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姑仙坛记》临习指导

《麻姑仙坛记》临习指导

ID:33989799

大小:355.02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3-03

《麻姑仙坛记》临习指导_第1页
《麻姑仙坛记》临习指导_第2页
《麻姑仙坛记》临习指导_第3页
《麻姑仙坛记》临习指导_第4页
《麻姑仙坛记》临习指导_第5页
资源描述:

《《麻姑仙坛记》临习指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一、颜真卿与《麻姑仙坛记》颜真卿(709—785)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四安)人。曾做平原A守,世称“颜平原”,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故乂称“颜太师”、“颜鲁公”。颜真卿家学渊源,其五世祖颜Z推是北齐的著名学者,著有《颜氏家训》。据载,颜真卿的卩法受姻亲殷氏影响较大,又吸取褚遂良和张旭的笔法,也与怀素讨论过用笔的诀窍。屮年以后,他终于突破初唐四家”瘦硬书风的窠臼,集众家之长,出绳墨之外,创造出一种筋肉丰满、骨骼雄健的新书体,后人称Z为“颜体”。其帖点画厚重饱满,结体宽博端正,章法茂密丰实,体现出豪边雄强、庄重挺拔的艺术风格。北宋朱长文在《续书断》屮把颜真卿书尊为“神品

2、”,并说:“其发于笔翰,则刚毅雄特,体严法备,如忠臣义士,正色立朝,临大节而不可夺也。”7UU赵《麻姑仙坛记》全称《有唐抚州南城县麻姑山仙坛记》,是颜真卿楷书的代表作。该碑立于唐大历六年(公元771年),后遭雷电毁佚,有原拓影印本行世。碑文苍劲古朴,骨力挺拔,线条粗细变化趋于平缓,笔価少波折,用笔时出“蚕头燕尾”,多冇篆籀笔意。其结体因线条厚重,为了在字的中宫留出余白,以避免壅塞,不得不竭力向四周扩张,外拓的写法被推向极致。后来的《颜家庙碑》浑厚过Z,但宽博、端庄、刚毅、沉雄有所不及。《麻姑仙坛记》是中国书法史上的典范之作,是我们学习楷书的优秀范本之-。二、《麻姑仙坛记》的笔画特征

3、颜真卿书法作品众多,风格多样,绝少雷同,但总体上都表现出雄厚、庄重、郁勃的风貌。《麻姑仙坛记》的用笔以篆法入楷,骨力挺拔,起笔、收笔多藏头护尾,精力内蕴,含而不露。下面将具体分析各种笔画的特征,以便进一步帮助人家临写。被第經1.点画的特征点是构成汉字的一种重要笔画,许多笔画都是由点而出,由点而收。点在“永字八法”屮叫做“侧”,因笔锋顾左瞰右,审其势而侧Z,故称Z“侧”。王羲Z云:“倘一点失所,若美入之病一目;一曲失节,如壮士之折一眩。”积点成画,积画成字,积字成篇,由是可见,要学好书法,就必须先把点学好。《麻姑仙坛记》屮点画写法多变,形态上有方、圆、长、横、斜、挑诸多种类,但每画无

4、不落笔峻劲,呼应庄和。右侧点是该碑中用得最多的一种,如左图中“字”字上点。这种点画状如瓜了,上光下圆,如欲滴Z露,富有张力美。有吋,该点略微弯曲,以显柔劲Z姿。左侧点是该碑屮独具特色的一种点M,-K位置与右侧点一样,距离字屮心较远,充分体现了颜字内松外紧的特点。如左图中“少”字左点。《麻姑仙坛记》中的点变化多样,如左图中“被”字首点以短横来替代,嘛”字上点则变为竖点,“亦”字左下点变为挑点。即使是同样的曾头点,在该碑中也是变化无穷,如左图中“弟”字上两点写成“八”字状,这是颜字的通用写法,该碑也不例外;但“并”字上两点却写成了两小撇,一出锋锐一出锋钝;到了“美”字,则又变化成“羊首

5、法”,这是借鉴篆法的写法,使字更显生动。当有三点在一起时,它乂用三小直并列來代替,如左图中“经咛左下三点;而该字的右部儿点则以行书笔意将上下两点连写,使整个字显得非常灵动。《麻姑仙坛记》中的点画还冇许多不同的写法,临写时一定要仔细观察,注意归纳。2.横画的特征横画在“永字八法”屮称“勒”,它主要起字的骨架作用。南宋姜夔云:“横肓.曲者,字之体骨。”王羲之对横画的写法也有这样的论述:“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平,此不是书,但得其点画耳。”《麻姑仙坛记》中的横画,均取斜势,左低右高,但角度不大,起笔处多见方笔,收笔时则以圆笔藏锋为主。其横画并无《勤礼碑》那样强烈的粗细对比

6、,而以相近的笔画精心排列,显得沉稳、端庄。如果有几个横也并列一字中,也无《勤礼碑》屮左尖、右尖之变化,一任粗细如一,更显挺拔雄健、古朴凝重。该碑中横画的变化多见于行笔过程中,书写时,笔锋稍冇抖动,不是一滑而过、平铺直叙,需略带些“屋漏痕”Z意。其粗细变化英测,韵味无穷,忽而左边粗,忽而右边粗,忽而小间粗,运笔熟屮带生。多横的字,其横画上卜•间距均匀,左右参差不齐,长短配合,在变化中体现生动口然。右图中,“十”字长横用分法行笔,笔毫平铺,万毫齐力,故笔画显得很精劲:“手”字下横起笔璽而粗,收笔圆而较轻,与中间煎横形成明显对比;而“言”字和“王”字,其横画较多,但它们却极尽变化,无一笔

7、雷同,兼川篆籀、古隶笔法人楷,故具笔画显得质重遒厚。总的來说,《麻姑仙坛记》屮横画的起笔较慢,在运笔时速度比起笔适当快些,以便产生力度,藏锋收笔稍慢,以避轻飘板滞。这些都是在临写该碑时要注意的问题。3.竖呦的特征竖画在汉字结构中起支柱作用。古人云:“竖如万岁枯藤。”因此,竖在结字中占重要位置。《麻姑仙坛记》屮的竖画,由于所处的部位不同,因此笔法、笔势也不尽相同:如处于字的左边,则向左弯曲;如处于字的右边,则一般向右弯曲,以収得外拓Z势。如右图中“山”字的竖画微向左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