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4010875
大小:3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03
《志书编纂的十宜十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志书编纂的十宜十忌王曜卿 质量是志书的生命和价值所系。李铁映同志在去年12月召开的全国地方志第三次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新一轮修志“在质量上应该有新的更高的要求,从一开始就把质量放在第一位。要把精品意识贯穿到工作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我们河南省中牟县的续志编修工作在去年11月全面转入总纂后,我们确立了既要确保质量、也要加快进度的编纂原则。我们认为:没有质量的进度是无效劳动,不讲进度的质量是浪费时间。因此,我们在提高志书质量、保证编纂进度方面作了大量工作。 一部志书总体质量的高低,包含很多重要因素:志书总体设计阶段
2、,应确立“正确的指导思想,科学的体例结构,合理的篇目设计”,这是编纂的基础准备和理论依据,只要把握好大原则、大方针就可确保志书的政治质量;出版缮印阶段,应做到“勘校缜密严谨,印刷清晰精美,装帧设计精良”,这样才可以确保印数质量,但它与编辑环节没有直接关系。排除这些非单个人力量的因素之后,对于志书的质量来说,至关重要的因素就体现在编纂、尤其是总纂阶段了,因为在这个阶段,任何个人(编纂者)的意识和行为,都会严重影响到志书质量。为确保质志书量、出精品志书,这个阶段的工作应该达到这样的标准:“观点鲜明准确,资料充分翔实,布局合
3、理得当,繁简详略适度,文风凝练通畅,表意准确明白”。那么,如何才能达到这样的要求呢?根据笔者修志15年来的经验和我进入《中牟县志》(续志)总纂几个月来的体会,对于我们每一个编纂人员而言,都要从多方面努力,不断锤炼自己、锤炼志稿,才能编出一部精品志书,为此,我总结了志书编辑阶段编纂人员应做到的十宜十忌,与方志届同仁商榷,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一、宜深入学习、忌固步自封 从20世纪80年代初第一届社会主义新方志事业初兴,短短二十余年时间,方志理论可谓日新月异、有了空前的发展,尤其是第二届地方志工作全面启动以来,方志理论更呈
4、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理论是指导实践的基础,没有先进、优秀理论的指导,在工作中将会失去方向、走偏出错。如果固步自封、自以为高明,不深入学习并认真掌握修志的新理论、新方法,对有经验修志老手而言,就会犯经验主义,摆脱不了旧理论的窠臼、跳不出旧志书的格局;对修志新人而言,更会茫然而无所从。同时,深入学习也包括其他门类、各个领域的知识,这是编纂人员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技能,不断适应新形式需要的重要环节,切不可等闲视之。二、宜主动负责、忌敷衍了事 修志工作是百年大计,志书更是影响几代人、几十代人的重要史料,因此,每一
5、个编纂者都要切实地肩负起历史的责任,调动全部责任意识,工作大胆细心、积极主动,审慎把握思想观点、编纂原则,对国家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全部资料严格把关、缜密考校,对提供资料者负责、对历史和后人负责;在语言文字方面精心锤炼,对读者负责、对读志用志负责。切忌敷衍了事、姑息养奸,更不可矫枉过正或有意文过饰非,成为历史的罪人。三、宜大胆创新、忌墨守成规 回顾二十年新方志的发展史,可以说,它其实就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创新史,较之旧志书而言,第一届社会主义新方志在形式、内容方面都有很大发展,在志书编纂的思想原则以及志书功用定位上,更有
6、质的飞跃。但是,正如铁映同志所言,第一届志书“问题总是有的,这有历史的客观的原因。”铁映同志没有说出的后半句话,大概就是“也有现实的主观的原因”了,所以,在第二届志书编纂中,仍有很多需要革弊兴利、继续创新的事儿可做,包括志书的形式、记述的内容、提供利用的服务性能等等。当然,大胆创新是在借鉴继承基础上的创新、而不是标新立异,要在不违背修志的基本原则、不失志书基本特征之前提下进行创新,否则,不遵循理论、一味地标新立异,就会失去志书这一中国所独特的文体。四、宜吃透资料、忌不求甚解 在志书编纂过程中,我们会接触到大量的、繁冗
7、的、来自方方面面的资料,对这些资料,一定要深入探索、仔细研究、吃透资料。对第一手资料,要结合编纂的具体篇目,分清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哪些是直接资料、哪些是间接的佐证性资料,哪些是必用的、哪些是需要消化吸收的,哪些是完善、成熟的,哪些是有待进一步丰富的,还需要继续收集、补充哪些内容。对第二手资料,要弄清其来龙去脉,可信可用程度如何;需要进一步补充的,可以从哪些渠道得到,又如何去考辨它的真伪、确定它的价值。在充分吃透各种资料之后,才能决定如何使用它们,如何谋篇布局,如何安排资料,如何把握详略。五、宜不耻下问、忌不懂
8、装懂 任何一个编纂者都不是活的百科全书,都不会全面掌握所有领域、行业的种种知识,所以,在编纂过程中,遇到不懂的事物、不了解的知识点,是完全正常的,是可以理解也完全允许的事。但是,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一定要不耻下问,尽最大可能地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当然,我们并不是为了做这方面的专家,而是为了对记述的内容有一个初步认识,起码知道自己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