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探究的课堂运用

情境探究的课堂运用

ID:33984013

大小:53.8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03-03

情境探究的课堂运用_第1页
情境探究的课堂运用_第2页
资源描述:

《情境探究的课堂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情境探究的课堂运用皮亚杰指出:“教师不应企图将知识硬塞给学生,而应该找出能引起学生兴趣,刺激学生的材料,然后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从心理学角度看,学生的学习过程也是一个将外部刺激内化为主体感受的心理体验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教师能通过深入挖掘教材,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必然能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使他们在体验的过程中不断强化主体感受;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及意志、情感,促进其思维、创造能力的发展。故而教学情境作为一种通过选择、创造建构的“微环境”,学生所要学习的知识不但存在于其中,而且得以在其中运用。一、运用流程◆呈现情境,导入新课。◆呈现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指向学习目标1:

2、呈现情景,提出或生成问题——活动探究——发言交流——总结评价——拓展迁移——指向学习目标2:呈现情景,提出或生成问题——活动探究——发言交流——总结评价——拓展迁移——指向学习目标3:……◆引导学生对本堂课的学习进行反思小结,质疑提问。二、应用策略采用情境探究型课型,有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有效落实新课程所要求的三维目标,需注意以下问题:1.趣味性原则夸美纽斯说:“课堂应是快乐的场所。”有研究表明,80%的学习困难与过重压力有关,而解除这些压力,往往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和创造潜能的开发。当我们处于轻松愉快的状态时,视觉、味觉、嗅觉、听觉和触觉都会更灵敏,记忆力会大大增强,联

3、想也会更加丰富。在这样的状态下,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学习潜能会得到更大发挥。所以遵循趣味性原则创设时政、FLASH、影像、音乐、故事、漫画、诗文、成语、典故等“趣味”情境能让课堂变得“动听”万分,为学生营造愉悦轻松的成长环境。2.可接受性原则心理学研究表明:当需要接受的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保持在适当的范围内时,个体才会以愉快的心态去接受;一旦超过这个限度,人们的心情会变得烦躁不安,思维会发生混乱。所以,教学情境的设计要考虑学生是否能接受,要设计好合适的“路径”和“台阶”,便于学生将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迁移到新情境中来解决问题,从而真正达到激励学生学习的目的。3.发展性原则建构主义创始人之一维果茨

4、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理论,他把“最近发展区”界定为“儿童现有的独立解决问题的水平”和“通过成人或更有经验的同伴的帮助而能达到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区域。据此情境创设不仅要针对学生发展的现有水平,更要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情境中包含一定份额的已知和一定份额的未知,将新的教学内容与学生原有知识有机联系,自然融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活跃思维,有效实现知识迁移,使学生在知识水平提高的同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提升,即在更高层次上实现“新的平衡”。4.相关性原则教学情境和教学内容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教学情境是教学内容的物质载体。教学内容是依据,是出发点,是归宿,教学情境是为教学内容服

5、务的,所以创设教学情境要遵循科学性与相关性原则,而不能随心所欲,任意发挥。如果想到哪讲到哪,想到什么讲到什么,或者只考虑“这个故事很有意思,学生会对它感兴趣”“搞一个这样的活动,一定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丝毫不顾及教学内容本身的特点和要求,不顾及所创设的情境与教学内容的相关性,那么,这无异于舍本逐末,丝毫也不能发挥教学情境对教学内容的表现、表达作用了。5.适度性原则俗话说物极必反,情境创设同样如此。当情境创设超过一定限度,事与愿违的结果就也不可避免了。有时,教师会没有很好地从教学内容的实际出发,没有考虑其必要性和可行性,为创设而创设,甚至喧宾夺主,那么课堂热闹是热闹了,学生开心也开心了,但在

6、这“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热闹背后,到底又给学生留下多少空间自己独立思考呢?6.思辨性与发散性原则新课程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能够运用全面的,发展的,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即思维具有思辨性;能从不同途径,不同角度去探索多种可能性,多种答案即思维具有发散性,;他们都是创新能力的一种反映。所以在创设教学情境时要遵循思辨性与发散性原则,注重通过拓宽情境打开学生思路,寻求多种答案,从而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多角度思维的创新思维方式和创新思维能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