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代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四原则

浅谈古代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四原则

ID:34043049

大小:56.47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03

浅谈古代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四原则_第1页
浅谈古代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四原则_第2页
浅谈古代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四原则_第3页
浅谈古代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四原则_第4页
浅谈古代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四原则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古代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四原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古代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四原则【摘要】儒家伦理思想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本文试图从解析儒家生态伦理的四个基本思想“天人合一”的支持精神、“恩足以及禽兽”的道德关怀、“以时禁发”的行为模式、“推己及人”的互利原则入手,从而揭示这四个基本原则的内在联系,明确这四个基本原则在古代儒家生态伦理思想中的地位。【关键词】古代;儒家;生态伦理;基本原则在中国古代儒家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富有极其深厚的生态伦理底蕴。深入挖掘和梳理其生态伦理思想,对于进一步提高人类热爱自然、尊重生命的道德自觉意识,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2、提高人们建设生态文明的积极性,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生态意识和理论支撑,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1、“天人合一”的支持精神现代生态伦理学的哲学基础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然而“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庄子•齐物论》中著名的话:“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同一。”后来被汉代思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系统,并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他认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春秋繁露•深察名号》),并提出“天人感应"的理论。《论语》中有一段非常著名的故事,说的是孔子与其弟子讨论人生志向时,非常同意曾点关于最高理想的看法,他

3、认为:'‘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零,咏而归。”人生的最高理想就是能够在暮春时节,穿上春服,会同五六个青年,六七个少年,跳到河里洗洗澡,跑到高台上吹吹风,然后唱着歌回家,仅此而已。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孔子的生态伦理思想已经非常明显了。现代生态伦理所一直提倡的“回到自然去”的法则,在孔子时代,已经当做最高的生命理想来实践了。孟子的“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也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体现的就是“天、地、人”协调的"与天地参”精神。关于这点荀子曾这样描

4、绘过:“天地以合,日月以明,四时以序,星辰以行,江河以流,万物以昌。”2、“恩足以及禽兽”的道德关怀孟子跟齐宣王曾经有一段非常著名的关于惜生及民的对话,孟子问:“臣闻之胡匏日,王坐於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日:'牛何之?'对日:'将以衅钟。‘王日:'舍之!吾不忍其毂鯨,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日:'然则废衅钟与?'日:'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日:“有之。”日:“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王日:“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毂鯨,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日:“王无异於百姓之以

5、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鱼何择焉?”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日:“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於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孟子•梁惠王上》)这段话,很多人耳熟能详,闲谈中道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由不忍杀牛,到不忍杀生,到惜生及民,而广行仁义,广布仁政,孟子的思想乍看起来是惜生,最后还是归结到儒家“仁者爱人”的中心上来。儒家的人文色彩十分浓厚,一向主张以"仁者爱人”、"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宽容气度来对待他人,并能够

6、将这种人文关怀推及到其他生命甚至无生命的自然万物,做到“恩足以及禽兽”(《孟子•梁惠王上》)、“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明代王阳明仔细地描述了“大人”的道德关怀心理:“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是故见孺子之入井,而必有怵惕侧隐之心焉……见鸟兽之哀鸣毂鯨,而必有不忍之心……见草木之摧折而必有悯恤之心焉……见瓦石之毁坏而必有顾惜之心焉……”(《大学问》)儒家意义的“大人”(指真正的读书人)见到儿童落入井中、见到鸟兽受困哀鸣、见到草木摧折都有怜悯之心,乃至见到完全没有生命的瓦石被毁,都会产生怜惜之意。儒学关于万物一体一一“一体之仁”

7、(《大学问》)的观点,体现出一种深厚的道德关怀理念。3、“以时禁发”的行为模式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就不能不利用资源。儒家倡导仁爱万物,并不否定人类的合理需求,而是主张“以时禁发”,主张按照自然的节奏、生命的节律来“取物”。“树木以时伐焉,禽兽以时杀焉。”''断一树,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礼记•祭义》)孟子对"时”作了更为详细的论述:“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夸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人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孟子•梁惠王上》)按照动植物的生长

8、规律去利用自然资源,才能保证人们有充足的生活物资。使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人民生活有保障是为政的基本要求。这实际上也提出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荀子不仅继承了“以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