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应用型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地方应用型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ID:33982216

大小:2.14 MB

页数:73页

时间:2019-03-03

上传者:U-24835
地方应用型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_第1页
地方应用型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_第2页
地方应用型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_第3页
地方应用型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_第4页
地方应用型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方应用型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分类号密级UDC编号地方应用型高校学位论文绩效评价指地方应用型高校绩效评价指标标体系的体系的研究研究章大为指导教师姓名成建平副研究员申请学位级别硕士南专业名称行政管理京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工业论文提交日期2012年6月大学2012年6月 学号:292120401070论文答辩日期:2012年5月27日指导教师:(签字) TheconstructionofperformanceevaluationindexsystemforlocalApplieduniversityDissertationSubmittedtoNanjingUniversityofTechnologyinpartialfulfillmentoftherequirementsforthedegreeofMaster(Doctor)ofManagementByZhangDaweiSupervisor:Prof.ChengJianpingMay.2012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南京工业高校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研究生签名:日期:学位论文的使用声明□1、南京工业高校、国家图书馆、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权保留本人所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并通过网络向社会提供信息服务。论文的公布(包括刊登)授权南京工业高校研究生部办理。(打钩生效)□2、本论文已经通过保密申请,请保留三年后按照第一项公开(打钩生效)□3、本论文已经通过校军工保密申请,不予公开(打钩生效)研究生签名:导师签名:日期:日期: 硕士学位论文毕业论文题目:地方应用型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行政管理专业09级研究生姓名:章大为指导教师(姓名、职称):成建平副研究员中文摘要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我国高校的发展存在着诸多问题,高校盲目攀比、升格,追求“综合化”,政府政策及财政投入的不均衡,以及社会评价体系的缺失,排名体系的混乱等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合理优化配置,给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2005年以来,教育部对高校本科教学评估受到各校高度重视,其指标设计是一个航标,但由于没有体现分类评价、分类指导原则,用一套指标体系来衡量和评价所有的高校,只能导致趋同化“争上游”的结局。其实,各类、各层次的高校中都有不乏办学有特色和比较优秀的,客观评价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校的优秀水平应当有所不同。如何提高高校的办学效益,使国家及地方财政投入向低投入、高产出的学校倾斜,采用可计量的绩效评价标准实现教育投入公平,是我国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为减少和避免这种缺乏正确的投入产出观,在办学定位上盲目追求扩张升格,不考虑办学绩效,忽视资源利用效率的现象,2010年7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高校要“改进管理模式,引入竞争机制,实行绩效评价,进行动态管理。”本文以我国地方应用型高校为研究对象,拟为该类高校初步设计一套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文章首先对我国现有的高校排行指标体系进行简述,分析了排名指标体系存在的不足和经验启示。针对国内外高校绩效评价的现状,运用有关理论分析方法提出不同类型高校要根据自身定位和特点,分类指导,优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文章还对高校的分类定位评价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概括了我国地方应用型高校在我国高校群中的定位,然后提出了地方应用型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目标和原则。最后结合地方应用型高校的特点,首先从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I 中文摘要究,服务社会的职能出发,将指标的内容归为三大类。其次,按照绩效理论的关键事件法,从投入-运行-产出的过程上选取指标。最终初步构建了一套地方应用型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关键词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分类;地方应用型高校II 硕士学位论文THESIS:TheconstructionofperformanceevaluationindexsystemforlocalApplieduniversitySPECIALIZATION:AdministrationManagementM.A.CANDIDATE:ZhangDaweiMENTOR:Prof.ChengJianpingABSTRACTWiththepopularizationofthehighereducation,Atpresent,therearealotofproblemsintheuniversitiesclassification,suchastheblindcompetition,upgradedandpursuitofintergration,theunbalancedpoliciesandfinancialinputofgovernment,thelackofsocialevaluationsystem,theconfusionoftherankingsystem,andsoon.TheseproblemsaffectedtheoptimalallocationofChina'shighereducationresourcesseriously,andbroughtmanynegativeeffectstothedevelopmentofhighereducationinourcountry.Since2005,theministryofeducationtakesahighattentionbytheevaluationofcollegeteaching.Theindexdesignisabeacons,butwithnoembodiesclassifiedevaluation,classificationguidingprinciple,Withasetofindexsystemtomeasureandevaluationofalluniversity,canonlyleadtosimilar"contendforupstream"ending.Infact,theremustbemanycharacteristicschoolwhicharerunninggoodinallkindsandalllevelsofcolleges.Anobjectiveevaluationofdifferenttypes,differentlevelsschoolofexcellencelevelshouldbedifferent.Howtoimprovetheuniversityteachingefficiency,Makethecountryandlocalfinancialinvestmenttolowinputandhighyieldschool.Usingameasurementoftheperformanceevaluationstandardtomakeitfairlyabouteducationinputisamajorissueintoday’shighereducationinChina.Forthatwecanreduceandavoidthephenomenonthatlackofcorrectinputandoutputviewandonblindpursueexpansionupgraded,anddon'tconsiderrunningperformanceandIgnoreresourcesuseefficiency.InJuly2010,"issuedbythenationallong-termeducationreformanddevelopmentplanfor(2010-2020)"sayclearlythatUniversitiesneedsto"improvemanagementmode,introducingcompetitionmechanism,performanceevaluation,thedynamicmanagement."III AbstractTakinganexampleofthelocalappliedcollegeofourcountry.Thispapermakesasetofpreliminarydesignofperformanceevaluationindexsystemforlocalappliedcollege.Atthebeginning,thisarticlemakesabrieflyresumetoourcountry'sexistingcollegerankingindexsystem,andanalyzesthedefectsoftherankingindexsystematthesametimealsogettingtheexperienceandenlightenment.Andthenanalysesthepresentsituationofdomesticandforeignuniversitiesandcolleges'performanceevaluation,usingtheoreticalanalysismethodandwiththeClassificationguidanceandaccordingtothevarietyofcolleges’anduniversities'characteristics,tooptimizeperformanceevaluationindexsystem.Thearticlealsoanalysestherelationshipaboutclassification,orientation,andevaluationofcollegeandthenputforwardthepurposeofdesignandprincipleforappliedcollegeperformanceevaluationsystem.Finally,combiningwiththecharacteristicsoflocalappliedcollege,firstfromthe3functionofouruniversity"talentstraining,scientificresearch,societyservice".Thecontentoftheindexhavebedividedinto3categories.Second,accordingtoperformancetheory,fromprocessof"investment,operation,output"toselectindex.Finally,thisarticlebuildapreliminaryperfectperformanceevaluationindexbodyforappliedcollege.Keywords:Collegeperformanceevaluation;Theindexsystem;Classification;LocalapplieduniversityIV 硕士学位论文目录中文摘要.................................................IABSTRACT...............................................III目录.....................................................V图表目录...............................................VII绪论....................................................1第一节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1一、选题背景...................................................................................................................1二、研究意义...................................................................................................................3第二节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和思路.......................................................................................4一、研究方法...................................................................................................................4二、研究思路...................................................................................................................5第一章国内外高校评价相关文献综述........................6第一节国内外高校评价的相关文献综述...........................................................................6一、相关的概念...............................................................................................................6二、国外高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7三、我国高校绩效评价指标的相关研究.....................................................................10第二节关于高校绩效评价的相关理论...............................................................................11一、组织绩效评价理论.................................................................................................11二、能级理论.................................................................................................................12第二章国内外高校评价指标的研究与分析...................14第一节国内外高校排行评价指标的现状...........................................................................14一、广院的《中国大学评价》指标体系.....................................................................14二、中国校友会网的大学排行榜评价指标体系.........................................................16三、2011年网大中国大学排行榜指标体系................................................................17四、2010-2011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大学排名评价指标体系......................18五、国内外高校排行评价指标体系的经验启示.........................................................20第二节国内外高校绩效评价的研究...................................................................................22一、美国高校绩效拨款指标体系.................................................................................22V 