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携带者论治浅析

乙肝病毒携带者论治浅析

ID:34072208

大小:55.0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03

乙肝病毒携带者论治浅析_第1页
乙肝病毒携带者论治浅析_第2页
乙肝病毒携带者论治浅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乙肝病毒携带者论治浅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乙肝病毒携带者论治浅析朱存成1王甲勇2(1山阳县伍竹乡卫牛院陕西山阳726400;2山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陕西山阳726400)【摘要】目的浅论乙肝病毒携带者中医辩证论治。方法通过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病因、病机探析,指导临床辩证用药。结论扶肝健脾、祛湿清毒、外达伏邪是治疗木病的总纲。【关键词】乙肝病毒携带者湿毒伏邪乙肝病毒携带者多指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ASC),即指血液检测单独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也有说指乙肝抗原抗体检测阳性各种模式者(表面抗体单项阳性除外),但无肝炎症状和体征,各项肝功能检查正常,经半年观察

2、无变化者。一般认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可照常工作和学习。据统计,我国约十分之一人可能携带乙肝病毒。其形成原因主要是母婴传播及免疫功能较弱的青少年、成人接触乙肝病毒。目前乙肝病毒携带者多以中医辩证审因论治,疗效满意,兹结合临床心得,略陈管见。1病因病机探析中医寻求病因的根据是患者的脉、舌、证。然ASC大多无脉可凭、无舌可验、无证可审,似乎难以辩其阴阳气血,正如内经中云:“正邪之中人也微,先见于色,不知于身;若有若无,若亡若存;有形无形,莫知其情。”乙毒侵入人体,正气不识其邪,病邪潜伏,或伏久而发,或久伏不发,令人不

3、觉。章虚谷用比喻的方法作了十分形象的描述:“人身脏腑经络虽血气周流,当其邪伏,全然不觉,其理犹匪类匿人间,暂不为恶,莫知其为匪也。”然则乙毒邪气,入体密伏,为人不知,久则必涌动复制(少数人正气强盛,正能制邪,可使邪气永不兴起,可终身不发),影响脏腑功能,阻碍气血运行,或有不适,大多显露胸皖痞满,身重困乏,纳呆胁痛等肝脾不调、湿邪为患之征。因其湿邪粘滞缠绵,稽留不去,与乙肝病毒潜伏人体长久不去之性相投,二者连袂,合而为毒,滋生是非,耗气伤血,影响脏腑功能,因此乙肝湿毒为其病之最主要病机。病邪长期潜伏,蠢蠢而动,

4、然正气内存,肝气渐灵,产生抗体,邪毒不敢肆意扩张,正邪长久暗争对峙,久则致气血、阴阳虚损。肝主藏血,正邪交争,气血失畅,久则血渐瘀,气渐滞,终气滞血瘀,湿聚成痰,痰瘀阻络,胶泥肝体,而发便化或为岩症。2辩论论治举要乙肝病毒携带者分为三类:一类曾患肝炎而其人全然不知,因其临床症状和肝脏损害轻微,口很快痊愈,仅表现为病后的ABsAg携带状态。此类患者应进行医学跟踪,每3个月复查一次肝功,以便及吋了解有无肝损害,判断是否需要治疗。二类健康携带者,经多次反复化验肝功能均属正常,无任何症状体征,此类患者可正常工作、学习

5、和劳动,大部分人预后良好,随着肝气复灵,机体警觉,免疫强盛,就可驱邪外出,毒散转阴。三类携带者症状和体征时有时无,肝功时好时坏,此类病人应及时积极治疗。笔者在临床自拟祛湿散毒汤,随证加减,颇具疗效。组方:茵陈、大黄、板兰根、人青叶、郁金、赤芍、甘草、柴胡、黄茂等。方中茵陈轻灵透达,入肝出胆,引导湿毒从少阳经、腑外出。大黄性猛力强,荡涤胃肠,走而不守,助茵陈带湿毒,主走腑道,急下而去。板兰根、大青叶,深入匪处,专事攻毒,查杀病毒,抑制其复制和发展,迫其阴转。黄茂气温而上升,与肝同气相求而补肝之原,励肝警觉,托毒

6、外出,又防大黄、板兰根、大青叶等过寒败胃。郁金、赤芍,并走肝胆,活血散瘀,现代医学研究大黄、赤芍、郁金等活血化瘀之品均能改善肝血流量和微循环,能提高肝细胞内的糖元和核糖核酸,抑制或减轻肝细胞变性或坏死,促进肝细胞再生与修复,降低转氨酶,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调节体液免疫,抑制HBV复制⑴。柴胡理气以扶肝,引药直达病所。甘草补气益脾,以安受邪之地,凝聚药力,调节免疫。诸药合用,共奏补肝扶正,祛湿解毒,外达邪气之功。临证加减患者情绪郁闷,长叹为舒,乏力纳差或食不知味等肝郁脾虚之证者加香附、白术、茯苓、佛手、山楂等

7、以疏肝利气,健脾和胃;若患者苔质紫暗,其则右胁刺痛或隐痛等肝郁血郁之候者加丹参,莪术、川楝子等以活血散结、行气止痛;苦有手足心热、头晕、心烦、失眠、目涩、舌质红等肝肾阴虚之象者,配以麦冬、怀牛膝、鳖甲、青蒿枸杞等以滋阴潜阳、填精安神;或现腰酸面暗、畏寒便澹等脾肾两虚之证者,可配服金匮肾气丸,或上药加菟丝子、巴戟天、桑寄生、五味子等;后期正虚邪恋,痰瘀阻络,胶泥肝体者,宜加穿山甲,白花蛇舌草、鳖甲、广三七等活血解毒,软坚散结之品。3体会乙肝发病近几年来在我国显著增加,相当一部分ASC是在体检过程中偶而发现,迄今

8、为止尚缺乏一种十分理想的治疗方案和药物。笔者从中医湿毒伏邪病因病机学角度对ASC进行了探索与治疗,论治总以扶肝健脾、祛湿清毒、外达伏邪为总纲,并视不同证型,或疏肝健脾,或滋补肝肾、或软坚散邪、或重于补、或重于清、或重于通,务使湿毒尽岀,邪散正安。由于本病病位极深,潜伏期长,病程缠绵,每每累及它脏而兼它证,且所见之证又多虚实错杂,临证时均宜细意分析,乃可用药,至于用药之法,须轻、清、灵三字俱全,冀其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