过去认为的造山后或碰撞后。秦岭印支期岩浆作用强烈,形成了埃达克岩、钙碱性花岗岩、高钾钙碱性花岗岩、碱性岩、疑似奥长环斑花岗岩、碳酸岩等多种岩浆

3、岩;它们自勉略缝合带向北显示分带性,依次是:阳山—胭脂坝过铝质S型或改造型花岗岩带、南秦岭高镁埃达克质的钙碱性花岗岩带、北秦岭高钾钙碱性花岗岩带、华北克拉通南缘碱性岩-碳酸岩带;印支期岩浆作用的复杂性、多样性、空间分带性和成分极性等特点无法用陆陆碰撞或碰撞后构造体制来解释,而应是勉略洋板块向北俯冲的结果。秦岭印支期成矿作用长期被忽视,但最近已发现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印支期矿床类型有碳酸岩脉型、造山型和斑岩型钼矿床,卡林型-类卡林型、造山型和斑岩-爆破角砾岩型金矿床,造山型银多金属矿床,表明在洋陆俯冲向陆陆碰撞转变体制的成矿作用强烈、成矿类型多

4、样,印支期矿床的找矿潜力较大。关键词:秦岭造山带;古特提斯洋;岩浆岩;矿床;洋陆俯冲;大陆碰撞中图分类号:P534.51;P6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3657(2010)04-0854-12部构造演化等过程,是研究岩石圈板块运动不同阶1秦岭造山-成矿带的研究意义和段转换、继承、演化的理想地区[2]。因此,秦岭造山带问题是认识中国陆区乃至东亚大陆构造和古特提斯洋演秦岭造山带横亘于中国大陆腹地,大地构造上化的钥匙[3-4][5-6],也是认识超大陆事件的关键地区。联接华北(中朝)和扬子克拉通,是古亚洲构造域(或秦岭造山带独特的构造

5、位置,长期而复杂的地阿勒泰系)与特提斯构造域的转换带[1]质演化,强烈而富有特色的地质作用,造就了类型丰;自东向西,它穿越东部伸展构造区和西部挤压构造区,是研究富而具有特色的矿产资源。西秦岭(陕甘川)是世界挤压构造与伸展构造交替、转换和叠合现象及其机第二大卡林型-类卡林型金矿省[7],蕴含阳山世界级制的关键地区;在地质发展史上,它经历了复杂而长超大型金矿(>300tAu);华北克拉通南缘的华熊地达垌3.0Ga漫长的地质演化,发育了自新太古代至块(小秦岭、熊耳山等地体)是中国第二大造山型金今的各地质时期的地层,完整地记录了大陆裂解-矿集中区

6、和黄金产地[6];东秦岭钼矿带是世界第一洋盆产生、大洋消减-大陆增生、大陆碰撞、大陆内大钼矿省[8],蕴含6个超大型钼矿床和一批大中型钼收稿日期:2010-07-20;改回日期:2010-08-20基金项目:国家973计划项目“华北大陆边缘造山过程与成矿”(2006CB403508)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730421,40425006)资助。作者简介:陈衍景,男,1962年生,博士,教授,主要从事矿床学研究;E-mail:yjchen@pku.edu.cn;gigyjchen@126.com。第37卷第4期陈衍景:秦岭印支期构造背景

7、、岩浆活动及成矿作用855矿床;秦岭是全球性三大汞锑矿带之一的秦岭—西景下的伸展构造作用系由花岗岩浆穹隆作用诱发,亚汞锑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9]而127Ma之后的造山后伸展构造则由岩石圈引张,以公馆—青洞沟汞锑矿田为代表;自20世纪70年代发现破山银多金减薄引起[17];虽然同碰撞花岗岩浆活动始于220属矿床[10]以来,河南东秦岭新发现了1个超大型和Ma,但碰撞体制的花岗质岩浆活动和热液成矿作用主要发生于侏罗纪—白垩纪之交[2,18]10个大型银多金属矿床,使东秦岭成为中国最重要。尽管如此,仍的银(伴铅锌)矿省,也是世界首例、最重要的造

8、山型有一些重要问题尚未解决[6],特别是:银铅锌成矿省[6];南秦岭蕴含中国最重要的陕甘铅(1)秦岭燕山期大规模花岗岩浆活动和成矿作用锌矿田和钡矿田(毒重石/重晶石)(图1)。以上表明,已是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