目录二、英国高等教育绩效评价简述.................................................................................23三、高校绩效评价指标的分类.....................................................................................24四、中央教育研究所《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26第三节国内外高校绩效评价差异化的启示.......................................................................28一、我国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要解决不同类型高校的评价问题.........................28二、高校绩效评价体系要解决高校规模和质量的问题.............................................29第三章地方应用型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30第一节我国地方应用型高校绩效评价的理论分析...........................................................30一、组织绩效评价理论.................................................................................................30二、能级理论分析.........................................................................................................32第一节地方应用型高校办学定位.......................................................................................34一、高校分类与高校绩效评价的内在关系.................................................................35二、美国的高等院校分类划分方式.............................................................................36三、我国目前的高等院校分类方式.............................................................................36四、地方应用型高校定位.............................................................................................38第二节绩效评价指标设计的目的、原则.........................................................................39一、地方应用型高校绩效评价指标设计的目的.........................................................39二、地方应用型高校绩效评价指标设计的原则.........................................................42第三节地方应用型高校绩效评价指标设计.......................................................................43一、地方应用型高校绩效评价指标分类依据.............................................................44二、地方应用型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47结语与期望..............................................51一、对我国高校绩效评价研究的期望.........................................................................51二、研究的创新与不足.................................................................................................51参考文献................................................53附录A..................................................57致谢....................................................60附录B..................................................61VI 硕士学位论文图表目录表2.1广东省管理科学研究院的中国高校评价指标体系...................................15表2.2中国校友会网2011中国高校排行榜评价指标体系………...…...………16表2.3网大2011年高校综合排名指标体系…………………….……………...…..17表2.42010-2011年《美新》高校排名评价指标体系……………................…..19表2.5田纳西州绩效拨款标准(2000-2005)……………………...……………...23表2.6泰勒等人改进后的39项评价指标…………………………………………..25表2.7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27表3.1中国高等学校类型划分及主要特征…………………………………………37图3.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级教育分类示意图……………………...……………….38表3.2拟定的地方应用型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48VII 硕士学位论文绪论第一节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一、选题背景截止到2010年,我国现有的高校总人数已经突破了3105万,凭借着26.5%的毛的入学率来向世人昭示高等教育在我国已经步入大众化的阶段。由2010年①的数据显示国内的生均教育事业经费较上年又大幅度提升,数值为9589.73元,处在最高和最低两个极端的高校获得经费额分别为34546.43元和4276.64元,两者相比之下居然超过了八倍的差距。通过观察分析2010年的教育统计数据,我国拥有的高等教育机构已上升到了2723所,较之上年相比,又多出了三十四所。在高等教育大步跨越向前的同时,也面临着各类高校发展非均衡的问题,各种浮躁的风气在全国各地区的高校中蔓延开来。过大的反差与失衡误导了许多的高校追求大而全的发展途径,其实这些过激的做法都是高校为了将来能够会获得更多的教育经费。任何一个高校都应该有其各自准确的定位,由于历史的沿袭各高校在办学方向和办学宗旨以及在校园文化等方面都或多或少的有些许区别,如今的高校评价导向下生成的结果也逃脱不了以点盖面的缺陷。现在为止,我国教育主管部门都没有研制出一套官方性质的并且按分类思想为指导的相对合理的高校评价指标体系。凭借每所高校已有的基数来简单的做的绝对评价,把高校投入或产出的总量用来作为评价的最终依据没有说服力,因为总量不变的情况可能是因为投入多、产出少或者产出多、投入少总量加和却不变带来的结果。长期以这样的绝对评价来指导高校的发展,短期内可能会促进高校在投入产出的某一方面加大力度短期发展一阵子。而且绝对评价它的自身的缺陷同样是很突出的,它的操作没有依据高校发展的定位和学校本身的条件和发展现状。所以未来的高校发展趋势大方向下,施行分类的绩效评价能够对高校绝对评价起到互补的作用。近些年各所高校都普遍重视教育部五年一度的本科教学评估,对所有高校使①周玲.2010年政府教育投入分析[M],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2),31 绪论用的评估指标体系相当于给高校在摸索发展道路上建构了一座指挥前进方向的灯塔,可是这样的本科评估几乎未表现出差异化指导的意识,用单一的指标体系来权衡和评价所有的高校,在短期内导致了所有参评高校“趋之若鹜”的发展乱象。以辨证的哲学观点思考,理所当然的要对各种层次的高等学校的评价要求应当根据学校主体的性质不同而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由我国的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前两年搞出的《中国高等学校绩效评价报告》来看,该机构对参与评价的七十二家迥异的高校进行了一次以绩效技术为手段的测评,最终的结果显示出所有参评的高等学校在新的手段方法下某些层面的绩效。这次评价作为评价客体,虽然各家都属于部属高校,但是其中按类和型来区别高校的性质的话,该评价指标体系只适用于部分研究型的大学,我国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高校都属于地方高校,如果僵硬的使用这套指标体系用于其他普通高校绩效评价会失去公平性。一些高校在获得经费后不重视经费的使用规划和管理,盲目的去乱投入、乱消费。甚至有的将专项经费变相的投入其他领域,造成经费用不到原有的目的中去,造成人为性浪费。每一所高等院校由于历史定性获得的专项拨款的数量都会不尽相同,高校会陷入怎么借口如何多争取经费的怪圈中,因此都来不及去合情合理分配资金的使用效果。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的发展框架下,社会发展的浮躁导致许多高校存在追求大而全的浮躁发展的现象,高校似乎都抛开应该坚持的认知意识,不去顾及资金使用的绩效,而且部分高校为了近期的跑步发展,忽视了在学校整体管理中合理配置既得资源的非理性的现象。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反而让高校形成“大而肿化”的发展曲径。在这种情况下假设以某类高校为例,要去关心某类高校的绩效的话,比如要将我国地方应用型高校品质做一个理性提升的,使纷杂的高校体系中让该类高校能够甘于自身的战略定位,走特色发展之路,就亟待出现与之匹配的分类的相对科学的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如何去操作?事实和经验证明凭借一种可计量的绩效评价的标准去把握和促进教育投资现象的公正性,让国家及地方的钱偏向于绩优的学校,如何全面均衡的提升高校的办学整体效益,这正是当前面临的而且需要真正化解的矛盾也是高等教育领域的重大课题。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背景下,最新由政府相关部门发出的一期《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内容中强调未来的高校要“改进管理模式,实行绩效评价”。以世界发展的眼光去观察高等教育,绩效评价早早的在许多的优先发达国家2 硕士学位论文中引入到了政府对高校的宏观管理中去了,国家和地方的政府可以灵活的将绩效评价的结果渗透到分配学校经费以及政策制定与发布执行中甚至用到了调控各高校战略定位管理的重要手段里面去。通过对高校的阶段性办学效益和高校各部门运行的效率方面进行测评,可以帮助高校厘清自己在高校之林中挤进的位置,找准办学定位;还可以帮助政府为宏观指导高校真正去实现高绩效的管理,将高校的办学效率进行一个质的飞跃的提升。所以非常有必要对我国的高校进行分类指导的绩效评价。二、研究意义任何组织都有绩效,虽然在绩效体系的内容和评价的指标和方法上有所区别,但是提高组织的绩效应该是每个组织追求的目标,高校也不会排除在外的。未来高校绩效评价绝对是日后既能满足高校又能满足教育主管部门的二元管理关系的新路径。国内外已经有很多关于用绩效技术的理论和方法来进行高校评价的研究。尤其是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研究比较成熟,取得的效果也比较显著。因此我们可以借鉴国外成功的绩效评价理论和方法,来指导和推动我国高等院校的绩效工作,正确引导高等院校的发展。本文正是从上述思路出发,旨在研究出以绩效技术为指导思想,以为了服务高校管理者为评价目的而构建的一套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作为一个刚涉及此类方向的研究生,因为时间、和掌握的实际理论知识和能力最重要的是相关资源的局限性,文章只是针对地方应用型高校进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研究。按照道理来讲,对大学进行评价的前提条件应该是同类比较的事物具有可比性,还有就是评价的方法要体现公平公正性,要进行评价就要先对评价对象进行适度分类,需要为不同层次的评价客体构建相对差异化的指标群。这也是体现出一种辩证的方法论。另外指标的选择既要关注时间的跨度,即过程性。高校的投入产出比跟应该受到重视,即要关注被评客体的效率和效益指标。这正是绩效技术的基本理念,利用绩效技术的理论与方法,对高等院校进行评价,恰好能从方法论上解决当前高等院校评价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地方应用型高校是占国内所有高校中很大一部分比重的高校类型,该类型高3 绪论校根据各地区发展的状况,配套的安排了与社会发展契合度较高相关的专业,努力发挥培养地方应用型人才的重要职能。针对地方应用型普通高等学校在三大职能上所要履行的要求来剖析该类型高校的产出特质,建议设计一套优化的具有普适性的为地方应用型高校量身定做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这不仅是政府教育经费宏观首次分配支出未来改革的需要,也是这类高校对社会和高校内部运行应该有所的交代,并且通过评价还可以有靶向性的去处理问题提升内部管理。通过对地方应用型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与构建,首先可以把绩效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范围得以拓宽,丰富绩效技术的实践。其次还可以使我国高等教育评价手段和理论的研究得到丰富,促进高等教育评价的内涵建设。同时还可以为目前的高校评价机构提供理论参考,为早日研制和不断完善高校绩效改进的评价指标体系做些基础工作。第二节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和思路一、研究方法(一)采用文献分析法首先是采用文献研究法,即通过数据库搜集前人专家学者已发表的相关文献的研究成果和通过网络查找关于我国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最新动态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相关政策和理论进行分析,充分满足研究所需的资料。(二)比较分析法通过对国内外现有的高校评价指标进行比较分析整理汇总,全面了解各方面情况、各方观点。指明地方应用型高校与其他层次高校的异同,进而表明分类评价指标的必要。最后抓住分类指导思想,带针对性目的地讨论并研制出一套为我国大部分区域中的地方应用型构建的具有普适性的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三)理论研究法本文运用能级理论和绩效技术理论,对应用型高校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分析,从高校的多个视角分析出发,系统的选取评价指标。4 硕士学位论文二、研究思路基本研究思路在收集大量研究资料的基础上,针对我国高等教育不同类型的高校分门别类,确定研究对象范畴,明确研究目标,明确研究内容,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前提下,先对相关概念和现有研究状况进行阐述,力图运用相关研究理论,对国内外高校绩效现状和研究成果进行评价和综述,对比国内外现有的评价指标体系,从投入-运行-产出系统观点下来选取此种类型高校的各类指标及要考虑实际的影响要素,考查的意义,指标数据的可采集性,来最终构建并完善本文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本研究中的研究对象具体为地方应用型高校,它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任务和目标的。在高校培养人才层次的金字塔模型中应该是处于高于高职院校培养实用技能型人才第三层之上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地方普通本科办学层次。结合应用型高校自身特点,对于此类高校进行绩效评价,本研究拟从高校的三大职能出发,就从办学效益和资源利用率两个方面入手考虑,设计出适用于地方应用型高校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以期为完善我国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高校的分类工作提供有力的借鉴。5 第一章国内外高校评价相关文献综述第一章国内外高校评价相关文献综述第一节国内外高校评价的相关文献综述一、相关的概念(一)绩效的概念仅从字面角度来看,顾名思义绩效代表成绩和成效。其中成绩意味的是阶段内取得的效果,强调对结果的主观评价;成效指一个计划期内做事的效率,强调事件所造成的客观后果。将二者意思合起来看,则是对二者涉及到的方面进行全①面考虑。现在普遍的对绩效的理解就是以输出为导向的测评考核后得到的结果,也就是说绩效等同于具体事件的执行结果和最终的目标完成度并列起来考查的一种结果。根据以上总结认为一般每个评价对象的绩效都会普遍存在效果、效率、效益这些评测点,又因为高校这个特殊的非营利的组织本身的特征以及由此所涉及的管理的多元化,因此不同类型的高校的目标定位追求的绩效的侧重点也不禁相同。绩效是个综合概念,从以查阅的关于绩效概念阐述得出,无论如何理解,归纳起来至少包括经济,效率和效果三个最基本的特征。效率性、效果性、和经济性基本可以比较完整的概括绩效基本的特征,是准确把握绩效内涵的三个最基本的要素。(二)高校绩效评价高校绩效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实现同类高校的良性竞争,借助系统观点方法设计一套反映高校各个运行层面的相关因子的指标组合起来的评价体系进行测评。大学这类相对特殊的非营利机构是不可以对其照搬照抄企业管理绩效评价中以最终利润作为衡量绩效的一种手段,理所当然的要设计出其他途径来对其绩效进行特殊的测评。