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年苏教版《史记》选修《淮阴侯列传》3课时第1课时教案

2016-2017年苏教版《史记》选修《淮阴侯列传》3课时第1课时教案

ID:34050479

大小:57.2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03

2016-2017年苏教版《史记》选修《淮阴侯列传》3课时第1课时教案_第1页
2016-2017年苏教版《史记》选修《淮阴侯列传》3课时第1课时教案_第2页
2016-2017年苏教版《史记》选修《淮阴侯列传》3课时第1课时教案_第3页
2016-2017年苏教版《史记》选修《淮阴侯列传》3课时第1课时教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6-2017年苏教版《史记》选修《淮阴侯列传》3课时第1课时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6-2017学年苏教版《史记》选修《淮阴侯列传》3课时第1课时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积累课文中的文言知识。2、掌握文中通过细节描写來展现人物形彖的叙事方法。二、过程与方法1、学习课文中的文言字词。2、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本文后学生能正确看待历史现彖、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并提岀独到的见解。2、体会司马迁在历史人物身上蕴含的情感。【教学重点】1、复习巩固并积累文言常识。2、掌握文中通过细节描写來展现人物形象的叙事方法。【教学难点】1、掌握文屮通过细节描写来展现人物形象的叙事方法。2、引导学生体会司马迁借助《淮阴侯列传》要表达的深层含义

2、。【课文分析】本文记载了韩信一生的事迹,突出了他的军事才能和累累战功。功高于世,却落得个夷灭宗族的下场,本文注入了作者的无限同情和感情。【教学方法】1、引导学生学握文言知识。2、设计相关的问题切入文本,引导学生体会司马迁借助《淮阴侯列传》要表达的深层含义。【教学设想】本选段故事悄节紧凑,学生容易读懂,所以梳理文章不作为重点,但与必修教材中涉及的文言知识点比较丰富,所以把积累文言知识作为教学重点;司马迁借助《淮阴侯列传》要表达一种独特的历史观:统治者心狠手毒,欲加之罪,何患无辞。(1)功高震主;(2)单枪兀马(3)恃才放旷,君王对他早有猜忌;(4)杀功臣是封建社会的普遍的现象。要引导学生体会。【

3、教学课型】讲读、交流。【教学准备】预习课文,疏通字词。【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吋【教学要点】了解韩信其人,并整体把握文章内容,重点分析第一部分。一、导入课文我国古代有一个能忍受胯下之辱的人,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韩信。韩信除了受胯下之辱外还有很多令人敬佩的事迹。今天我们就通过学习《史记?淮阴侯列传》来进一步了解韩信。二、介绍韩信1、学生介绍“我心目屮的韩信”。2、教师补充:汉初军事家。淮阴(今属江苏)人。陈胜、吴广起义后,韩信始投项梁,继随项羽,后从刘邦。汉高祖元年(前206),经丞相萧何力荐,始为大将,协助刘邦制定了还定三秦以夺天下的方略。楚汉战争期间,韩信率兵数万,开辟北方战场。

4、破魏Z战,针对魏军部署,佯作正面渡河之势,暗从侧后偷渡,攻其不备,俘获魏王豹。井険之战,背水为阵,使将士死地求生,人自为战,大破赵军。淮水之战,借助河水,分割楚军,将齐、楚联军各个击灭。四年二月,被封为齐王。参与指挥垓下(今安徽灵璧南)决战,击灭楚军。韩信熟谙兵法,战功卓著,为汉王朝的创建作出了重要贡献。其用兵之道,为后世兵家所推崇。刘邦虽用韩信而心存疑忌,故在项羽败亡后,即夺其兵权,徙为楚王,继又黜为淮阴侯。吕后知刘邦疑忌韩信,乃与萧何定计,于汉高祖十一年正月诱韩信至长乐宫,以谋反罪名杀之。韩信著有兵书三篇,已失传。三、检查预习字音:商贾(gH)井胫(xing)辎重(zi)裨将(pi)拊循(

5、純)鞅鞅(yang)薜食(rd)蒯通(kudi)喋血(die)删与(yuyu)高垒(10i)樵苏后爨(cuan)袴下(kua)馈粮(kui)革山(bi)传飨(sun)樊哙(kuai)陈稀(xi)跖(zhl)之狗吠(fQi)尧了氐水(chi)四、感知文本理清故事情节:第一部分(1-3):早年Z事。第二部分(4—7:井险之战。第三部分(8—10):被夷三族。第四部分(11):太史公赞词。五、研读第一部分(1—3节)1、疏通段意,解决重点文言知识。(1)重点字词、句式:①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判断句)②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以)商贾(省略句。无行:没有好的品行。推择:被动,被推举选用

6、。治生:维持生计。)③亭长妻患之,乃晨炊摩食(患:意动用法,以……为患,可译为“厌恶、嫌弃”。晨、尊:名词作状语,在早晨,在床上。)④不为具食(省略句,“不为之具食”,“之”代指韩信)⑤饭信(名词作动词,为动用法,为……提供饭食)⑥吾必有以重报母。(有以:固定结构,有办法、有机会、有条件、能够。翻译:我一定会重重报答您老人家。)⑦大丈夫不能自食(宾语前置,“食自”),吾哀王孙(古今异议。古义:对年轻人的敬称,公子。今义:被封王者的子孙)而进食(古今异议。古义:送饭吃。今义:吃饭)⑧若虽长大(古今异议。古义:长得高大。今义:成长,长大成人。)⑨众辱之曰(名词作状语,当众。)(2)通假字:①亭长妻

7、患之,乃晨炊蓿食(通“褥”,床)②于是信孰视之(通“熟”,仔细)③俯出袴下,蒲伏(“袴”通“胯”,两腿间;“蒲伏”通“匍匐”,跪在地上爬行)2、文章开始的三小节写了韩信早年生活的三个小故事。(1)概括三个故事内容,并讨论每个故事表现出的人物性格特点。这三个故事都反映了韩信早年穷困屈辱的生活。故事人物性格①怒绝亭长屈辱之中的自尊②漂母饭信自信和抱负③胯下受辱坚忍,忍辱负重(2)补充三个故事的结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