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坛2017观点集萃

上海论坛2017观点集萃

ID:34114769

大小:594.1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03

上海论坛2017观点集萃_第1页
上海论坛2017观点集萃_第2页
上海论坛2017观点集萃_第3页
上海论坛2017观点集萃_第4页
资源描述:

《上海论坛2017观点集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上海论坛2017观点集萃低碳:中国应对全球环境变化的经济发展必由之路生态治理子论坛01第一场5月28日08:30-10:20主席:姜克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研究员蒋平复旦丁铎尔中心主任助理主持人:姜克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周大地中国尽早达峰研究国家发展和改革1.尽管学术界已形成对中国提早实现碳排放峰值的必要性达成共识,委员会能源研究但经济发展部门和能源企业可能并不那么重视。所参事、教授2.我们的研究表明中国可以在2025年以前达到碳排放峰值。这需要减少无效投资、发展绿色低碳建筑、控制住房总建筑规模、降低外需依赖程度、限制高耗能产品出口等。

2、ShuzoNishioka低碳社会转型带来的效益全球环境战略研1.各个国家应当秉持共赢理念,高效利用有限资源,推动去碳化进程,究所教授让各方受益。2.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过程中,基础设施、技术领域、人力资源等方面都需要更多投资,例如日本开发电动汽车,以技术进步推动社会发展。3.20世纪50年代,日本工业污染严重,70年代发生石油危机,到80年代汽车等制造业率先在能耗节约上发生变化,之后是信息技术行业的发展,从重工业转向消费行业发展。4.中国目前的情况与日本过去有相似之处,但中国在低碳能源转变中有更多内外部优势去推动低碳技术的发展,能源密度大为减少。齐晔中国低碳经济展望

3、清华大学教授1.学者们分析普遍认为峰值会在2030年达到,届时能源消费总量约为50-60亿。2.学术研究层面,通过对GDP、单位GDP能耗和单位能源排放量这三个指标的预测,可以预测碳排放数量。其中单位GDP能耗的估算较为困难,需要考虑三次产业占比、不同行业产业架构、产品生产、技术进步这四个因素。3.实际发展层面,中国在2004年能源使用速度上升非常快;而2014年开始,碳排放已开始减缓,能源消费已达顶峰。上海论坛2017观点集萃TaeYongJung朝向低碳韩国发展延世大学教授1.随着技术发展,新能源发电的成本逐步降低,市场规模逐步扩大,而这个新的市场又能进一步降

4、低成本,形成良好循环,可再生能源前景光明。2.研究了发电行业低碳能源排放组合的不同情景。接下来15年韩国的人均发电量将上涨31.4%,如果韩国不断推进可再生能源,到2029年,成本并不会大幅增加,但二氧化碳的排放却至少能减少一半。3.韩国实现低碳能源的方法是煤炭向LNG和可再生能源转变。政府必须做出选择,到底要不要进行电力能源改革,推动低碳发电,虽然带来直接成本,但能增加更多社会效益。蒋佳妮发展低碳经济,需努力提升我国低碳技术国际竞争力工信部政策研究1.中国近10-15年在煤炭高效利用、先进节能技术和装备方面取得了院副研究员较大成绩,在新能源领域的技术发展速度较快

5、。2.我国本土技术专利质量有待提升,在专利国际申请中排名靠后。3.建议政府创造更好的知识产权环境,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国际合作,改善外部竞争环境,促进相关技术的发展。讨论总结1.各国都面临经济增长与低碳排放的问题,低碳化进程需要能源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2.中国信息化工作超前,国家对数字经济支持力度会增大。未来可以通过与先进国家互利共赢方式,加强后续研发,得到更有利于低碳环保、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并在应用领域解决新业态与旧规制的矛盾。(编辑:蔡佳楠)上海论坛2017观点集萃低碳:中国应对全球环境变化的经济发展必由之路生态治理子论坛01第二场5月28日10:

6、30-12:00主席:姜克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研究员蒋平复旦丁铎尔中心主任助理主持人:蒋平复旦丁铎尔中心主任助理PhilipGilmartin科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东英吉利大学教1.东英吉利大学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做了很多工作。研究方面,包括授气候系统、生态系统服务、自然灾害、能源转换、全球碳预算、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气候变化政策。2.在实践方面,学校通过使用可再生材料、采用高效加热体系、自己发电等途径,设计和建设了很多能源高效、注重低碳的房屋。学校也建立了低碳投资基金,以支持清洁能源初创企业,投资金额超过7000万英镑。JosePuppimde绿

7、色发展:有可能对碳排放增加还是减少?Oliveira1.过去三年中国的人均排放放缓,但经济仍高速增长,这也算是一种麻省理工学院教绿色增长。授2.转型需要通过创新和结构性变革,包括经济的民主化,即更好的收入和财富分配。3.城市化比率越高的地区,排放强度也越高,因此城市化过程中要关注对气候变化的控制,提供更多基础设施和服务。上海论坛2017观点集萃张翼飞环境规制对电力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来自火力发电企业的全球气候变化与证据绿色经贸研究中1.火电是中国主要能源供给和污染排放来源,我们的研究表明,环境心主任、研究员规制下,国有企业及小规模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较低。2.

8、环境规制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