高校的特殊身份决定了它绩效评价在选择详细的指标因子时,所使用的指标体系必须是多维度的,还要根据多方的比较后采用最具说服力的指标构建评价体系,这样才能使某一类型的高校绩效评价达到最大效果,从而也会①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1366 硕士学位论文反映高校的内部运行明细以及高校对某一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大小等,还可以为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和大学管理层以及涉及到的所有相关者提供准确透明的信息反馈明细,为改善组织绩效提供指南。(三)应用型高校的界定应用型高校是我国高校层级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类型,该类学校的专业设置以应用型为主,比较突出的特点就是培养和研究以及服务的对象都是些处于应用型相关的层次,能够为区域间的社会经济发展贡献所需要的应用型高级人才和智力成果。有种宽泛意义说法它是以应用理论和技术为研究重点,培养各学科应用型人才,能够很好的适应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以“应用型”为定位,以就业为导向,针对某一区域的经济建设的最前沿阵地,构建学术和应用合二为一的人才培养模式,特别注意与企事业单位以及与学科关联性较大的行业和共建应用①研究,促进产学研紧密关联,培养具有国际意识的应用性人才。高校如果不能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不给自己理清一个合理可持续的战略定位,就可能陷入盲目发展的泥沼,但是要准确的定位的前提是高校首先要了解自身的一个实力,处于哪个能级下,自身办学有多大的实力,自己能够做多大的事。所以眼下要急待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对高校进行清晰的分类。本课题研究对象提出的地方应用型高校是指目前教育部分类统计中所界定的由地方各级政府隶属管理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教育部属的高校以及军队院校有所区别;也不包括地方政府所管辖的师范、语言、艺术等特殊门类的普通高等学校,它是隶属于地方政府的介于高职院校和部属综合性高校二者之间的地方普通本科类高校的典型层次。二、国外高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高校评价是指在一定的评价指标体系下,根据科学的统计数据和权重对高校的质量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或者某个方面的专项评价。目前国内外有很多民间大学评价机构研制的大学评价指标体系,其指标的设计基本上不是以绩效评价为主导而建立的评价体系,尽管有的研究中有标注是绩效评价,但是从指标体系的内容上看,都没充分体现绩效的思想和观点,甚至有些论文中对此类的研究根本嗅不①朱科蓉.应用型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及其提升策略[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2)7 第一章国内外高校评价相关文献综述到一点绩效的味道。虽然如此,对这些机构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分析,还是非常必要的,绩效评价与非绩效排行评价毕竟有着一些相同的东西,可以相互借鉴。当下高等教育改革到今天这个地步的同时,高校学者以及社会公众对高校的评价研究关注度也逐渐升温。相关的学术界的有关人士结合国际眼光分析高等教育的发展和自己国家的高教发展实际情况积极的阐述了各自的见解。从全球来①看,高校评价的种类目前主要有内、外部评价和国际视野评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国际教育规划的美国的玛克教授认为,站在在经济全球化的视野看全球的高等教育的发展,发现各个国家的高校三大职能都有了均衡的发展,逐渐将社会服务这一职能慢慢体现出来,高校已经发现培养人才和发展科学以及社会服务三大职能都要做到真正的并行发展,真正构建能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职能体系。对高校进行评价不仅有助于高校进行内部的建设、抓住自身的优势,研究特色发展道路;还有利于政府对高校的宏观调控,科学的分配资金的方向;还能帮助学生和家长选择学校;可以为其他机构在与高校合作前提供价值判断,让企业最终决定经费投资的大方向以及在企业用人方面偏好选择什么样的高校培养的人才。(一)美国的高校评价与绩效评价美国是世界上首先对高校进行科学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给参评对象排序的国家,美国各个州都有对高校进行评价工作的机构,影响力最大首当其冲的应该要属《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杂志推出的美国高等学校排行榜。自从《美新》推出它的首个高校排行榜以后,接下来的20多年来,全球范围内包括中国在内很多国家的自发的机构甚至是其他国家的政府紧跟着研究各自国家的高校评价工作。英国、加拿大、德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都推出了各自的国内高校排行榜。②所有国家的这些高校评价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更好的了解各自国内高校的真实水平,为利益相关者提供高校运行整体效益的对比信息。《美新》在对高校进行评价工作排名之前做了大量的高校分类工作,卡耐基的高校分类在美国国内很具有影响力,美国甚至在对一些区域的大工程大项目做出重大决策之前,都要参考卡内基分类标准的具体方法。因此美国的高校评价也借鉴美国卡内基基金会执行的美国高校分类的标准,将不同的高校进行合理的区①全球视野下的大学评价——国际大学评价学术咨询委员会会议综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3)②李越,叶赋桂.透视大学评价[J].教育发展研究,2002(2):32-34.8 硕士学位论文①别。由此可以看出,对高校进行更合理的评价,应该是按照一定分类指导来实现的。对高等教育实行绩效拨款机制最早应该是美国的田纳西州,该州的施行的绩效拨款机制最终也获得了实际的效用。田纳西州政府将本州的高校拨款方式中引入绩效评价手段。把绩效评价的结果作为拨款机制算法公式中一个特定函数因子。最终拨款的依据的操作大致上先是由田纳西州相关的高等教育机构凭借特定的指标体系来对高校进行整体绩效评估,获得最高分的学校可为自己争取到当期拨款总额相应的百分比作为奖励性拨款。这套拨款机制最终得以被美国国内认可。至今曾经历了5个阶段:1979-1982年、1982-1987年、1987-1992年、1992-1997年、1997-2002年、2002-2007年从试探性阶段逐步进入了成熟使用阶段。同时让该州高等学院理事会和教职工委员会以及所有参评高校的共同监督下,在完全透明和阳光下进行操作。并且对评价的方法、过程、结果进行跟踪监督和反馈,为今后每期评估结束后继续改进评价与拨款机制提供修改意见。站在高校的角度,很愿意接受这种建立在公平评价基础上的获得绩效拨款这种机制,有效的拉②动了田纳西州高校的教学质量的提高。(二)英国的高校评价与绩效评价英国的高校评价起步也比较早。回看英国的高教评价源头,应该是从1992年的英国《泰晤士报》推出的“优秀高校”评选开始的,本次评选也有设计出一套评价的指标体系,总结为14个指标,并且给出了不同指标相应的指标权重后去进行评价,就这样诞生了英国的首个高校排行榜。在接下来的后续评价中,《泰晤士报》每年都会召开专家会议讨论研究高校排名评价的优化方法,截止到最新的研究报告中,有且仅有不到五成的指标得以继续使用,而且每个指标的内涵都会根据最新的发展状况加以修改,来保证评价指标的时代性以及与时俱进性。进入21世纪以来《泰晤士报》的高校评价指标体系已经变动不是很大了,现在包含的指标大体涉及:学生、科研、教师和资源利用率和就业相关指标构成,在这些指标当中有两项重要的指标被赋予了较大比重,分别是学生满意度和科研质量,剩下的指标都假设为占有相同的地位。同其他国家公布的高校排行榜评价报告的目的异曲同工,《泰晤士报》报告的最终最主要目的,也是对高校进行评价①郭洁.2005年版卡内基高校分类标准解读[J].教育发展研究,2006(5):83-85.②Johno’Leary,andBernardKingston,andAndrewHindmarsh.GoodUniversityGuide2007[M].TimesBooks,2006.9 第一章国内外高校评价相关文献综述得出高校真正的实力水平,让社会和公众以及高校了解其优缺点。三、我国高校绩效评价指标的相关研究在我国按照评价对象的不同,可以将高校评价分为单所高校的内部自我评价和多所高校之间的外部“排行评价”。对于外部“排行评价”可以根据不同的评价主体进行划分,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民间的研究高等教育机构对大学进行的排名评价;二是带有官方性质的某些研究机构或政府对大学进行的排名。本文拟站在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的角度对地方应用型高校进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做初步的研究。文中对国内外现有的比较有影响力的民间大学评价机构研制的大学评价指标体系和非民间大学评价机构研制的大学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分别进行了比较研究,以便为后续的研究做好基础性工作。国内学者着手研究高校绩效评价比较晚,目前为止可检索到的文章也比较少,主要经历了绩效评价意识萌芽阶段和到目前的初步研究阶段。但是不管是意识阶段还是现阶段对高校进行外部进行绩效评价的文章少之又少,少有的涉及绩效评价的文章,但是研究的学者没对评价对象进行分类的,如“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有一篇是针对研究型大学建立的与政府资助相关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还有针对高职学校建立的基于平衡计分卡技术评价的;当然还有其他针对高校各相关人员的部分绩效特征进行评价的文章,比如高校管理者,高校教师,实验室人员的绩效考评。随着各大高校都加快了发展的步伐以及最新的《教育规划纲要》的精神指出要“引入竞争机制,实行绩效评估,建立经费使用绩效评价制度”为指导,高校绩效评价又逐步走进人们的视线。在我国长期以来高等教育研究的专家偏重于研究设计高校的某一项具体的方面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例如:教师的绩效考核,学校财务预算方面的绩效评价以及各高校的内部绩效管理评价,而站在政府的角度或者第三方的视角来对高校整体进行绩效评价的研究少之又少。最为典型的最有代表性的该属2009年出自官方的《中国高等学校绩效评价报告》。这份报告带来了巨大影响,因为在我国特殊的国情下由政府主导的绩效评价意义重大,权威性较强。只要是一次独立的投资活动出来看,最终都会以投入产出的内在联系显性出10 硕士学位论文来,高等教育投资同样是政府的一项投资活动,它同样具备与其他投资一样的投①入产出关系。平衡计分卡技术在高等学校投资层面的运用针对高等学校内部的绩效评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对我国高校的外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切入点提供了借鉴。前几年中教所公布的这份《中国高等学校绩效评价报告》用一套评价的指标体系来对部属的几十家不同类型的高校进行了绩效评价,甚至最后还公布了一份绩效排行榜。这次《报告》尝试绩效评价首先使社会从关心高校投入产出的绝对量转向更加关注高校的运行的效率考查,其次,由于这次评价没有做到真正的公平公正,也带来了社会上一些非议。这一次评价首先是官方主导的,许多专家还给出了客观的评价,看到了我国高校绩效评价工作的进步,评价其为运用先进的评价理念与方法,根据我国的现实国情,开辟了我国绩效评价方法的先河。由于这次评价的客体是部属高校,但是也是类型众多纷杂,但是所选取的评价指标大多数适用于评价研究型高校,它在某种意义上能够反映了参评高校的普遍性指标②的绩效,但是不能直接指导我国占绝大部分的地方普通高等学校。第二节关于高校绩效评价的相关理论一、组织绩效评价理论现在人们一贯将组织绩效的概念来渗透到对评价客体进行评测的过程中。组织运行的各个关键的部门所取得的成绩和效果实际上就是组织绩效的体现。通过绩效评价可以追踪并且反馈组织达成目标的具体情况。曾经有学者提出来的单纯的效率只是作为投入和产出之比的一个数据指标,而绩效评价中强调的则是提取有意义的效率。如果对组织进行一个整体的绩效评价就理所当然要选用针对性有说服力的因子,选取因子的角度必须可以来测评一个组织绩效实现情况。从组织的具体运行的情况来看,一个连贯的、系统的评价系统对组织的可持续运行和未来的发展的好坏起着极为重要的指挥作用。为了能够照顾到组织运行的方方面面,对组织进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过程中,为了能够最大程度较好的评价组①应望江,李泉.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及应用研究——以教育部直属高校为例[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2):46②袁振国.解读高校绩效评价报告[EB/OL].科学网.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09/12/226079.shtm,2009-12-12.11 第一章国内外高校评价相关文献综述织的目标完成达标情况,必须从组织所有的部门中挖掘各种具有代表性的指标来测评组织,而且还要根据组织的首要任务和终极目的对某些指标有所侧重来赋予权重值。因此在评价组织之前要明确组织绩效评价的目的,目的的不同指标和权重的侧重点当然也会不一样。地方应用型高校作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科技智力支撑,其长期稳固的发展关系我国高等教育的结构的完备性,应该是政府主导的教育评价重点关注的层面。因此,论文针对地方应用型院校发展现状,构建其组织外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未来发展提出一些建议。二、能级理论“能级”这个词语是从基础性学科物理学中参考的概念,本来的意思是说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绕核运转的电子构成,每一级的电子都会遵循各自的能级轨道,以原子核作为半径来运转,其原因是因为各个能级上的电子所带的能量大小是有级差的,不同的能级层面的电子负荷会有所不同,简单的比喻就是有多大实力,就会担在多大的任务。在组织管理领域上也同样存在着这种类似的能级差异化的现象。组织管理领域的能级原理,赋予其能够胜任的任务和责任还要给予一定的权力,让掌握不同能力的人才所拥有的责、权、利与都能够与该对象的能级匹配起来,就是能够遵循一个因材施用的原则。在现代的科学的管理体系内部如果涉及到了能级原理的话,就要去理解能级现象在组织中的具体意义,管理系统中能级的划分不是随意的,它们的组合也不是随意的。理论和实践证明,稳定的管理结构应是正立三角形,三角形的上部具有尖锐的锋芒,下部又有宽厚的基础,这种稳定的管理结构正是建立在合理分级的基础上。新时期新阶段的人本管理与能级原理相对应,都是一种新的管理理念的引入,都是围绕人的实际能力的基础上,刺激人的能动性达到最大化的管理方法。这种管理方法是建立的基础是:首先来讲组织都希望自己的员工能够在自己的位置上努力为组织争取更大的利益;其次,当人的需求层次达到了一定的程度之后都会追求为组织甚至在自己的岗位上能够为社会做更大的贡献;再者,双方都有了这种努力的意识之后,组织就要提供能让员工实现自身价值创造出一定的条件;最后要清楚的意识和认识到能力会因人而异。要为员工制定能级相应的目12 硕士学位论文标任务,做到一个真正用人的地步,不要赋予低能级的员工过高的要求,盲目的①给他们赋予不适用的任务目标有时候会适得其反的作用。高校的绩效评价完全可以借鉴能级原理管理的思想,对于处于不同能级的高校,要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客观的选用不同评价指标体系来进行合理的评价,才能达到以评促建的效果。①岳磊.试述能级理论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13 第二章国内外高校评价指标的研究与分析第二章国内外高校评价指标的研究与分析第一节国内外高校排行评价指标的现状当前国际高校竞争力排名是个世界性关注的话题,高校的排名最初在美国兴起。最初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它推出了一份全国性质的大学排行榜,他们评价时间跨度起初定为两年,所选择的评价对象则是主动要求参与评价的高校。可以看出美国的高校是很积极参与高校的排行评价的。正是因为发达国家做出了这样有力的表率,我国的一些专家学者和部分研究高等教育的机构相继在高教评价领域展开了讨论研究,在十年内我国也相继掀起了大学排名的浪潮,高校排名也在我国如火如荼的进行了。国内的一些民间组织和教育机构几乎每年都会有公布一份国内大学排行榜,每一家评价机构都会在他们的评价之前在相应假设的基础之上设计一套他们各自认为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下面就我国比较流行的几家,并且也为社会接受的大学排行指标体系进行简单分析。一、广院的《中国大学评价》指标体系目前国内影响力最大的但遭受颇议比较多的高校评价指标体系是以武书连为代表的广东省管理科学研究院团队设计完成的,他们团队研究出的大学评价指标体系见表2.1。该《中国大学评价》有一个理想化的前提,那就是认为不管你是什么样的大学,只要你是个做研究的,假设每个人拥有的创新度以及素质和能力是一样的。并且还认为不考虑学科的迥异,不管你是做什么方向的研究都假设为具有相同的创新能力。基于前面所说的这两点假设,在实际的操作过程相关的计算中都以此为前提。这样就实现了不管你学校是什么类型的高校,不管是文科还是理科都同样重要,综合以及单科高校的可比性就提到了同一个评价基准线上来了,就可以笼统的实现不同学科的相互比较。这是该评价体系最大特色。但评价内容只考察产出,除了本科毕业生质量外,各项指标都是反映规模、总量的数量指标,权重也是根据当年人员数量来确定;这样做下去要是出现高校规模基数大的话,学校的绝对产出量得分就会越有利。