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曹操一个真面目

还曹操一个真面目

ID:34082645

大小:63.8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03

还曹操一个真面目_第1页
还曹操一个真面目_第2页
还曹操一个真面目_第3页
资源描述:

《还曹操一个真面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还曹操一个真面目——正确评价历史人物案例一、案由“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这一理念实现的重点在于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主动合作探究的习惯,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历史教师所面临的新的挑战。七年级是初中历史学习的起始点,学生在平时的历史课中,已学习了许多历史人物,但对如何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理解不深,往往只看表面现象,没有把表面现象和内在本质相联系起来,特别是对自己十分感兴趣的人物,往往只凭看小说或者电视剧主观臆断地进行评价。为此,应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搜集和分析史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帮助学生

2、客观、准确地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下以曹操为例,说明在教学过程中我是怎样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正确评价历史人物能力的。二、背景三国的历史学生在戏剧、电视剧和小说中了解了很多,但是文学作品和戏剧中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历史上还是有很大差距的。所以在上中国历史第十课《帝国分裂与民族融合》时,一个学生突然冒出了一句“曹操不是个坏人吗?!”其他同学也纷纷附和起来“就是啊。”我看着课本,上面有很多对曹操的溢美之辞,我知道,学生平时的知识储备让他们不能理解课本上的内容。如何对历史人物进行辩证的评价是现在必须解决的问题了。三、过程(一)课前准备:鉴于学生的知识储备还不够,所以我就先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希望同学们分成

3、四个组,主题分别是曹操是个大政治家、大军事家、大文学家、曹操被冤枉的原因四个方面,同学们根据这四个方面去进行分工、搜集资料、制作演示文稿、最后将本组的成果在课堂时进行展示。学生们带着将信将疑的神情,迅速进行了分组和组内分工。因为学生们有小组合作的经验,所以我有信心他们可以自己找到完美的答案。(二)课中展示:四个小组的同学分别通过讨论《三国演义》中描写的曹操、查阅网上资料、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咨询老师和家长等方式得到了答案,并且制作了PPT文稿,在课堂上四个小组的代表展示交流了他们的成果:第一小组通过“挟天子以令诸侯”、“屯田令”、“招贤令”三个政治上的条文,得出了“曹操有政治才能,体恤百姓,重视

4、人才,这正是大政治家的风范”的结论。第二小组娓娓讲述了官渡之战中曹操以少胜多的风采,而且分析了《三国演义》中多有描写曹操战败狼狈逃窜的场景,其中犹以赤壁之战最为典型。其实赤壁之战时,曹操已经统一了北方,难免沾沾自喜,过于高估自己,骄傲自满,决策失误,再加上孙刘联军取得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最终能战胜曹操。但是即便熟读兵书,通天文懂地理善于权变的诸葛亮不是也时不时遭遇败仗吗?!其实从诸葛亮的《隆中对》中,我们可以看出诸葛亮是十分重视曹操的军事才能的。文中说“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并指出蜀汉“不可与之争锋”,可见曹操军事才能是很有些功力的。曹操

5、被称为军事家其实一点也不过分,他曾指出:“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临敌变化,不可先传,故曰,料敌在心,察机在目也。”也就是说力量的强弱不是固定不变的,只要了解敌情掌握时机,就可以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曹操取吕布、败袁尚,平张鲁,征鸟桓一系列的成功就足以说明他的指挥才能、军事战略思想和善于使用谋士的智囊进行决策。第三小组回顾了学过的曹操的文学作品,查阅一些网上资料。他们认为:曹操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大文学家。从《蒿里行》“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中,学生们分析了汉末大乱,曹操又南征北讨,接触的社会面非常广大,故多有亲身经验和体会如谓汉末战乱的惨象,见百姓悲

6、惨之余又见诗人伤时悯乱的感情。故后人谓曹操乐府“汉末实录,真诗史也”。从《短歌行》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沈吟至今。”中学生分析出了《短歌行》实际上就是一曲“求贤歌”,曹操运用了诗歌的形式,含有丰富的抒情成分,所以起到了独特的感染作用,充分表达了他渴求人才,创建大业的心愿。从《龟虽寿》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几句中,学生知道了写这一组诗时,曹操已经五十三岁了,他刚击败袁绍父子,平定北方乌桓,踌躇满志,乐观自信,充满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这说明曹操是一个有志向,有理想的人。他的理想就是统一北方,虽至晚年仍不弃雄心壮志。通过阅读分析曹操的诗歌,学生们从他的作品中重新认

7、识了曹操:他的诗歌反映汉末的动乱现实,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的苦难生活,的进取精神,感叹的时光流逝,壮士暮年的无奈。因此曹操富有创新精神的诗歌,开启了建安文学的新风,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也影响了后来杜甫、白居易等人的文风。第四小组讨论了影视剧、小说、京剧中对曹操这个人物的刻画,经过大家的争论,我们达成了这样的共识:曹操之所以在大家的印象中会成为一个白脸的奸诈之徒,实实在在是比窦娥还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