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构造期、岩浆活动与变质期次划分

中国的构造期、岩浆活动与变质期次划分

ID:2006499

大小:2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1-14

中国的构造期、岩浆活动与变质期次划分_第1页
中国的构造期、岩浆活动与变质期次划分_第2页
中国的构造期、岩浆活动与变质期次划分_第3页
中国的构造期、岩浆活动与变质期次划分_第4页
中国的构造期、岩浆活动与变质期次划分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的构造期、岩浆活动与变质期次划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的构造期、岩浆活动与变质期次划分  一、地质构造与构造期:中国地质构造复杂,表现形式多样。分布于古亚洲构造域的断裂,多呈近东西向、北西西向和南东向;分布于滨太平洋构造域的断裂,多呈北东向和北北东向;分布于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的断裂,则多呈北西西向和北北西向。根据各地质时代间存在的不整合接触、研浆侵入关系以及同位素年龄资料,并考虑其分布范围,划分为12个构造期。迁西期 时限为2900±Ma以前。期末的构造运动,在河北称为迁西运动,在内蒙古称为兴和运动。 阜平期 时限为2900±—2600Ma。期末的构造运动称为阜平

2、运动又称为铁堡运动。 五台期 时限为2600±—2500Ma。期末的构造运动称为五台运动,在黑龙江称为麻山运动。 吕梁期 时限为2500±—1800±Ma。期末的构造运动称为吕梁运动,又称中条运动,在黑龙江称为兴东运动,在安徽称为凤阳运动。 四堡期 时限为1800±—1000Ma。期末的构造运动称为四堡运动,在湖南称为武陵运动,在贵州称为梵净山运动,在黑龙江成为黑龙江运动。在安徽称为皖南运动。 晋宁期 时限为1000—850Ma。期末的构造运动称为晋宁运动,在新疆称为塔里木运动 震旦期 时限为850—600Ma。期末的

3、构造运动,在黑龙江称为张广才岭运动,在河南称为少林运动,在安徽称为霍丘运动,在湖北称为惠亭运动,在宁夏称为兴凯运动。 加里东期 时限为600—405±5Ma。包括寒武纪至志留纪,其间的构造运动称为加里东运动。 华力西期 时限为405±5—250Ma,包括泥盆纪至二叠纪。其间的构造运动称为华力西运动 印支期 时限为250—205Ma,仅含三叠纪。其间的构造运动称为印支运动。 燕山期 时限为205—66±2Ma。包括侏罗纪和白垩纪。其间的构造运动称为燕山运动 喜马拉雅期 时限从66±2Ma起,包括第三纪和第四纪,发生的构造

4、运动称为喜马拉雅运动 二、岩浆岩:中国岩浆岩分布广泛,侵入岩出露面积为997390km2,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0-4%。其中:超镁铁岩面积为16360km2,占侵入岩面积的1-6%;镁铁岩7044km2,占7-1%;中性岩(含中基性岩)47600km2,占4-8%;酸性岩(含中酸性岩)861690km2,占86-4%;碱性岩1300km2,占0-1%。岩浆活动十分频繁,从太古宙至近期都有发生。岩浆活动的方式多种多样,既有岩浆喷溢和爆发,又有岩浆侵入。岩浆活动可划分为前吕梁、吕梁、四堡、晋宁、震旦、加里东、华力西、印支、燕

5、山、喜马拉雅等10个期。前吕梁,吕梁、加里东和华力西在中国北部(昆仑一秦岭以北)最为强烈;四堡、晋宁期在中国南部较为强烈;印支和燕山期在中国东部最为发育;喜马拉雅期在滇藏地区尤为重要。各期、各类侵入岩出露面积见表11。中国多期次、规模巨大的岩浆活动是岩石圈演化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中国内生矿产的生成具有重要意义。1、前吕梁期岩浆岩包括太古宙的迁西期、阜平期和五台期,主要发育在华北地区的北部,在豫西、小秦岭地区以及阿尔金山和佳木斯地区也有分布。 火山岩在太古宙为地层的重要组成部分,呈近东西向展布。 前吕梁期侵入岩主要有超

6、镁铁岩、镁铁岩和酸性岩,中性岩较少。 2、吕梁期岩浆在我国分布甚广,其出露范围与早元古代地层基本一致,主要见于华北地区的北部,吉、辽、鲁、冀、晋地区,内蒙古阿拉善、大青山,黑龙江东部佳木斯、东风山,以及西北部额木尔、塔河等地。此外,还见于天山、昆仑一秦岭和川滇地区。本期火山岩构成早元古代沱群、哀牢山群、那拉提岩群及其相当(岩)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期侵入岩有超镁铁岩、镁铁岩、闪长岩类及花岗岩类。 3、四堡期岩浆活动主要发育于长城纪,至蓟县相对减弱。 长城纪火山岩出露于塔里木一华北地区的南、北缘和扬子区的北缘,火山活动主

7、要发生在断裂活动带内。 四堡期侵入岩比火山岩发育程度相对较差,但岩类较多,包括超镁铁岩、镁铁岩、中酸性、酸性岩和碱性岩。 4、晋宁期岩浆在中国北方以侵入岩为主,在中国南方火山岩和侵入岩都较发育。 在黑龙江的马家街云和落马湖群中,分布有中酸性火山岩。 晋宁期侵入岩有超镁铁、镁铁岩类和中酸性、酸性岩。 5、震旦期岩浆主要出现于扬子区的北部和西部,以强烈的中酸性火山喷发和大规模花冈岩侵入为特征。在华北地区的西南缘和苏北、浙江也有镁铁质和酸性岩浆侵入活动。黑龙江张光才岭和吉林珲春也发育有本期岩浆岩。 震旦纪火山岩多出现于早期,

8、主要分布于四川攀西、龙门山、米仓山,中祁连、西秦岭、南秦岭也有零星分布。 震旦期侵入岩多出现于晚期,以花岗岩 类为主,分布于米仓山、龙门山及泸定一泸沽一带,岩体主要是花岗岩、碱长花岗岩和碱性花岗岩,年龄值为608一816Ma。 6、加里东期岩浆岩主要发育于天山一兴安和昆仑一秦岭区,在塔吉克里木一华北地区、滇藏和华南地区也有零星分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