参照表2.1来剖析《中国大学评价》14 硕士学位论文的指标体系,不难发现这种假设是存在一定的缺陷的。首先,该大学评价一级指标的权重确定的依据是全时投入人数,所以后面的指标权重依然是这样来确定的,这样的做法显然是依据前面的假设来操作的。按这个标准去研究怎么提高高校的成绩,只要不断的扩招,不断的招人,不去考虑所用人的质量区别,认为老教授和新教师水平一样的话,就太没有说服力了,让人难以接受。①表2.1广东省管理科学研究院的中国高校评价指标体系总权重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博士生培养研究生培养博士生创新环境权重19.10%人才培养硕士生培养权重57.09%本科生培养本科生培养本科生生源质量权重37.99%专科生培养S&NSCISCICSCD投入权重CITA100%自然科学研究投CSCD发明专利入权重CITA34.74%其他专利科技专著科学研究国家级奖省部级奖权重EI42.91%新华文摘SSCI社会科学研究投A&HCICSSCI入权重8.17%社科专著国家级奖省部级奖其次,以数量指标来考查毕业生状况,并且给予重要的权重,就是在假设的前提下认为不管你是什么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几乎就没有什么差异了。但是虽然这个评价指标体系虽然看似甚至有点过分,广院的“中国大学评价”作为我国出现算元老级的大学综合评价,它所敢于设计的假设和创新以及尝试别人不去触碰的领域,在学术界也引起了很大的反驳与肯定的讨论。所有的反驳以及不同意不赞成的声音都将会为我国大学评价的完善和改进提供参考意见。①刘忠会.《中国大学评价》指标体系评析[J].高教发展研究.2005(4):30.15 第二章国内外高校评价指标的研究与分析二、中国校友会网的大学排行榜评价指标体系从十年前开始,校友会网站的团队联合各大对我国高教评价感兴趣的机构十年来一直坚持对我国的高校评价排名进行跟踪研究。校友会的评价是将高校分为公办高校、民办高校(包括独立学院)两大类后分别进行评价和排名。公办高校的评价的一级指标有三部分构成分别是人才培养指标、科学研究指标和学校声誉指标参见表2.2。分析校友会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概述,他们已经在分类评价上开了先河,将我国的大学简单的分为公办和民办两大类,其中,公办星级评定按办学特色分为“综合研究类”和“艺术体育类”等;而民办大学按办学地区和办学水平分为“中国港澳台地区”和“中国大陆”。在投入指标方面有所侧重,重视高校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强调声誉指标,关注社会参与度。最新的公布的评价指标体系首次将“校友捐赠”考虑到声誉指标下。应该是借鉴了国外大学评价的做法。这也算是高校检验自己教育的人才的一个观察点,该指标早已成为国外评价高校的常规考虑因子。①表2.2中国校友会网2011中国高校排行榜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指标权重%杰出校友杰出人才20.02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师资水平13.33培养基地学科水平10.22科研成果重大科研成果20.00科学研究科研基地科学创新基地13.33科研项目基础科研项目13.33国家声誉2.22学校声誉综合声誉校友捐赠3.11社会声誉4.44因此校友会团队也是意在提倡在我国形成一种大学捐赠文化,在学校文化的建设方面与国际接轨,能够使我国的高校中形成一种以人为本的培养模式,引导我国的所有高校向国际出色的高校看齐。科研论文的数量与质量是检验高校的科研水平的主要途径,但是不管什么高校能够在Nature&Science上发表论文真的不是①中国校友会网2011中国高校排行榜评价指标体系[EB/OL]http://edu.sina.com.cn/gaokao/2011-01-17/1527282807_2.shtml16 硕士学位论文很多,Nature&Science的学术与质量标准不是一般人能够轻易达到的,笔者建议降低对论文指标的层次来对我国普通的高校进行评价操作,还有一个不能算是亮点的地方也就是观察人才培养指标时,发现用的是杰出校友来对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做出判断,并且还给予了五分之一的权重。这一点也是值得继续斟酌。杰出校友与毕业后个人努力有着很大的关系,可能一个人最终成功根本就与学校无关,用这个指标有点不妥。三、2011年网大中国大学排行榜指标体系表2.3网大2011年大学综合排名指标体系权重指标权一级指标二级指标(%)重(%)两院院士、知名学者、专家、大学校长和中学校长调查声誉1515.0结果博士点数(对本学位点比例)4.4硕士点数(对本学位点比例)2.4学术资源20国家重点学科(对本学位点比例)4.6国家级实验室级工程中心数(对本学位点比例)4.2国家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数(对本学位点比例)4.4科学引文索引SCI(总量和人均)8.1工程索引EI(总量和人均)5.5学术成果22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总量和人均)6.2中国社科引文索引CSSCI(总量和人均)2.2录取新生质量(高考成绩)5.9学生情况12全校学生中研究生的比例6.1专任教师中副高以上人员的比例8.0两院院士人数5.0教师资源19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人数4.0师生比(专任教师人数/学生人数)2.0科研经费总量及专任教师和科研机构人员人均科研经费6.0物资资源12图书总量及生均图书总量3.0校舍建筑面积及生均面积3.017 第二章国内外高校评价指标的研究与分析网大课题组也从1999年加入到中国大学排行榜研究的队伍中来,他们的目的很明确,评价结果就是为高校的利益相关者提供服务的,网大一贯注重将高校的人均指标、质量指标和总量指标三者兼顾的做法。历年来评价体系都是由六个方面的内容组成,只在二级指标数量上略有调整。最新的参考2011年推出的指标来看由6项一级指标和19项二级指标组成,①内容及权重参见表2.3。网大的声誉这项一级指标来源于大规模同行调查的结果,这在国内排行榜中可谓首开先河。就指标体系构成来看,涵盖了定性与定量方面如:声誉、科研、学生质量和教学投入等方面,但没有涉及学生毕业就业等产出情况。科研方面较其他排行榜的考察更为详细,权重也最高,并且采用总量和人均,绝对数和相对数的方法更能反映出质量特征。四、2010-2011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大学排名评价指标体系《美新》于2010-2011年度最新推出的排行榜的出炉主要经历了三个主要的过程:第一,确定参评高校的地理位置和类型,然后拿出一套普适性的指标体系。第二、去由相关统计部门调出相关指标对应的数据,并且对采集到的数据加以客观的分析与定性,还要根据评价的目的也就是侧重点之类的,决定指标究竟要赋予其相应的权重,对每一个测评项目划分出不同的分值后打分;第三、依据同类院校的最终评价的结果为参评的学校排一个序,由高到低这样就可以得出一个大体的排行榜,便于各高校找准自己在其中的具体位次。具体指标体系见下表2.4。综上所述,纵观国内外高校评价体系指标体系,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偏颇。广院的评价指标偏向于教育产出的评价,评价指标注重办学的规模,其指标能够反映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实力,能够很好的帮助学生和家长了解高校;校友会的评价指标则侧重于教育投入的指标,基本上通过这些指标可以看出高校教育投入的状况;网大的指标体系涵盖了投入和产出指标,其指标具有弹性,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都有所体现,能够全面的为服务对象了解高校从投入到产出的状况。《美新》的指标体系,在对高校分类的基础之上,设置了相关指标,但是投①2011网大中国大学排行榜指标体系[EB/OL]http://rank2011.netbig.com/article/28/18 硕士学位论文入产出指标同样是严重失调,仅以毕业生数量来体现高校的产出,说服力欠佳,也可能与其国内的实际教育情况相适应。表2.42010-2011年《美新》大学排名评价指标体系权重%权重%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全国性大学全国性大学地区性大地区性大学与学院与文理学院与文理学院学与学院同行评估66.7100本科学术声调查22.525誉高中学校辅导33.30员评价录取率1010原高中班级前400新生录取水10%新生比例1515平原高中班级前04025%新生比例SAT/ACT总成绩5050教师平均薪金3535获得最高学位1515教师比例全职55教师比例师资力量2020生师比55少于20人的班3030级比例少于50人的班1010级比例平均毕业率8080学生毕业和2025保留率平均新生保有2020率财政资金1010生均经费100100平均校友捐赠校友捐赠55100100率毕业率表现7.50毕业率表现1000总计10010010010019 第二章国内外高校评价指标的研究与分析五、国内外高校排行评价指标体系的经验启示总的来说,上述国内高校排名评价指标体系在一定程度上都反映了评价对象的某些方面的竞争力,但是上面的评价基本上都不是以绩效的技术搭建指标体系来进行评价的,分析一下指标体系的具体明细内容,几乎从未涉及绩效的影子。尽管已经形成这样的评价风气,对比这些机构的评价指标体系,此类高校评价操作的机构还要给予一定的肯定,因为他们都有着各自的创新思路,有借鉴的必要,绩效评价与其他排名评价或多或少都有着一些类似的东西。他山之石值得借鉴,这些创新的指导思想是值得我们去逐一借鉴参考的,仔细观察前文当中提到的排行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路与手段,本文意图在绩效理论的框架下创建一套评价指标体系,但是也应当要明确下面几点:(一)明确绩效评价目的一套全面的评价体系应该具备评价目的、主体、客体和指标体系四大要素构成。假如对高校评价目的侧重点不一样,比如重点评价偏投入或者重点偏产出,那样的话,所要选取的评价指标体系也要求不一样。换句话说就是强调评价目的很重要,会直接控制指标选取的具体细节。评价目的要求在评价指标设立时要侧重于所服务的群体及其所关注的方面。就拿为高考毕业生服务的排行榜评价指标来观察,此评价指标体系理所当然要偏向服务于考生报考学校时候最想知晓的方面。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要看是为哪一类对象服务,这是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构建一套为高校管理者管理高校服务,为国家制定高校投资政策服务,甚至还可以为企业投资高校服务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所确立的指标一定要涉及这些服务对象所关心的方面。(二)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要突破单一性,强化评价的分类引导功能现在全社会多样性的高等教育需求必然客观上要求我们去设计分类多元的评价指标体系,如果未来我国真要想把绩效评价高等教育宏观调控中,从现在开始高校的绩效评价就应该建立在已经对高校分类的基础之上,作为一个评价的必要条件去合理建立分类的评价指标体系库。但是上述针对我国高校的评价仍然是对所有高校都采用同一套指标体系,即便是进行了按学科,按科研,按地区等分20 硕士学位论文类排行,最后还是根据那一套指标的结果来进行分类排序。校友会的评价指标虽然考虑到了公办、民办的差别,但是我过公办高校的类型众多,特色各异,仅有一套指标对公办大学来评价,显得说服力不足。这种指标体系的单一性最终弱化了评价的分层分类引导功能。可能将不同类别的高校的高等教育导入一个统一的标准、模式和价值体系,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全国高校办学也没有个性,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和相对优势。单一的评价指标体系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会误导高校的发展定位。分类的指标体系得到的评价的结果是政府和高校改进工作的度量衡和参照标准,在实际操作中,单一评价指标体系会使得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高校的定位出现偏差,高校为了达到指标体系的统一要求,忽视高校多样化发展的必要性,都努力朝着综合化的方向发展,学校的发展定位和各种规划基本上都是“大而全”的发展思路,这样最终会导致千校一面的高校格局出现。第二,会给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带来误差。用同一个指标体系来对所有的高校进行评价,指标的设计必然要考虑尽可能照顾到各级各类高校的不同。但我国普通高校多样化特征十分明显,高校的办学层次和学科类别结构都有很大的差别,这就导致了高校在人员结构、教学方式、管理体制等方面都有巨大差别,试图在一个指标体系中照顾到各高校的各种差异是不现实的。用这样的指标体系来进行评价,大大降低了评价的准确性,进而误导了部分高校的行为:一方面,可能导致对评价标准理解的错误,工作中抓不住质量保障的重点;另一方面,可能导致部分高校采取消极应付的态度,为了指标达标弄虚作假。第三,浪费了高校有限的资源。国家和地区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有限,高校要想在质量保障与提高方面取得好的效果,必须抓住工作的重点,把有限的人、财、物分配到值得投入的重点上面,将高校自身的特色发挥出来。一些高校为了达到某些综合性指标数量的要求,在得知评价要求和结果后会针对自身在某些方面的缺失,进行大量的事后补救措施,这给高校的资源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浪费。在学校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直接导致学校在自身长远发展项目、关键项目、特色项目的投入上的相对减少,进而制约了学校的长远发展和特色化发展。21 第二章国内外高校评价指标的研究与分析第二节国内外高校绩效评价的研究将企业管理中运用的绩效考核的办法引入公共管理中来,是新公共管理的新亮点,通过使用相关评价指标考核高校得出结果,概括性的对高校的运行的方方面面进行总结评价,可以清晰的为管理者和利益相关者提供可靠的信息,也同时为改善组织绩效提供指南。西方国家的高校早先引入绩效评价,其指标主要通过对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学校的办学成果进行数量化的测评。绩效技术的引入已经在高校的内外部管理和运行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全球的高等教育发达国家都把绩效模式运用到高等教育中去了。欧美等大国都在积极使用这样的模式。众所周知,美国和英国的高等教育在全世界处于一流水平,美英的高校绩效评价也起步较早,本文就重点选取美英的高校绩效指标加以对比分析研究。一、美国高校绩效拨款指标体系前面提到了美国较早之前就对高校实行以绩效评价结果为导向的拨款机制。一个比较成功的典型案例就是田纳西州的绩效拨款制度。1975年开始田纳西州的高教主管部门就开始研究并发动了全国性质的绩效拨款改革计划,而且在今后时间里不断的修订与完善评价的标准,田纳西州绩效拨款标准(2000-2005)参照表2.5。现在已经在国内形成了一个良性的评价与拨款的氛围,不管什么样的高校只要你按照评价方法获得良好的绩效评价结果,就可以为自己争取更多资金来支配自身发展。在田纳西州取得成功的表率下,其他各州也纷纷效仿制定了各自的高等教育绩效评估计划。由此可见,在美国的政府教育拨款主要是参考高等教育机构在统一的评价体系下绩效成绩达标的状况。还有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肯塔基州在90年代推①出的绩效指标体系该州为了能够最优的体现拨款机制的公平和效率性,设计了出一套包括质量,机会均等和大学精神等一系列绩效指标。到了现在美国大部分州都根据高校有没有完成该州制定的教育目标和产出结果的情况配置资源,也逐①肯塔基州高教委员会报告.Conceptpaperonperformancefunding[R],1995(10)22 硕士学位论文①渐形成了保守、温和、激进三种类型绩效评价模式。表2.5田纳西州绩效拨款标准(2000-2005)绩效标准2年制高校4年制高校标准一:学术测量和项目审核A.综合教育产出基础得分1515B.其他综合教育产出测量的最初评估55C.项目绩效1.项目审核5102.项目鉴定1015D.主修领域测试1515标准二:学生满意度A.学生/毕业生/雇主调查1010B.转学率5标准三:计划与协作A.高校目标与特色55B.州战略计划目标55标准四:学生成果和执行A.产出成就1.学生保有率552.工作安置率15B.评估实施1010总权重100100二、英国高等教育绩效评价简述在英国同样的是将教育经费的分配与绩效评价的结果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典型的绩效导向型拨款机制,任何一家高等教育机构有且只有达到了一定的绩效标准,才能有效的获得拨款的机会。整个评价的过程有专门的第三方来完成,根据各项评价指标的绩效得分获得对应的专项经费。对于科研指标的绩效如果高校超过了4分,你就会得到相应标准的拨款额度。为了奖励特别优秀的高等教育机构,还设立了奖励性的拨款基金对绩效成绩突破5分的单位进行额外的奖励性①王莉华.美国高等教育绩效拨款政策——两个州的案例比较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4):63-6923 第二章国内外高校评价指标的研究与分析拨款。三、高校绩效评价指标的分类在绩效指标内容的选取的上,马丁等学者早就对怎么选取合适的绩效指标的进行大量细致的研究,并且提出了概括性的描述。凯夫(Cave)等人对绩效指标体系的构建从满足高校正常运行需要为出发点,提出了适切性、清晰性、人为性等7条原则。该团队认为,作为一种测量高校这种组织绩效的工具,绩效指标的选取通常是以量化的形式存在的。指标因子具体的取值可以是序数性和基数性的,也可以是绝对性的或者相对性的这几个方面入手。凯夫等人经过深入的研究提出了14个精选的绩效指标,它们是:关于教学的指标有:1.入学质量;2.学位结果;3.生均成本或生师比;4.附加值;5.回报率;6.浪费率和未完成率;7.毕业时或五年后的就业率;8.学生和同学评价。关于科研的指标有:1.