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3995469
大小:53.3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3
《关于完善开发区投融资平台机制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关于完善开发区投融资平台机制的思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是指由地方政府及其部门和机构等通过财政拨款或注入土地、股权等资产设立,承担政府投资项目融资功能,并拥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由于财权事权的不匹配使地方政府在平衡财政收支上捉襟见肘,为了筹集建设资金,弥补财政支出的缺口,地方政府纷纷“广开财路”,进行多元化融资。其中地方政府通过平台公司进行融资这一模式因其在整合资源,盘活资产,获取软贷款等方面的优势,迅速发展成为地方政府主要的融资工具。随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数量和融资规模的飞速发展,急剧膨胀
2、的负债规模和高企的负债率等风险逐渐显现,据统计截至2010年6月,全国各级政府融资平台有8000多家,贷款余额达7.66万亿元。如何完善地方政府融资管理的机制体制,理顺企业与政府的关系,有效化解融资平台积累的风险,实现开发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为此,我们建议:一、夯实融资平台自身运营基础1、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融资平台需构建“产权清晰、权责统一、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科学管理”的法人治理结构,融资平台是独立法人,应该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工作人员要实行企业化管理,
3、不得保留双重身份,逐步使融资平台由事业法人向公司制法人转型,增强平台公司独立承担民事经济和经营能力的责任。未来融资平台将会进行渐进式地调整、改造,在条件成熟的时候摆脱政府背景,变成相对独立、市场化企业,真正确立其市场主体地位,更好地履行城市资产管理者角色。2、优化做实内部管理基础工作。充分考虑融资平台未来的职能定位、业务板块等,设置合理的组织架构及授权体系,并清晰部门职能、岗位职责分工等,做实融资平台的内部管理架构,提高运营效率。同时,针对集团化运营的融资平台,应结合平台的职能定位、业务发展规划等,对下属“参股、
4、控股”公司进行系统梳理并分类,有针对性地设计“管控模式”,充分激活各关联公司的发展动力。二、拓宽投融资平台业务合作范围1、投融资平台公司的运作在体现国有资本性质的同时,允许民间投资、海外资本多渠道进入,实行混合所有制模式,通过拉动社会资本投入,鼓励居民参与地方投资建设。要积极拓宽融资渠道,探索并完善BOT、TOT、PPP等创新的项目融资方式,研究开展融资平台贷款的证券化、债券化工作,利用2A级信用平台的优势,适时通过银行投行业务、证券公司发行短融、中票、以及企业债券等等融资工具,分散和防范投融资平台贷款的信用风险
5、,优化企业融资结构,降低融资成本。2、投融资平台公司要进行市场化、实体化运营。作为城市运营商、公共服务提供者和国有资产管理者,融资平台将履行政府赋予的三大职能:一是城市运营商,即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对包括城市基础设施(如道路、桥梁等)、城市资源性资产(主要是城市土地)和城市无形资产(如广场、道路冠名权)在内的城市资产,开展多种形式的经营管理活动,实现城市建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二是公共服务提供者,即在城市公共服务供应领域里,以提供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为目标,充分经营和利用城市基础设施,发挥
6、融资平台公共产品提供者和公共服务提供者的作用;三是国有资产管理者,即按照国家调控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要求,积极引导政府投资的方向,履行政府投资导向的职能,同时,对于已经授权履行股权管理职能的企业,包括控股、参股的企业实施股权管理,规范企业经营,提高投资效益,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三、清理优化投融资平台融资渠道要引入市场机制,充分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本或外资,使投资主体从单一向多元化转变,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投资格局。优化贷款结构,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做到长期、中期和短期相兼并进。开展资产经营权转让、收益权
7、转让等融资方式,盘活存量资产,多渠道筹集资金。巩固商业银行融资主渠道,争取国家政策性银行的贷款,降低融资成本。探索存量负债由单一的银行贷款向贷款证券化、信托理财、债转股等方向转变,对原来的存量负债进行清理,对债务结构清晰并且有稳定还贷来源的负债,可以优先考虑实行资产证券化。充分调动其他资本的积极性,要从单纯的政府性融资建设向央企、民企投资建设转变,将有些重大项目交给央企和民企来实施,减少中间环节,降低融资成本,逐步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宽领域的融资体制机制。四、深化投融资平台队伍建设1、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一
8、是建立和完善以公司为主体的用人机制。改革投融资平台公司领导层选拔任用机制,建立一级公司领导班子成员选拔制度,经组织人事部门考察后,由党工委管委会进行决策任命;二级公司班子成员逐步过渡到由一级公司自行考察任命,真正形成一级管一级的人事格局。二是强化专业人才的培养、引进和管理。逐步淡化人员编制概念,实现企业自主用工,扩大社会公开招聘范围,引进专业经营管理人才和投融资人才,提高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