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3167171
大小:3.44 MB
页数:74页
时间:2018-07-21
《古洁若-纤维肌痛综合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风湿科古洁若2011年4月纤维肌痛综合征(fibromyalgiasyndrome,FMS)目录1234概述病因及发病机制诊断与鉴别诊断纤维肌痛综合征治疗历史1500年欧洲有文献记载1904年Gowers描述全身痛为纤维组织炎1976出现文献描述纤维肌痛综合征1981年首先报道第一个有关压痛和症状的临床试验1990年美国风湿学会公布诊断标准1994年Dr.Russell发现CSF中P物质升高3倍FDA于2007年批准pregabalin,2008年duloxetine2009年milnacipran治疗FMS2010年ACR制定新的诊断标准——InaniciF,Yunus
2、M.CurrentPainHeadacheRep.2004;8:369-378.涵义非关节性风湿病表现为肌肉骨骼系统多处疼痛与发僵特定部位有压痛点主观症状为主缺乏特异性、客观指标“认知-行为假说”:是患者对自己所虚拟的躯体疾病一系列心理反应,而不存在躯体器质性异常国外非常重视此病目前我国对纤维肌痛综合征的认知程度较低一项来自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对目前我国风湿病专科医师对纤维肌痛综合征(FMS)认知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仅约1/3的医师知道1990年ACR制定的FM诊断标准,其他如治疗、发病机理等方面的知晓率更低我国风湿科医生对FM的认知程度显著低于英国及东南亚国家显示出我国医师了解FM的必要性第1
3、6届全国风湿病学学术年会.2011.6.15-171995-2009年论文一览病种SLERAOAPRFMS国外作者24770570582194313065660国内作者-外文60572831538国内作者-中文1315318658566556154流行病学美国人群患病率2%,女性3.4%、男性0.5%大约有500万人1,中国缺乏流行病学资料:人群发病率高2%到4%2-5,北京协和门诊0.5%多见于女性,占70-90%:女性3.4%,男性0.5%,女性是男性的6倍2-5发病年龄30至55岁2-5大约一半的病人在身体或精神创伤或流感样疾病后出现6-8ACRFibromyalgiafactshee
4、twww.rheumatology.org.Accessed3/17/2009.GoldenbergDL.JAMA.1987;257:2782-2787.GoldenbergDL.ArchInternMed.1999;159:777-785.WeirPT,etal.JClinRheumatol.2006;12:124-128.MeaseP,etal.JRheumatol.2007;34:1415-1425.AbelesAM,etal.AnnInternMed.2007;146:726-734.YunusMB.SeminArthritisRheum.2007;36:339-356.Golden
5、bergDL.ArthritisRheum.1993;36:1489-1492纤维肌痛综合征发病率高,应引起重视FMS在临床上较常见,在美国,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风湿科门诊中该病所占比率高达15.17%,仅次于骨关节炎1国内目前尚无确切的流行病学统计资料1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纤维肌痛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1;15(8):559-561PerrotS,etal.BMCMusculoskeletDisord.2011Oct7;12:224FMS患者所占的比例(%)普通门诊住院风湿科2-6%5-8%14-20%据统计,FMS患者主要就诊于风湿科2目录1234概述病因
6、及发病机制诊断与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治疗病因—不明确既不是肌肉性疾病,也不是免疫紊乱1,2可能是疼痛调节的紊乱3,4多种假说:—神经递质分泌异常—睡眠障碍—免疫紊乱—心理因素—遗传因素1.NishikaiM,etal.Rheumatology(Oxford).2001;40:806-810.2.BazzichiL,etal.ClinExpRheumatol.2007;25:225-230.3.AbelesAM,etal.AnnInternMed.2007;146:726-734.4.MeeusM,NijsJ.ClinRheumatol.2007;26:465-473.多种因素导致纤维肌痛纤维肌
7、痛楚万忠,纤维肌痛综合征.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7:(15)11纤维肌痛发病机理中枢神经系统异常神经内分泌和应激反应异常免疫紊乱全身性的广泛疼痛压痛点处,患者对各种刺激反应均较敏感P物质浓度高5一HT减少白介素-2(IL-2)、α干扰素水平升高CD4+、CD4+/CD8+比值升高发病机制1.黄宇光,神经病理性疼痛临床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368-3692.楚万忠,纤维肌痛综合征.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