研究学生的数量;2.出版物及专利等;3.科研质量;4.科研收入;5.同行评价;①6.声誉排行。怎样设计制定出合理的绩效指标体系,能够通过该指标体系反映高校运营的各个层面,首先就必须要明确即将要选取的绩效指标是归属于高校内部哪一个层①王江丽.高校财务绩效评价研究[D].苏州大学.201024 硕士学位论文面上的。八十年代的英国,有专家学者提到将绩效指标的选取点分为内部、外部和运行三大模块。这三大模块的指标分别可以从各个高等教育机构的办学特征、专业设置以及对社会经济的贡献程度以及高校运行中的资源利用效率来测评高校的整体绩效。八十年代中期由英国校长协会及高校拨款基金会提出了具有普适性的绩效指标的分类方式,同时还提出六条具代表性的构建绩效指标时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他们也以系统的眼光剖析高校资源的配置和高校最终的产出成果,将绩效指标分为输入、过程和输出指标,该分类法将指标的选取按照系统论的视①野使指标能够触及高等院校发展的所有层面。还有以卡伦为代表的学者综合前人对指标的分类,从另外角度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分析,将绩效指标选取的角度分表2.6泰勒等人改进后的39项评价指标人均学生费用人均学生图书的费用人均教学人员费用人均学生期刊费用人均教学人员的辅助人员费用计算机服务费用占一般费用的比例人均教学人员的设备费用计算机服务人员费用占计算机服务费用的比人均科研收入例科研研究生占学生的比例人均学生计算机服务费用教学研究生占学生的比例人均学生计算机服务人员费用所有研究生占学生的比例房地产费用占总的一般费用的比例学生与教学人员的比例房地产人员费用占其费用比例学校管理费用占拨款总费用的比例取暖水电费用占总的一般费用的比例学校管理人员费用占学校管理费用的比例清洁和保管服务费用占总的一般费用的比例人均学生学校管理费用修理和维护费用占总的一般费用比例人均教学人员学校管理费用电话费用占总的一般费用的比例图书馆费用占一般费用的比例人均学生房地产费用图书费用占图书馆费用比例人均学生房地产人员费用图书馆人员费用占图书馆费用的比例人均学生取暖水电费用人均学生的图书馆费用人均学生清洁和保管服务费用人均教学人员图书馆费用人均学生修理和维护费用人均学生学生会和社团费用人均学生电话费用六个月后毕业生的就业率人均学生就业指导费用别从效率、效益和经济三个点上来提取指标因子。这与前面的学者提出的指标分①朱镜人.80年代以来英国高等教育政策背景及其走向[J].教育与现代化,2004(3):69.25 第二章国内外高校评价指标的研究与分析类不谋而合:经济指标与财力投入输入指标相对应,效率指标一般也体现在过程指标中,效益指标确跟高校的产出指标则有着很大的关联度。就国外已有的绩效指标的具体内容与体系,现在能找到的国外相对大而全的是由美国泰勒等人提出的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内容多而杂,在数量上达到了55个之多,以及还有由英国的高等教育相关部门共同制定的英国高校管理统计和绩效指标体系,为方便参考对比,下面列出英国高校管理统计的绩效指标体系,虽然经历过二次大修,但是修订后公布出来的指标个数也不在少数还是保留了39个(参见表2.6)。该体系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指标的详细分析后能拿出来在同类高校中进行比对,在现有的统计范围内并且已经可以量化的观测点。其次以高校战略定位来决定体系中指标的选取的构成,绝对不能忽略的就是培养的方向、科研能力两者都有关的东西。接着就是指标要被社会公众能够从心底所接纳,不需要复杂化。然后就是整个指标体系真的能够代表高校的从投入到过程再到最终产出三大模块的真正现状;最后就是通过指标可以去发现高校运行中存在的实际矛盾,能为管理者今后决定怎么样去管理好高校提供针对性的指导资料。分析表3.5的绩效指标体系,内容涉及到高校的各个细微的节点,从人、财、物、教学、科研、后勤面面俱到。占很大比例的都是用财务费用指标来反映各个因素,这显然对非营利机构的高校绩效评价来说是不完全合理的。如果这套指标用于高校自行的内部绩效管理来使用,作为校内的财务绩效评价是可以参考,但是作为外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就显得冗余繁琐,没有抓住重点,体现不出绩效评价的目的性。四、中央教育研究所《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央高等教育研究中心2009年公布了中国高等学校绩效评价报告,这份一定程度带有官方色彩的中国高等学校绩效评价报告,最终数据计算是取的参评高校三年跨度的产出和投入的数据计算到的得分,根据绩效结果按照由高到底把参加这一次绩效评价的所有的高校依次排了个顺序。如果说非官方的高校评价的构建体现的是课题研究整个团队的一种价值观的话,那么民间高校评价排名的科学性也就是是相对的,大家都保证在预设的规则下,力求评价结果的公正。而官方制定的评价指标体系,就会较好反映了高校的真实的投入产出绩效成绩,更有权威性更具有参考价值。26 硕士学位论文跟先前的大部分大学排名榜有区别的是,通过仔细分析计算这套指标的结果的过程后,它的取值范围主要提取的是三年整体投入和产出长时间跨度数据来计算得出的一个整体绩效。三年整体绩效得分是最后排名依据。高校绩效评价是根据投入产出理论,包括从高校资源利用效益方面,和投入的评价指标方面主要是科研经费、固定资产等12项,并以研究型高校的质量标准给出了如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数还有纳入国内高级别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来最终组建成了13项产出指标,参见表2.7。表2.7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投入指标(12个)产出指标(13个)校本部教职工总数当量在校生数博士学历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当量学历在校留学生数副高以上比例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数研究与发展全时人员数国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数科研经费投入国际学术会议提交论文数教育经费投入出版专著数其他经费拨款投入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特等奖数本年完成基建投资总额国家三大科技奖一等奖数实验室(实习场所)面积国家三大科技奖二等奖数图书册数省部级科学研究与发展成果奖数图书馆面积国家级项目验收数教室面积技术转让当年实际收入金额专利出售当年实际收入金额纵观最后的绩效排名座次,三年内投入高但是经过运行后产出却相对少的高校居然也占到了半数左右。但是也有绩效表现很好的高校,这样的绩优高校也达到了29所,还有最终投入产出的绩效表现平平的高校也占一小部分。把投入和产出的这两个方面的数据进行单纯的加和来进行绝对的高校测评,但是这样的加和评价没有注意到如果发生投入多产量少,产量多投入少的互补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相互比较的高校在两个方面的指标统计绝对总量却会不变的情况,遇到这一种巧合也不是没有可能,所以说仔细严谨的去考虑的话依据绝对量评价,是非常不容易说的清楚高校内部投入产出之间的均衡发展的真实状况,会给高校整体绩27 第二章国内外高校评价指标的研究与分析效的公平性带来极大影响,偏离绩效评价的目的。这份高校绩效评价是以产出与投入之比对高校进行的相对评价,希望今后能成为我国政府研究出更为科学的拨款提供基础研究,同时期待能够为评价对象真实提供科学的经费使用去向和优化既得资源使用途径。对中教所的绩效评价分析之后,发现没有针对72所高校进行分类指标的设计是这次绩效评价最为遗憾的方面。每一所高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下的阶段任务发展偏向的侧重点和选择发展路径都会因校而异。不过让一直关心我国高教评价的社会大众欣慰并且值得鼓励的是中教所敢于正视我国高校评价的突出问题跨出了绩效评价第一步,已经表明我国的绩效评价开始提到高等教育改革的计划中来了。第三节国内外高校绩效评价差异化的启示一、我国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要解决不同类型高校的评价问题对于现阶段国内对所有高校还没有进行一个明朗的分类,不管是不是研究型的高校都把学校的科研实力提到优先发展的层面,虽然把人才培养摆到第一发展目标高校也大大存在,但是即便是这样,还是在本科生与研究生的培养面上花的力道也是不一样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需要不断灵活的调整去适应情况各异的高校层次,使构成体系的指标群选择弹性加大、能够在不同类型的高校之间实现①可比操作,有力的突出反映高校的三大职能和运行的效益和效率。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大学功能的要求不仅仅是追求高端原创和基础性科学研究的层面,形态规模各异的高校,应该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指导下承担不同的社会分工,有的大学就应该重点发展人才培养,有的高校他的使命就是搞原创基础研究,还有的高校就应该立足地方、服务地方的功能,根据高校的首要目的就应设计适应某一类高校特有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且根据其所承担的社会分工的侧重点分配其对应的权重值。科研应该是研究型高校的发力点,教学应用则应该是地方应用型院校的目标任务,按现阶段笼统的将这两类不同实力的高校硬是拉到①万冬根,当前高校评价体系分析与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6(12)28 硕士学位论文一起来套用一套不变的评价指标体系,只能单方面反映其中一类高校的现实水平,而其他类型的高校的优势根本无法在此情况下体现出来,从而评价的目的就无法达成。二、高校绩效评价体系要解决高校规模和质量的问题质量、数量、规模一直是困扰所有的组织评价的因素,三者之间一直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数量可能由于规模的大小带来多与少的差别,但是数量的多少也不能反映总体水平的质量。观察中教所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高校内部发展的不管哪一项指标,只要是由于规模原因造成基数大的现象都会让某高校的某个指标得分上长,从而让高校的绩效排名得分往上爬升。十年内,在国家教育规划改革的浪潮下,许多高校都是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高校合并组建而来的,组建前的高校实力不经相同,但是合并后新的高校实力总体上就有了一个量上的提高,例如论文和科研成果就会明显的增加,学校获得的既得经费也会根据规模的大小而分配到更多额度。高校绩效评价如果通过这样不考虑规模的因素的影像来选取指标,以快餐式的发展起来这类高校的绩效上升就不符合最初的公平评价的愿望了。在实际操作中要把将现有的统计的单纯总量指标转变为人均指标来淡化基数效应,这样才能形成卓越的绩效评价的价值观。29 第三章地方应用型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第三章地方应用型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第一节我国地方应用型高校绩效评价的理论分析一、组织绩效评价理论在公共管理范畴之内高等学校作为一种典型的非营利单位,政府对高校的管理实际是宏观指导并优化分配公共物品的工作。由于资源掌握在政府手中,信息不对称和政府官员的个人偏好使得高等教育的配置不均衡问题严重。公共产品在高校群体中配置主要分为两个步骤,首先,我国政府宏观上作为分配主体在不同地区不同的高校中把总的教育资源根据现有高校的印象进行初次配置。再者二次微观上的分配是建立在前面一次分配获得的总体资源基础之上,每一所高校根据学校发展的需求方向来分配资源到需要建设的相关点上,包括基建,学科等运行的配套需求。这就要求高校要关注管理效能和资源的利用率,注重优化现有学科①结构,控制招生多少同时来保证。如果高校真正意识到了要提高自己的教育质量和发展效益,在得到教育资源以后在二次配置阶段就不能出现通情不达理,达理不通情的投资消耗现象。而目前我国高校的教育资源实际上并没有得到合理的配置和优化,政府的财政投入和一些重点科研项目等都流向了重点院校。一些高校可能为了争取这部分经费,不顾自身的实际情况,盲目扩大学校规模,求大求全,这样的直接后果是教育资源的浪费,教育质量的下降,最终影响了人才的培养。组织绩效评价的实现是需要制度设计来支持,政府对高校的绩效评价实际上是一种服务对策和制度设计上的保障。根据绩效评价的结果,绩优高校能够有效的获得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机会。国家应当在现有的拨款机制上奖励那些个对于资源利用效率高、办学质量好的高校。想要刺激高校的整体活力与效率,必须构建并且形成这种良性循环的奖励机制。这样我国的教育拨款的研究才会有科学的突破,同时全国的高等教育效益也才会整体上升,才会去优化高等教育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建立和完善长效的高校绩效评价管理机制。当前国情下政府管理①刘晖.论高等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J].教育研究,1994(12):39-4230 硕士学位论文的不到位和高校发展的随意性急切需要对高校进行绩效评价,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要求,绩效评价应该更加全面关注高校运行的整个系统层面,让政府的角色重新定位从亲力亲为的干预领导,变换成真正的管理者指挥家。逐步转成关注效率,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单单关新投入方面。关键事件法是组织绩效评价常用的一种技术方法,它严格控制评价指标的从哪些地方提取,怎么提取。能够代表高校绩效的有用因子才会被吸纳入建构的指标体系中来,然后紧紧围绕这些关键因子的相关数据来开展和操作后期的绩效评价工作。通常人们想更好的完成一件事,都想把成本消耗压倒最小,并且在最简单的操作程序下,来达到效果的最大化。所以要想高校的绩效评价脱离大而散的冗繁指标的局面,借鉴关键事件法可以达到这样一个效果。就非得紧紧扣住评价客体的显著的关键绩效指标,才能有效对高校运行的代表性关键事件的绩效测①评。依循地方应用型的战略定位特点,建构高校绩效的投入、产出指标时,需要充分考虑如何最大限度、最大可能地体现地方应用型高校绩效评价在评价目的、评价对象、评价范围、评价使用等方面的特指性,并且最大限度、最大可能地将这些具有特指性的概念性指标进行可采集原则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度量化。首先,进入高校投入和产出范畴的指标是对应用型高校办学活动过程的整体特质提取,需要相对全面地反映高校办学在输入与输出两方面的活动内容。作为高等教育实施机构,高校的输入与输出都不是可以用单一的资金或统一转化为资金消耗量来计算。就输入而言,还需要把资金输入转化为一系列中间输入,如转化为师资队伍建设,包括教师结构、层次、类型的建设;转化为学校基本建设,包括教学资源、实验条件、图书馆、实习场所等。这些中间输入整合之后才能抵达输出终端;就输出而言,地方应用型高校的输出包括培养的人才、科学研究的成果、社会服务活动等多种形式,也都不是可以直接用资金的方式来计算的。因此,在选取高校投入与产出指标时,需要尽量充分地考虑到地方应用型高校办学在输入与输出两方面的活动内容、过程及其特殊性,最大程度上努力使指标选取覆盖地方应用型高校投入产出的整个阶段。其次,高校投入、产出指标的量化是对高校办学整体特质的数量描述,需要充分考虑所选择指标的可采集等约束条件。采用投入产出法衡量办学绩效,必须遵循指标能够量化、指标数据可以采集等原则,将概念化指标转变为有效的可操①夏炜,叶金福,蔡建峰,李正锋.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理论综述[J].软科学,2010(4).31 第三章地方应用型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作性指标,并且指标数据是可以采集的。尽管可采集并不是指标提取的最本质依据,但却是指标建构的“短板效应”依据,是评价指标得以施行的最大约束力量。有些指标尽管在理论范畴内是有意义的,但由于自身无法衡量或指标数据难以采集,就无法进行数量描述而被纳入到高校办学绩效指标体系中。为此,需要充分考虑指标选择的约束条件,尽力寻找相应的替代指标以满足绩效评价的目标要求。前面章节里面提到的中国教科所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同样为了力图较为全面地反映高校办学活动输入、输出要素,从高校的各层面将投入和产出的指标模块分类后,分别从高校运行中涉及到的人力资源,经费分配以及物资的使用和高校的职能的大方向上重点提取关键指标。二、能级理论分析承认我国现在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就必须同时承认高等院校的所处的能级是有差异化的。各类高校应该有自己所属的能级范围,也就是说高校是有类别之分的,但这种分类不是区别高等教育的质量好坏,而是处在各个能级的高校的分工任务不同。能级理论对于建立有生命力、有特色的高等学校层次结构,具有指导意义。把能级理论引入到高校评价中来就是要让社会和高校本身接受这个不争的事实,鼓励和劝导引导每一所高等学校回归到与自身能量相匹配的能级轨道上来,是用一种新的公共选择管理理念促进各种学校扎根于自己特色,专注发展自身的优势方面。从全球的视野横向来看,在前文已经提及的美国卡耐基对全美的高等学校的分类工作,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际上都是学术界目前最为典型最能得到公认的比较科学的对高校分类的经典案例。我国尚没有正规的关于高等学校能级结构分析理论的实践性应用成果,我国这种高校能级思想存在于学术界对高校分类的研究当中。在我国现阶段国情下对精英高等教育的趋之若鹜已经完全背离了对高等学校分类的理性思考,根据社会分工,各高校一定要在多元化的大众高等教育热浪中找准自己的定位。