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男少女当自强-韩作黎_主编

少男少女当自强-韩作黎_主编

ID:34108393

大小:151.12 KB

页数:52页

时间:2019-03-03

少男少女当自强-韩作黎_主编_第1页
少男少女当自强-韩作黎_主编_第2页
少男少女当自强-韩作黎_主编_第3页
少男少女当自强-韩作黎_主编_第4页
少男少女当自强-韩作黎_主编_第5页
资源描述:

《少男少女当自强-韩作黎_主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少男少女当自强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周纪昌与飞卫中国古时候有一位射箭的能手,名字叫甘蝇。据说只要他一拉弓放箭,就一定会射到野兽或禽鸟。甘蝇有一个学生名叫飞卫。飞卫跟着甘蝇学射箭,本领超过了他的老师。后来,又有一个叫纪昌的,来向飞卫学习射箭,飞卫也成了师傅。飞卫对纪昌说:“学射箭要先练眼力,你应该先学会看准目标不眨眼,然后才能谈到学射箭。”纪昌听了飞卫的话,便回家先学习不眨眼睛。他每天躺在自己妻子的织布机下面,两只眼睛直直地盯着两个脚踏板;妻子在织布机上织着布,他看着脚踏板一上一下地翻动。这样不间断地坚持了两年时间,纪昌真正做到了看见物体动震而不眨眼睛;就

2、是有一个锥子尖刺到了眼眶上,他的眼珠儿也是一动不动。他以为练得差不多了,于是就跑到飞卫那里,把自己学习的成绩告诉了飞卫。飞卫听了又对他说:“还是不行!你还得继续锻炼眼力。你能够做到把一个很小的东西看得很大、把一个细微的东西看得很清楚才行。等你达到了这样的程度再来告诉我!”纪昌听了老师的话,又回到家中练起眼力来。他用一根牛尾巴上的毛拴上一个虱子,挂在窗户上,每天朝南目不转睛地望着。这样练了十多天,那牛毛上的虱于在他眼睛里渐渐地大起来;练过了3年之后,那牛毛上的小虱子在他眼里就大得像车轮一般了。这时候,他再用眼睛看别的东酉,面前就像出现了一座小山一样。纪昌又高兴地到

3、了飞卫那里,把自己练习眼力的方法和所得的结果告诉了他。飞卫高兴地说:“这回你可以学习射箭了!”于是,纪昌便用北方出产的角做了一把弓,用南方出产的竹竿做成了箭,按照飞卫教给的方法练习起来。他用箭去射拴在牛尾上的小虱子,一天一天练下去。最后,他的箭射穿了小虱子的中心,而那细细的牛尾却没有断。纪昌把自己的成绩告诉了飞卫。飞卫高兴地跳起来,拍着自己的胸脯对纪昌说:“射箭的妙处你已经得到了!”从此以后,纪昌就成了百发百中的能手。这个故事告诉人们:要练就高超的技艺,必须下一番苦功夫,从打基础开始。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就是这个道理。纪昌的百发百中就是苦练得来的,只要苦

4、练,什么奇迹般的技艺都能创造出来。《庄子·徐无鬼》里记载的运斤成风的石匠也是苦练得来的,据说一个人的鼻子尖上落了一层薄薄的石灰泥,他能够猛烈地抡起斧子把它削掉;斧子动如风,鼻尖上的泥削净而鼻子却一点不伤。这真是奇迹般的技巧,这种技巧就是从苦练中得来的。艺术上的创造也是一样,只要能像纪昌那样专心致志、坚持不懈去下一番苦功夫,就一定能取得较大的成绩。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孔子学琴大家知道,孔子之所以能成为春秋时期的著名哲学家兼教育家,并不是由于他聪明过人,而是由于他不耻下问,好学不倦、活到老,学到老。孔子几乎向一切可以学习的人学习。他曾经“往见郯子而学焉”,又

5、曾经“访乐于苌弘”、“问礼于老聃(单)”、“学琴于师襄”,甚至向一个只有七岁的小孩子项橐(驼)求教。他自己说得好:“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学习,绝不像有些人那样“囫囵吞枣”,而是把“学”和“思”结合起来,求其融会贯通。有这么个故事:孔子向师襄子学弹琴,先学了一只曲子,练了十来天,还在不停地练。师襄子对他说:“差不多了,再学只曲子吧!”他答道:“我仅仅学会了谱子,还没有掌握技法啊!”过了些时候,师襄子说:“你已经掌握了技法,可以另学一只曲子。”他答道:“我还没有体会出这只曲子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呢!”又过了些时候,师襄子告诉他:“你

6、已经弹出了思想感情,可以学新的了。”他说:“我还弄不清作曲家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继续弹,师襄子在旁边听,听了一阵说:“像有个人在严肃地思考,快乐地抬头遥望而关怀着远方。”孔子兴奋地说:“我已经了解了作者的为人:黑黑的面孔,高高的身材,两眼仰望,一心想着以德服人,感化四方。除了文王,还有谁是这样的呢?”师襄子又吃惊,又钦佩,向孔子行了个礼,高兴地回答道:“一点儿也不错。老师讲过,这只曲子,叫做《文王操》啊!”还有个故事也很动人。孔子晚年喜欢《易经》。这部书很难读,但他不怕困难,边读边思考。由于读的启数太多,以致把穿在《易经》上的皮绳都磨断了;换上新的,又磨断了;更

7、换上新的。⋯⋯就这样,反复研读,越读越起劲,并且满怀信心地说:“如果让我多活几年,那么,我在《易经》的研究上是会做出成绩的。”后人把孔子读《易经》时几次磨断皮绳的这段故事概括成四个字:“韦编三绝”,用来称赞他刻苦学习的精神。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悬梁”与“刺股”郭沫若在《科学的春天》一文里,用了“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勉励广大青少年努力学习,攀登科学高峰,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贡献力量。“悬梁”,又叫“悬头”,是汉朝人孙敬的故事。孙敬学习很刻苦,闭门读书,读得久了,不免打瞌睡。他想了个办法:找了一条绳子、一端绑在屋梁上,另一端结住自己的头发。这样

8、,一打盹,绳子就牵得头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