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肌痛综合征

纤维肌痛综合征

ID:34008154

大小:50.3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3

纤维肌痛综合征_第1页
纤维肌痛综合征_第2页
纤维肌痛综合征_第3页
纤维肌痛综合征_第4页
纤维肌痛综合征_第5页
资源描述:

《纤维肌痛综合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纤维肌痛综合征此词条由挂号网提供专业内容并参与编辑,经中国健康教育卫生中心/卫生部新闻宣传中心专家审核。纤维肌痛综合征(fibromyalgiasyndrome,FS)是一种非关节性风湿病,临床表现为肌肉骨骼系统多处疼痛与发僵,并在特殊部位有压痛点。纤维肌痛综合征可继发于外伤,各种风湿病,如骨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及各种非风湿病(如甲状腺功能低下、恶性肿瘤)等。本病属中医痹证、行痹、肌痹、腰腿痛范畴。目录1症状体征2用药治疗3饮食保健4预防护理5病理病因6疾病诊断7检查方法8并发症9预后10发病机制展开1症状体征  纤维肌痛综合征多见于女性,最常见的发病年龄为25~45

2、岁。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但主要有下述4组症状。  1.主要症状全身广泛性疼痛和广泛存在的压痛点是所有纤维肌痛综合征病人都具有的症状。疼痛遍布全身各处,尤以中轴骨骼(颈、胸椎、下背部)及肩胛带、骨盆带等处为常见。其他常见部位依次为膝、手、肘、踝、足、上背、中背、腕、臀部、大腿和小腿。大部分病人将这种疼痛描写为刺痛,痛得令人心烦意乱。病人常自述关节痛,但细问则答称关节、肌肉甚至皮肤都痛。  另一个所有病人都具有的症状为广泛存在的压痛点,这些压痛点存在于肌腱、肌肉及其他组织中,往往呈对称性分布。在压痛点部位,病人与正常人对“按压”的反应不同,但在其他部位则无区别。以测痛计测量

3、,低于正常人的压力,即可引出压痛。  2.特征性症状这一组症状包括睡眠障碍、疲劳及晨僵。约90%的病人有睡眠障碍,表现为失眠、易醒、多梦、精神不振。50%~90%的病人有疲劳感,约一半病人疲劳症状较严重,晨僵见于76%~91%的病人,其严重程度与睡眠及疾病活动性有关。  3.常见症状这一组症状中最常见的是麻木和肿胀。病人常诉关节、关节周围肿胀,但无客观体征。其次为头痛、肠激惹综合征。头痛可分偏头痛或非偏头痛性头痛,后者是一种在枕区或整个头部的压迫性钝痛。心理异常包括抑郁和焦虑也比较常见。此外,病人劳动能力下降,约1/3的病人需改换工种,少部分人不能坚持日常工作。以上症状

4、常因天气潮冷、精神紧张、过度劳累而加重。  4.混合症状原发性纤维肌痛综合征很少见大部分纤维肌痛综合征病人都同时患有某种风湿病。这时临床症状即为两者症状的交织与重叠。2用药治疗  纤维肌痛综合征是一种特发性疾病,其病理生理至今不明,因此对它的治疗方法也不多。目前的治疗主要致力于改善睡眠状态、减低痛觉感受器的敏感性、改善肌肉血流等。  1.西医治疗  (1)消除症状加重的诱因,下列因素与本病加重有关,应严格控制:  ①寒冷、潮湿环境。  ②躯体或精神疲劳。  ③睡眠不佳。  ④体力活动过度抑或过少。  ⑤焦虑与紧张。  (2)药物治疗:  ①阿米替林:该药是一种抗抑郁药,

5、睡前口服25~50mg,对疼痛、失眠、晨僵有明显改善,其作用机理是改善5-羟色胺的缺乏,有明显焦虑者可并用艾司唑仑(舒乐安定)1mg,3次/d,口服。阿米替林的副作用可有口干、便秘、视力模糊、尿潴留、眼压升高、心动过速等,因此有严重心脏病、青光眼、前列腺肥大、尿潴留者禁用。  ②环苯扎林(胺苯环庚烯):此药对FS患者肌痛、失眠有一定疗效,每天口服10~40mg。  ③氯丙嗪:25mg睡前服,可改善睡眠,减轻肌痛及肌压痛。重者还要用三氟拉嗪1~2mg,睡前服。  (3)非药物治疗及其他治疗:文献报道,心血管适应训练(cardiovascularfitnesstrainin

6、g)及肌电图生物反馈训练(EMC-biofeedbacktraining)有一定疗效。  心理治疗:本病多见于青壮年女性,有明显的神经精神症状,如头痛、失眠、心烦焦虑等,因此在发病及临床表现中都有明显的心理障碍,医生应耐心解释、指导,注意心理治疗。  其他治疗:如局部交感神经阻断、痛点封闭、经皮神经刺激、干扰电刺激、针灸、推拿、磁疗、综合电磁热治疗、远红外旋磁仪治疗等均可试用。这些治疗的疗效和机制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2.中医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属中医痹病范畴。中医中药治疗FS施行安神养血。疏筋通络,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以解除患者的疼痛及睡眠障碍。  本病常有头痛失眠、心

7、烦易怒、身痛无定处、两胁胀痛等肝郁气滞表现,选柴胡舒肝散加减或六郁丸方加减,常用中药:制香附、醋柴胡、杭白芍、全当归、延胡索、郁金、炒枳壳、川芎、苍术、栀子、合欢花、夜交藤、炒枣仁、炙甘草。若身痛如刺。固定不移,夜间痛重,舌质暗红有淤血或瘀斑等血淤证为主者可选用逐瘀汤或血府逐瘀汤加减,常用中药:丹参、赤芍、牛膝、地龙、羌活、秦艽、香附、桃仁、红花、炒灵脂、没药、延胡索、川楝子。  3.护理  (1)避免症状加重的因素:如避免寒冷潮湿,躯体和神经疲劳,不能复原的睡眠、体力活动过度或过少。  (2)树立战胜病痛的信心,保持平衡心理,克服焦虑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