除了近几年新建的普通高校,大部分高校已经是围绕着过去的发展方向积淀了一定的规模和基础,由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各高校都有了一个基本的定性,但是目前来看所有的高校都不满现状,都想上层次,壮大规模,高校发展的价值观都只集中向大而全看齐,这就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32 硕士学位论文求形成了结构性的矛盾。导致高校的产出无论是人才和还是科研成果或者服务在地方经济的发展中不能够起到助推作用,一味的再守着一元的高校发展观,最后只能将高校的发展的思路定格在一条贪大求全,大而不精的恶性发展怪圈中。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职业高校与普通偏科型本科高校以及重点综合性高校的实力是不能拿到一个桌子上来评比的,对于能级在伯、仲、叔层次上的各类高校,他们的师资,学科实力,论文产出质量以及获得的经费支持是有巨大的差别的。就像物理上能量既定的电子是永远不会跑到高一级别或者低一级别的轨道上去运转,这样才能保持物体本身的稳定性,将普通高校生硬的套上重点研究性高校的指标要求对其评价,只能引起高等教育领域的“马太效应”,进而带来了不同能级高校间攀比的歪风邪气。有的高校会在这种错误的思想下,短期内发力在某一方面加大发展力度,但是带来的只是数量的变化,质量指标反而出现不上而退,陷入资源严重浪费的面子工程的境地。我们要正视一个常识就是不管你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占绝大多数比例的高校确是都是那种培养应用、实用的人才的高校。他们为区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输入和智力资源。未来高等学校可持续和谐发展的生命线只能是走自己特色道路。因此,在面对日益激烈的发展竞争中,各高等学校只有根据自身已有条件,明确自身定位,①来发展自己。现阶段各高校的领导层都要沉下心来思考一个同样的问题,我给自己什么样的定位,我要让学校往什么方向发展。与此同时在我国高校的定位在没有去行政化之前,政府也还要给于一定的辅助指导定位,这就要求高校和政府之间沟通,然而这种沟通今后也会通过像绩效评价这样的手段加以体现。扎根于现有的特色优势,与时俱进的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是一个巨大工程,这要求高校要把握社会和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既要适应符合自身的个性,又要符合社会对高校功能的需求。地方应用型高校可以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加入特色的教与学的方法手段,培养与社会契合度高的应用型专精人才,通过课堂这个传输知识的载体,将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升到一个特定的能级上来,是一种提升竞争力的具体思路。要实现个性化发展要求突出与其他高校的发展方向和思路有所区别。特色发展模式是不具有普适性,适合你的方向不一定适合他,适合工科的学校,不一定文科高校也适用。高校要依据自身的特点来发展自身的特色,高校办学中有个要①杨德广.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多样化和质量保证[J].高等教育研究,2001(4)33 第三章地方应用型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忌讳的就是看到别人的发展路径走的很好,然后去稍加研究一下,拿到自己高校中来执行,这种不理性的模仿复制法是绝对错误的。所以一个高校在做出定位的重大决定之前,应充分考虑高等学校的办学实力和拥有的优势,在多样化的价值①观中选择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子。所以当下我国的各高校定位也须要在分类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框架下才能做出准确合理客观的判断;以服务高校管理者和政府相关部门做决策为目的,吸收先前的经验,结合高校分类定位的特点,提取共性指标和挖掘差异性指标共同构建一套能级与地方应用型高校相匹配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第一节地方应用型高校办学定位历史和体制等原因的影响,我国高等学校受行政化控制较严重,自从新公共管理思想的诞生,并有学者将其引用到高等教育中以来,部分学者和高校正在试图倡导高校去行政化的发展途径,为高校获得自主权在不断的研究努力,市场经济的介入,社会力量的办学,已经削弱了一些公立高校的竞争力。试问一下各地区的地方普通高校有多少家能够放下浮躁的发展观,满足停留在属于自己的类型和真正加大投入到自己的特色发展。欠缺科学的大学评价和社会上浮躁的办学歪风误导了多数高校失去了原有的高校应该坚持的本元。让绝大部分的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自愿的去做中国高等教育“金字塔”的底层,并在其层面上大力发展,培养出的大学生能够与地方经济发展所需人才基本素质要求想匹配,高校绩效评价以及后续的绩效奖励性政策现在就应该提到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日程上来。用适合高教“金字塔”底层的要求构建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让更多的地方高校发现其优势和特色,并且能够通过后续的绩效奖励拨款机制来对次层次上的绩优高校进行适当专项奖励,这样的激励下相信会让部分高校有个安于在应该所属的层面上去发展的并且尝到甜头。这样的话就要求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地方高校的实际,不能将地方高校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水平强调到不正常位置,评价指标权重的设计更是要予以充分考虑。由于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我国社会的发展,呈现出由沿海到内陆失衡的社会现状。所以造成了各地区下的高校发展水平区别也相当大。所以在构建体系的同时要充分把这些因素都考虑在①潘懋元.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教育质量观[J].江苏高教,2000(1).34 硕士学位论文内。政府应该积极有序的安排和组织人力和物力进行相关研究,确定不同高校的分类质量标准,研究制定多样化的评估体系。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应有不同的评价指标,而不是依照统一或单一的指标来进行评价。探讨研究发达国家的高校分类的成功经验,毋庸置疑都可以拿来对于我国的大学评价做参考,但是不能照搬照抄。《美新》的全美大学排名在美国乃至世界的影响力最大,最值得我们①借鉴,是因为正是与它对大学的合理分类以及相应指标体系的制定分不开的。我国的政府需要抓住一个无形的指挥棒来指导各类高校的定位与差异化发展,而这个无形的指挥棒现阶段最有力的做法就是构建分类的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强调分类评价的思想,就是要劝诫不同的高校回归到自己能够立足的基石去努力。一味的都把评价的标准扣死在学术型较强的重点高校才能够触及的层次,那样起到的只会是反激励。在那种处境下,会把既想升格又没有实力的高校②误导进入万劫不复的境地。为了实现公平竞争,让高校理性的安于本元发展,就必须按照能级的不同创造出对应的绩效评价体系。一、高校分类与高校绩效评价的内在关系高校首先要积极配合,政府相关的教育机构也应该主动的去配合高校实现定位,促进高等教育职能的合理分工,就必须尽快研制出一个宏观调控的适用的方法,来引导和约束各类高校回归到合适的能级。还要通过指挥许多的高等学校确认自己的发展战略规划,帮助高校揪出发展的亮点辅助其定位。高等学校执行政府辅助制定的战略定位,理清未来前进的道路和终极目标。对于某个高校来讲,评价分为高校的内部的绩效考核、外部的官方或者民间的评价,社会对高校的信任和在人们心中树立的口碑以及政府的绩效拨款乃至为高校制定相关的政策建议都是要通过相应的评价结果来实现的。社会与高校的合作的可能性,合作面的广度和深度,以及高校内部的创新改革都要借鉴科学的评价的结果。这样让高校以社会和国家的需求为目标,让部分高校步入科学可持续的发展轨道上来了。高校绩效评价未来将在教育资源的二次分配,引导高校科学①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大学排行必先分类[J].中国高等教育(半月刊)2003(13、14).②潘懋元,吴玫.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5(7):135 第三章地方应用型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分类。工作上启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今我国也亟需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怎么对我国的纷纷杂杂的高校进行科学分类。高校的绩效评价与之相互促进和相互渗透,可以同时为其做一些高校相关的基础研究工作。二、美国的高等院校分类划分方式在发达国家的行列中美国这个以高等教育著称世界的教育大国根据人才培①养的方向的差异,其国内的研究专家把美国高校大致上分了三个层次:第一类大学的目标就是专门生产研究型学术人才的高校。第二类高校同样培养研究人才,但是培养的人才层次主要是专精于工程设计和应用型成果方向。第三类高校就是那种社区学院或者技术类的高校,它们主要为各个州生产第一线的技术工人为主。这三种类型在美国的卡耐基分类体系中都有具体表述。各高校都对社会需求进行互补的发展,各按其位不存在冲突。三、我国目前的高等院校分类方式高等教育在我国发展了几十年,人们也从未停止过对我国高校的分类方法进行讨论,但是由于长期受行政体制的束缚和浮躁的社会风气主导,到现在为止都没有颁发出一套科学官方的高校分类体系。但是前期我国也有相关学者也对我国的高校种类进行了梳理,也梳理出了几种人们较为认可的方法。许多高等教育的学者就我国高等学校课题进行了不少的基础研究,得出的一个结论就是,参照美国的方法以人才培养的层次不同,以研究型、教学型、实用型建议把我国的高等②学校划分为这三大类,这样划分的具体理念和做法参见表3.1。参照美国的这种以人才类型和层次来对我国高校进行划分还是有点科学的道理的,因为不管是我国还是国际上,对人才的需求层次都是一样的适用的,把握住了高校与社会同步的发展规律。在我国市场经济大力发展的浪潮中,不仅需要高端研究型人才,其实大部分缺的还是与地方生产生活有关的各级人才。社会分工的区别使一个国家大到需要有搞航天航空的人才,也需要有关系人们衣食住行的专精劳动者。创新人才固然难能可贵,但是如果缺少了高素质的应用和实用专精人才,一个国家①潘懋元.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问题[J].复旦教育论坛,2005(3)②彭安臣,曾洁.不同高校应采取不同的评估指标体系[J].教学管理.2004(32)36 硕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产业也不会得到快速稳定健康合理的发展。表3.1中国高等学校类型划分及主要特征特征培养类型科技贡献服务社会类别培养精英人才和高研究型技术创新研究和基础素质技术创新人学术型、创新型人才国家重点高校理论原创性研究为主才;技术创新贡献和理论原创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教学型技术的应用研究和技应用型专门人才技术应用和技术创一般本科高校术创新研究为主新贡献培养在第一线从事实用型实用型、技术和技能的应用生产、服务和管理高职高专职业技术人才的各类技能型人才我国的社会快速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综合实力有了一个总体的提高。但是高校偏爱于科研,忽视专精人才的培养与日益发展的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之间的矛盾凸显出来。这是当下我国必须在人才培养与人才定位方面亟待化解的一个重大缺陷。参照国际上比较权威的教育分类标准,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划分来看,参见图3.1。它把高校的分类严格按照培养人才的类型来划分,并根据修学年限的时间跨度与学历层次来确定高等教育的类型,这跟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是相吻合的。我国在高等教育分类研究领域的专家潘懋元先生根据世界上的一贯经验和当前的国情,他得出的阶段性结论就是认为我国的高等教育最好也同样的分为三类,位于第一层次处于金字塔顶端的研究型高校,靠应用性和基础学科的理论研究为主要任务,研究高端原创性的顶尖人才。位于第二层次的,处于金字塔中间的有特色的应用型高校或者多学科的高等学校,它们结合与社会上现有的行业需求的应用型专精知识来作为培养的首要任务,将高校的研究成果进行转化为前沿的科技生产力。位于第三层次的,处于金字塔低端的职业性技能型高校,它们有的是多学科的有的是特色单科类的,培养的人才与社会上各用人部门需要的实用性职业技术类人才相对应,这类学校毕业的学生设计到社会上管理、生产、提供37 第三章地方应用型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①服务的前线专门人才。每一种类型的高校中都能够找到比较有特色的重点学校,都可以办成国内比较出名,地方区域间比较有名气的学校。按照这样的发展途径我国的高等教育就可以避免所有的高等学校都盲目追求研究型高校的办学路子。各类必须找到自己所属类型,并在自己的类型范围内,毅然地担负起自己在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使命。第三级教育(中学后教育)456(相当于升学预备班)(大专、本科、硕士研究(博士研究生教育)生教育)5A5B(理论型)(大学、学院)(实用型、技术型)12按学科分设专业按行业分设专业图3.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级教育分类示意图四、地方应用型高校定位地方应用型顾名思义它是隶属于地方政府管辖的,他所拥有的头衔决定了他的发展方向,结合它的三大职能来看,与之契合度比较明显的就是要多关注服务地方这一职能。地方应用型高校要主动的树立社会责任和社会使命感,在传承地方文化的同时,立足服务地方的基石来培养应用型人才和开展与本地区行业科学相关的直接研究。地方应用型高校应多花心思怎么样去为社会生产工程型人才,要注重团队和创新理念的指导。弄清区域间对人才层次和智力资源的需求,来设置相适应的应用学科和特色专业。根据社会上各行业和各单位对应用技术的需求,去培养人才和进行应用型研究。将政府、产业、学校、科研的关系灵活的贯穿到高校的发展①潘懋元.规模速度、分类定位、办学特色—中国当前高等教育发展中的若干问题[J].龙岩学院报,2006(4)38 硕士学位论文战略上去。坚持以国际的发展的眼光办学,注重国际意识的培养,努力在地方上形成一个良好的人才输出的口碑。将教学改革的目标和任务紧扣应用型和服务地方的功能,科学合理调整高校的专业结构。课程的设置也要注重应用型,还要不能忽略的是打造一支双师型的教研大军,将研究生的培养逐渐转入课题式培养的①方式上来。还要根据区域间相关的合作单位共同努力,共同合作研究来拉动地方高校科研成果向实际社会生产力转化。第二节绩效评价指标设计的目的、原则一、地方应用型高校绩效评价指标设计的目的(一)促进地方应用型高校之间的良性竞争社会公众对高校的认知程度和了解方法主要是通过相关机构对高校的评价结果来实现的。社会对一所高校认可度越高,高校也就越能从这种评价中的得到更多的合作与利益,这样对社会对高校都有好处。这种良性的循环必将使地方的所有高校改进管理措施,提高自身的质量水平,无形中这种评价就为高校之间搭建了一个竞争的平台。人们对高校的批评和肯定都将会对高校的发展提供或多或少的意见。逐渐形成社会对高等学校办学情况的监督氛围,有利于得到各方面的有效支持,改善办学条件和办学环境。在此情况下,也为该类学校的学生就业打下了良好的社会基础。这种一举两得的好事,如果真的想去办好一所高校的话,这样的蛋糕何必不去争取一下呢。高校的绩效评价客观的为社会各阶层提供了解各高校的机会,高校为了吸引更多的眼球和社会投资,必将把学校发展的不足之处加以改正,因为这涉及到未来资金和利益获得的相关考查标准,未来政府也会凭借绩效评价结果来考虑对学校的嘉奖与否。种种能够为自身提供好处的路径,会迫使高校放弃追求大而全的发展,让他们静下心来专攻特色优势,这样就让各地方应用型高校进入到一个自觉的健康的竞争大环境中来。(二)实现高等教育质量的有力保障我国进入高教大众化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十年来它经历了不断的高等教育机构的整合,而且以年年不断的扩招最终达到现在这个发展的现状。有得必有失,①邹晓平.高等学校的定位问题与分类框架[J].高教探索,2004(3):9-1239 第三章地方应用型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学生人数增多了,但是相关的投入没有得到一个配套的增长,经费、教师队伍、入学门槛以及高校的硬件要求一下子落了下来。高校的质量这样无序的不按规律的发展已经让我国的高等教育在走下坡路。在高等教育上出现这种问题是很严重的,因为国家的强大在于优秀人才的数量,高等教育如果继续这样往下走,将会去往不可挽回的境地。高校和政府都要思考怎么去摆脱这种困扰。好好分析一下地方高校的现状,造成这种程度的原因肯定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必须要在内外合力的基础上找出当前地方高校发展的诟病。从内因发力就是指高校内部自己要对所有的方面从学校的各个部门进行内部绩效考核,这样可以检验出学校内部哪一方面出了叉子,及时改进补救。而从外部进行发力的话,就只能交给政府或者第三方的绩效评价机构来完成了。因为站在高校的外部进行关键指标的审查,更能透明的清晰的看到高校的不足之处,这正是所谓的旁观者清的道理。让别人来审视自己是最好不过的评价自身状况的方法和思路对错与否的途径。(三)提供政府未来实施科学的高校绩效拨款的方法借鉴现如今我国的政府部门已经在逐步的放出一部分权力给高等院校自由办学。但是缺少了相应的监督之后,高校会出现不考虑后果,盲目发展的结果。一个高校每年获得的财政支持的数量是一定的,但是如何去花,能否把经费花在高校发展的刀刃上,这是在国内所有高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现如今高校已经不再以产出数量来决定自己在某一地区的乃至全国的优势了,因为高校的产出质量效益与运行的效率现在才能在高校评比中更有说服力。但是往往高校了为了追求上层次,忽视对有限拨款的利用,追求先做大再去考虑做强的不正确理念。导致自身实力上不去,处于尴尬的地位。分析了国外方面面对此类问题的解决办法,那就是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早在1980后,就开始研究提升高等教育的质量方法,归纳起来就是把企业管理的绩效技术手段经过科学合理的修改套用到高校拨款①的领域中来,并且也取得了可观的结果,最终这套方法被证明是科学的。所以在我国同样存在着这样的问题,我们要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和高教发展的状况,初步对高校来进行绩效评价的研究,并同时也期望将来能够将绩效技术运用到我国的教育拨款机制中。本研究期望后续延伸可以促进政府部门明确资金投向、合理投入资金数量提供有益的信息和数据支撑,我国的高教拨款机制就现阶①帅相志,毛志秀.美国高等教育绩效拨款模式的分析与启示[J].科学与管理,2011(2).40 硕士学位论文段来看非常有必要进行改革,这种二元拨款机制已经导致许多高校失去了公平的投入机会。所以说本研究为今后实现多元化的拨款研究提供了方法依据。(四)帮助高校弄清自身定位高校的排名当下十分流行。教育行业的多元化发展使得学校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地方应用型高校由于各自的品牌特色的差别,使各高校之间缺乏比较的基础。而绩效评价指标的设计可以使物化的东西变成量化的可以比较的指标,从而判断出各个地方应用型高校的管理水平、管理效益和办学水平,来使高校认清自己的真实面目,让高校了解其在社会公众心理和所有同类高校中的位置,让高校依据评价结果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与调整内部机制。但是现有的不管是官方的还是民间的排名指标主要是根据研究型高校的标准来设计。针对于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使用统一标准显而易见绝对是不公正的,必须实行分类指标设计。对于地方应用型高校而言,指标设计应该能够促进地方应用型高校运用绩效指标评价结果进行横向比较,在同类高校中找准自身定位。(五)推动国内高校绩效评价的发展及高校的分类发达国家之所以发达是因为他们把自己国家的教育质量摆在相当重要的位置。他们对高校评价的历史甚至超过了百年。相反的看看我国的高校绩效评价工作才刚刚起步。在没有监督机制上构建出来的民间大学评价结果,不难让人产生有没有存在人为操作因素的怀疑。但值得表扬肯定的是,有这么些学者和团队在致力于我国的高校评价,而且使用的评价方法和手段都有标新立异的创新点,并且也一直在坚持没有中断过。社会和相关学者都在对他们的评价体系做出客观的讨论,其中有些学者极力呼吁借鉴国外的高校分类方法。对大学评价就是这样在不断的讨论声中提出的中肯意见并不断完善的。不过到现在民间评价方法中使用的高校分类方法还不是很科学,但是也为我国将来实现分类的①绩效评价点出了问题所在。在这种批判的声音中我国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将会获得客观的建议和意见,上述民间机构也不会停止国内高校评价的脚步,同时也会促进各专家学者继续对高校分类进行思考。相信不久的将来必将会研究出一套被我国所有高校和社会公众认可的高校分类和高校绩效评价的方法。①郑晓岚.美国高等教育绩效拨款研究[D].吉林大学,200641 第三章地方应用型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二、地方应用型高校绩效评价指标设计的原则地方应用型高校绩效评价指标是绩效评价的载体和外在表现,在整个绩效评价的过程中,评价指标就是工具,评价离不开指标。应用型高校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遵循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在指标的构建中应遵循以下原则:(一)科学性原则现阶段暂时没有建立在分类指导下的高校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几乎不能与高校的定位和目标匹配。我国的高校存在着普遍的共性和各自的个性特点,所以说要设计一套适合所有高校的绩效指标体系是不现实的。要辩证客观的去分析各类高校的特征,主观片面的去乱套标准是不可取的。因此一定要遵循科学性原则,针对特殊类型高校,增设与之相匹配的评价指标体系来测评该类高校的个性指标。不能忽视的是,绩效指标选取还要注重参评对象的未来的战略规划,要以与时俱进的眼光和能力去归纳所选的指标以顺应时代性。(二)普适性原则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被社会公众认可才有意义,需要辩证的站在现阶段的国情和高校的实际情况上进行主观判断。如果照搬西方国家的评价指标体系或者使用不符合我国地方应用型高校自身定位的指标很难得到公众的理解与接受。国外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都是依据本国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确立的,我国地方应用型高校的绩效评价指标也必须基于我国的国情和文化传统以及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只有通过这样的细致研究才会保证我国的高校的分类绩效评价兼备普适性和科学性。(三)可操纵性原则所选择的指标如果是没有现实数据支撑凭空想象出来的指标几乎是没有参与评价的意义。当前高校和教育主管部门都会对高校发展各项指标进行相关的统计,因此所有指标所需要的数据都应该在前面所说的统计中有所体现,都可以通过换算采集得到。通过数据显示出来的结果相对说服力还是比较能体现客观和公正的。对于那些由于历史原因导致的高校规模和数量积累的基数,就不能单纯将这些绝对总量数据用于评价高校的真实绩效,从而导致结果失去公允。针对该现象,就应该运用数学的方法来调整指标的计算状态例如总量变均值,绝对量变增42 硕士学位论文量或者比值的方法来换算。需要强调的是所有的定量数据的来源都应该公开透明化,否则会造成评价结果较大的变动。对于一些定性的指标,可采集的,就采取问卷的方法,不可采集的本文建议省去对某些定性指标的考查。还需要说明的是,评价体系中的指标个数最好不要出现庞大的数量,进行绩效评价就应该侧重对效果、效率性体现绩效的指标进行考查。(四)整体优化原则指标体系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应该站在系统论的角度上来构建,因此,所选取的内容应该涉及高校的投入-运行-产出,所以说设计出一套既需要保证高校关乎的侧重点,又不能完全偏向于某一模块,还要与高校实际情况紧密联系的指标体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既要保证全面,又要使得选取的不同指标之间出现重复考查的现象。因此,我国高校绩效指标体系的完善工作任重而道远,要在不断的探索中,否定之否定地前进。总的来说,设计绩效评价指标应遵循目标管理中著名的SMART原则,SMART原则中要求指标设计要满足S、M、A、R、T五项要求,在这里就不对这五项要求进行详细的描述,简单概括指标的选取应该做到以下五点基本要求即为:指标要具体,可量化,有目的性,可采集,还有就是要关注指标存在的时效价值,只有做到以上五点,才能基本保障指标体系的一个相对合理度。第三节地方应用型高校绩效评价指标设计建立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绩效指标体系,对高校实行分类评价。2003年以来教育部开始实行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价,用同一套评价指标体系对全国所有高等院校进行评估,这样做没有考虑不同高校的个性发展。对不同院校的评价标准应有所区别对待。事实上,部属院校的标准不适用于省属院校,文科院校标准不适用于理工为主的院校,应用型高校的标准不适用于研究型高校,综合性大学的标准与多科性大学也不匹配,非师范高校的标准更不适用于师范类院校,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由于主体的差异评价标准也不应相同。因此,建立一套科学的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高等教育评价机制改革的必然趋势与诉求。为了保证我国地方应用型高等教育的整体质量,需要建立一套既反映高等教育水平普遍性特征,又要体现高校特质的高校绩效评价综合体系。43 第三章地方应用型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一、地方应用型高校绩效评价指标分类依据经过对比和研究,在分类绩效评价的基础之上经初步探索,提出一套适合地方应用型高校的指标库,指标库的基本构成如下表3.2所示:(一)按地方应用型高校的职能模块分类高校的三大基本职能是直接能够考查到高校的产出信息的,本文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个方面为切入点首先来提取产出指标。1、人才培养指标。不管是什么类型的高校,培养社会所需人才是每所高校的首要职能。以绩效的角度来考查人才培养的指标主要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是人才培养的数量;另一方面是人才培养的质量。需要强调的是培养人才的数量跟高校的历史、规模有关,并不能正确体现高校的绩效,毕业生是作为高校面向社会生产出来的“最终产品”,相反的处在“流水线”上的在校生还不能算是高校的产出,所以本文认为人才培养的指标在数量方面就不考虑在校的所有本科生了;就业率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能反映出高校在人才培养质量方面的参考值,但是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反映,几乎绝大多数高校当年的本专科毕业生就业率都保持在很高的标准,毕业率达到95%以上的高校不在少数,这里面可能就会存在着较大的人为因素。所以本文认为如果选用该指标的话,几乎不能看出各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上的区别,经过考虑最后决定用国内一次性就业专业对口率的混合指标作为检验培养人才质量方面的指标。对口率越高更能体现高校培养人才的质量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还选取硕士生的培养人数在所有在校学生中所占的比例来反映高校培养创新、专精人才的能力。完成阶段性学业后,高校的部分学生会选择继续升学,转入更高一级的学历深造,能够顺利升学也能算的上是上一阶段高校培养的优秀人才,能从侧面反映培养人才的质量,所以将转入上一级学历人数占毕业生总数的比例也纳入到该大类指标中来。国家级考试是在我国所有高校中普遍执行的考试任务,该类考试能检验高校学生对专业知识基本要求的掌握程度,通过人数越多表明教与学达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跟高校的人数与规模等因素有关,而且通过率也与学生的整体质量相关,用“国家级考试通过人数”与“新生入学平均成绩”之比来淡化由于规模和学生进校质量的差异性带来的影响。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品课程的建设能带动并提高整体课程教学水平,从教学方面透露的质量观来反映培养44 硕士学位论文人才的质量。2、科学研究指标。在高校搞研究是必须要考虑的指标,当今社会越来越重视高校的科研地位,衡量高校产出绩效重要的观测点就是高校的科研成果。各层次各类型的高校科研实力是不尽相同的。前文中教所选取的研究型高校的相关指标不适用于地方应用型高校所处的能级范围,对于地方应用型高校选取的科研指标需要适当的降低一个能级,文章将国内发表的论文指标定为生均国内发表论文数。近几年国内高校论文产出频率高和产出数量多,早已不能以论文总量来做评价了。正是因为国内论文产出周期短,本文就选取当年生均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数,用平均值指标来显示高校论文产出的相对能力。科研成果获奖是对高校科研能力的肯定,文中拟要统计的成果获奖数量为国家级、省部级、地市级获奖数量的合计数,如果单以国家级重大获奖数来对地方应用型高校进行绩效测评的话,在该类高校之间的对比的数据就会相对较弱,失去评价的意义。文章将重点学科数、国家重点工程研究中心数这两个指标纳入到科学研究一级指标下,尽管这两个指标看似是高校自身的投入建设,实际上它们是学校学科和科研发展到一定的优秀程度,国家授予学校的一种资格认可,所以说实际意义上它应该属于高校产出领域的指标。地方应用型高校的科研也必须上升到国际视野的高度,高校必须要放眼远观,涉及各学科理论前沿的研究和讨论,文章选取国际学术会议提交论文和国外学术期刊论文发表数来对此考查。对于以三年作为科学研究与发展成果奖、国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数和国际学术会议提交论文数的时间跨度,是因为重大的科学研究项目和学术讨论的结果定性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短期内是不会产生直接的效应与成果的,所以文章参照中教所的做法暂以三年时间作为一个考查时间区间,建议今后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将通过使用同样指标不同年限的时间跨度数据来检验评价结果的稳定性或者一致性,最终确定一个合理的时间跨度。纵向科研经费的获得也能反映出一个高校的科研实力,文章还选取师均拥有的纵向科研经费来考查学校一个整体科研经费的增长指标。3、社会服务指标。广院的大学评价指标体系被社会各界指出一个明显的诟病就是该评价过多的重视产出指标,却把高校服务社会大大的忽略掉了,尤其对于地方应用型高校,如过光考虑科研和人才两方面的产出就未能客观反映该类高校的全部的实际产出,将会误导地方普通本科高校渐渐的不重视社会服务这项特殊的职能。地方高校尤其是定位与应用型级别的学校,对地方区域的经济推进有45 第三章地方应用型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和高校所能提供的智力支持都为当地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帮助。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此类高校未来赖以生存的生命线,因此该类高校要扎根与地方发展的契机,其内部专业的改革与调整都应与时俱进符合社会生产的需求,走为行业企事业服务特色发展道路,这不仅是现实社会对地方高校发挥其职能的客观要求,也是未来地方类高校赖以生存跟创新的必须要走的途径。这也是未来高校差异化定位的必然结果。细细研究地方高校的社会服务这一职能。基于可采集的原理本次研究主要考查那些显性的服务效益。地方应用型高校提供各行各业的继续教育服务,主要是指通过举办继续教育,为社会提供与行业发展紧密联系的专业课程,满足社会对日新月异不断更新的前沿技术与知识再学习的渴望,为建设学习型社会服务,设置开放专业课程数以量化的指标来显示社会服务的接触面。目前,针对热点的社会现象政府以及企业会和高等院校进行相应的项目合作或者提出相关热点问题的进行咨询,如:房地产行业走势评估,食品监管的化学分析等,服务内容不断丰富与服务的层面越来越宽,为国家和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显著贡献。高校的科学研究也是社会赋予高校的重要使命,高校通过出售专利和科研成果孵化,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契机,直接创造经济效益,从而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横向科研经费同样是用来反映高校服务于社会的一个观测点,可以反映高校与社会合作的深度。作为学生第二课堂的校内外实践基地同样的可以反映了学校与社会企业合作的一个广度。未来的时间里,地方应用型高校一旦明确的自身的定位,他的社会服务职能也会跳入人们的视野,并且承担更大的作用。(二)高校的投入-运行-产出指标投入运行指标主要从学校各项经费和物资资源以及利用率方面挑选指标。上文中提到的三大职能的产出指标是通过给定的投入和科学管理为前提生产出来的。因此,在本文中投入运行指标主要选取资源类和效率类指标作为评价的观测点。高校的经费投入指标就根据高校办学经费的外部获得角度来选用生均教育经费和其他经费拨款投入增加比例来考查,各高校凭借既定身份获得相应的经费投入来维持高校的运行。把资源利用率指标作为高校投入运行绩效的一个方面列入评估范围,并且根据普适性原则,主要选取图书馆、实验室两个与教学、科研活动密切相关的数据。现如今图书馆的藏书量已经不能说明高校在该方面的优势了,要以图书馆的流通率来反映图书资源的利用率。实验室的数量同样也不能说46 硕士学位论文明高校的一个实践教学的能力,本文以每年的实验室投入增长率来反映教学实验室的利用程度。教师是高校最重要的人力资源,“双师型”教师身份是对应用型学科专业课教师的一种特殊要求,即要求专业课教师具备两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一要具有较高的文化和专业理论水平,有较强的教学、教研及教学能力和素质;二要有较强的专业基础知识,熟练的专业实践技能,一定的组织生产经营和科技推广能力,以及指导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和素质。将教师中高级职称人数与专任教师总人数比例列入投入运行的指标,是因为随着近年来高校连续扩招,出现了生师比过高、教学资源的相对不足,使得教学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因此,把专任教师增加数列入投入指标体系之内实际上是另外一个角度将其转化为质量指标来对其进行测评。高校师资使用效率的一个重要标识就是师生比,显然在保持一定质量的前提下,师生比值越大,质量就会相对提高,同时也要注意防止数值过大而影响培养质量。把固定资产以及基建投资额等指标取均值来进行测评,主要是因为十年内国内教育改革将许多高校进行了合并整合,这样就出现了一些高校规模突然壮大,还有近几年由于不科学的评价误导了部分高校追求贪大求全的短期发展,所以对这类指标做一个均值处理的方法。二、地方应用型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基于以上对地方应用型高校指标提取角度的探讨,本研究拟定了一套具有普适性的地方应用型高校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如表3.2所示。本文将一级指标分为两大类,分为投入运行指标和产出指标两大模块,然后依据高校的职能将产出指标又分为三类二级指标则根据地方不同规模的高校以及不同专业类型(理、工、农、林)的应用型高校的定位与特色适当调整相应的个性指标,其整个绩效指标体系理想状态应该是动态集成型的。(一)关于权重的确定为了突出地方应用型高校绩效评价的侧重点,拟对一级指标为例,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运行指标的权重确立,参考高校内部绩效评价的一种方法,即层次分析法。对一级指标的四大模块的相对重要性采用问卷调查法来征求专家的意见,后期再把专家问卷的反馈通过数学的方法搭建判断矩阵。然后再使用该47 第三章地方应用型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①分析法对应的公式计算来最终确定权重的比值。借鉴已有的高校评价指标体系中指标的权重,根据地方应用型高校的战略定位,本文先给出了一级指标权重的参考值,文章认为绩效评价指标中投入、产出的比重要相当,但是既然是绩效评表3.2拟定的地方应用型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权重(W)%二级指标高校的生均教育经费投入其他经费拨款投入增加比例生均占用基建投资额投入运行40生均固定资产数......指标高级职称与专任教师比例A1“双师型”教师比例实验室建设图书馆借阅流通率(计电子图书流量)人才培养国内一次性毕业专业对口率硕士培养比例指标25转入上一级学历人数比例A2部、省级精品课程数......国家级考试通过人数与新生入学平均成绩之比重点学科数科学研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数师均占有纵向科研经费指标20当年生均国内学术刊物发表论文数A3三年科学研究与发展成果奖数......三年国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数三年国际学术会议提交论文数开放课程数服务社会师均占有横向科研经费指标15师均专利出售当年实际收入校内外实践基地数A4科技成果转化率......提供咨询服务次数价就仍然要对成果性和产出指标分配较大一部分比值,文中暂定产出指标占60%,然后三大职能的权重是先取平均值后,按地方应用型高校产出的侧重点阶①王平心,殷俊明.高等院校内部绩效评价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03.48 硕士学位论文梯分配权重。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指标要突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要划出相当一部分权重给服务社会指标,来体现地方应用型高校在服务地方上的重要性。具体数值需要今后通过收集大量地方高校数据和问卷调查后进行实证研究后才能确定是否可行。依据问卷结果的统计数据来构建评价的判断矩阵是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思路,也是确定各测评因子权重优先级的事实根据。以本文构建的指标体系为例构建判断矩阵如下:WA1A2A3A4……AjA11a12a13a14A2a211a23a24A3a31a321a34A4a41a42a431……Aiaij其中aij表示指标ai对aj的相对重要性,aij=1/aji。判断尺度。表示要素ai和aj的相对重要性数量尺度,如下表所示。判断尺度定义1Ai和Aj同样重要3Ai比Aj稍微重要5Ai比Aj重要7Ai比Aj重要的多9Ai比Aj绝对重要2、4、6、8重要程度介于上述两相邻判断尺度之间先求出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W。然后经过归一化处理即可求出Ai在一级指标中的权重。求特征向量可用下述公式:1nnWi=aij,式中n为判断矩阵阶数,然后对W=(w1、w2、w3、j1nw4)进行归一化处理,即:WA=Wi。归一化后最终得出Ai在一级指标中的i149 第三章地方应用型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Wi相对权重。一级指标最终权重ki=WA。二级指标的权重也参考此方法确定,由于本文只提出了普适性指标,尚待进一步完善,就不作详细介绍。50 硕士学位论文结语与期望一、对我国高校绩效评价研究的期望第一、政府要主动实践分类评价,鼓励社会参与。用分类的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来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进行外部绩效评价是当前高等教育巨大的课题。政府相关部门应主动干预,成立专项高校绩效评价队伍,鼓励社会第三方组织参与研究,形成由政府主导,社会积极参与的持续性发展局面。评价的指标、方法和最终结果的确立都要做到在阳光下公开,避免暗箱操作。并且让社会公众和接受所有参评高校的互相监督。还要做到集思广益,鼓励让更多的群体,包括政府相关部门和更多的民间机构加入到高校绩效评价的讨论中来。第二、建立完善的高等教育信息管理系统。科学公正的高校评价和排名,将不仅能够继续发挥为高等教育消费者提供信息和指导的作用,也必将对我国高校的健康发展发挥更大的引导和促进作用。准确的评价结果还要依靠绩效评价指标所对应的数据统计的准确性。唯有在科学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真实透明的数据,高校绩效评价的结果才会更为科学公正,并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为保证数据权威,各地方教育系统应建立公开透明的高等教育信息管理系统,在采集相关数据上形成统一的数据类目,以提供社会各界了解和研究分析高校发展实际状况。第三、逐渐形成奖励性绩效评价拨款机制。提高高校资源利用率和增进同类高校之间良性竞争是构建分类实行绩效评价的主要目的。但是同时也应该期望看到这样的研究将来也能够向其他发达国家做法靠拢,待绩效评价的手段成熟之后,应逐步形成奖励性绩效评价拨款机制。不是对绩效低的学校进行惩罚,而是对绩效高的高校进行奖励性财政拨款。这样才会激励高校自身加强管理达到绩效评价的终极意义。二、研究的创新与不足本研究从高校的三大职能出发,就其办学成果和资源利用率这两个维度考51 结语与期望虑,以分类的思想为前提,以绩效技术和能级理论为指导,依据地方应用型高校表现出来的显性特质,初步设计出了一个适用于地方应用型高校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为该类高校今后走特色发展轨道提供正确引导和客观的绩效评价,以期对完善我国所有类型的高校绩效评价指标的讨论提供初步参考。本研究不足之处,就是只对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了理论上的初步讨论,由于时间、资源和个人能力原因,没有对权重及二级指标的确立作深入的实证研究。52 硕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1]陈厚丰.浅论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的若干理论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研究,2003(11).[2]潘懋元,吴玫.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问题[J].黄河科技高校学报,2005(7):1.[3]杨兴林.“四分法”理论的重新审视与我国高校分类的再思考[J].高教探索,2006(1).[4]武书连.再探高校分类[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2(4).[5]陈敏.大众化视野中的高等学校分类[J].现代高校教育,2002(1).[6]陈厚丰.国外高等学校分类法及其评析——以美国卡内基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分类方法为例.当代教育论坛,2004(3):97.[7]王平心,殷俊明.高等院校内部绩效评价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3):57-58.[8]潘懋元.规模速度、分类定位、办学特色——中国当前高等教育发展中的若干问题[J].龙岩学院学报,2006(2):1-8.[9]张小亚,崔瑞锋:中美高校排名指标体系比较[J].江苏高教,2003(6).[10]胡咏梅.中美高校排行榜的对比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2(8).[11]周晓慧,霍国庆.中美高校排名的比较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6).[12]刘尧.中国高校排名的历史、依据与市场[J].中国地质高校学报,2005(11).[13]张国玉.高校绩效评估量化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报,2008(6):16-18.[14]严燕,耿华萍.国内高校评价机构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的比较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4(11):96-99.[15]蔡言厚,蔡莉.“中国高校评价”的三级指标权重需要修改[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7(2):30-34.53 参考文献[16]王洪才.高校评价与排名需要科学的维度[J].中国高等教育(半月刊),2001(6):32-33.[17]吴剑平,陈星博,孙茂新.一流高校评价的基本问题探讨[J].教育发展研究,2002(12):46-49.[18]KARTHNOSD,KARATHANOSP.ApplyingtheBalancedScorecardtoEducation[J].JournalofEducationforBusiness,2005:222-230.[19]ELSACARDOSO,MARIAJOSETRIGUEIROS,PATRICIANARCISO.ABalancedScorecardApproachforStrategy-andQuality-drivenUniversities(C).The11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fEUNIS,Manchester,2005:1-6[20]李越,叶赋桂.高校评价述评——兼论中国创建世界一流高校的差距及策略[J].清华高校教育研究,2001(3):38-43.[21]LEBASMICHEL,EUSKEKEN.AConceptualandOperationalDelineationofPerformanceinBusinessPerformanceMeasurement[J].TheoryandPractice,2002(4):89-93.[22]PAULR.NIVEN.BalancedScorecardStep-by-Step:MaximizingPerformanceandMaintainingResults[M].JohnWiley&Sons,2002:125-130.[23]迈克尔.夏托克,高等教育的结构和管理问题[M].上海:华东师范高校出版社,1987.[24]应望江,李泉英.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和应用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2):45-50.[25]胡文燕.关于构建我国民办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探[J].科技信息,2008(26):200-202[26]许建钺.高等学校教育鉴定与水平评估[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27]吴燕.试论如何建立适合高校的绩效评估体系[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5(7):94-95.[28]宋丽平.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财会月刊,2006(3):9-11.[29]谢健.我国高校社会评价的发展研究[D].西南高校硕士论文,2007(8).[30]李岩.我国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5):74-75.54 硕士学位论文[31]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中心.高等学校绩效评价报告[J].高校(学术版)2009(11):10-29.[32]刘易,张日桃.应用型高校本科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扬州高校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3):25-17.[33]韩超,孙谦.绩效评估客观性影响因素研究综述[J].人才开发,2009(2),2:16-17[34]高林.应用性本科教育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236[35]许启贤.职业素质及其构成[J].江西师范高校学报,2005(11):13-17[36]赵更生.从价值功能阐述应用型人才教育观[J].河南师范高校学报,2008(5):216-217.[37]郑国强.创建面向21世纪的新应用型高校[J].高等教育研究,1999(5):93-95.[38]张卓.研究型高校的基本特征和评价体系[J].南京航空航天高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39]张金卫.高校教师素质评价体系构建[J].江苏高教.2002(1):104-105.[40]沈曦,沈红.研究型高校的组织结构[J].东北高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41]沈杨,任慕兰等.试论研究型高校的学科建设及本科教育的研究型教学[J].江苏高教,2004(4):67-69.[42]李寿德,李垣.研究型高校的特征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1999(1):23-26.[43]杜作润.试论研究型高校及其中国指标[J].江苏高教,2002(3):32-35.[44]姜澄宇.科技创新是研究型高校的本质要求[J].中国高等教育,2002(21):8-9.[45]赵沁平.与时俱进、适应需要,逐步在我国形成一批高水平研究型高校[J].中国高等教育2002(21):3-5.[46]孙锐,王战军.研究型高校的演化动力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3(1):12-16.[47]李祖超,胡燕.教学研究型高校向研究型高校跨越的战略研究[J].清华高校教育研究,2006(5):76-82.55 参考文献[48]郑凌莺,胡守忠.地方工科类高校绩效评价体系初探[J].科技管理研究,2010(12):91-93.[49]张应春,丁毅强.地方高校发展研究生教育之策略[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7).[50]黄晓婷.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绩效评价指标建构[J].科技创业,2008(5):88-90.[51]易柱勤.基于动态平衡计分卡的高校绩效评价研究[D].哈尔滨理工高校硕士论文,2009(3).[52]马振吉.运用“均衡理论”探讨高校职称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J].淄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84-85.[53]王鲁捷.高校工作绩效评估体系研究[J].南京理工高校学报.200114(2):72-76.[54]谢合明.高校绩效考评体系建立初探[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22(8):195-197.[55]韩素萍.独立学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基于客户满意视角[D].华中科技高校硕士论文,2007:27-30.[56]吕嘉.《中国高校评价》创造的三项国内唯一及社会意义[EB/OL].http://edu.china.com/zh_cn/1055/20020522/11258673_1.html.[57]许李洁.高等院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思路[J].时代经贸,2006(10):48-51.[58]戴玉纯.基于战略的高校绩效管理[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高校出版社,2007,(78).[59]龚放.建设重中之重——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战略决策[J].高等教育研究百期精粹,2001(12).56 硕士学位论文附录A地方应用型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调查问卷指导语尊敬的专家、老师:您好,我是南京工业大学09级行政管理专业的研究生,本次调查是我的毕业论文的一部分,论文题目为“地方应用型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本次调查的目的是想咨询一下您对我初步研究出来的“地方应用型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宝贵意见,以便我能够得出更加合理的完善地方应用型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您只需对四个一级指标相关重要性打分和对二级指标在其一级指标下所占比重的判断(在对应的分值下画“√”即可)。另外也恳请您能对本研究的指标体系做一下总体评价,提出您的宝贵意见。请您放心,对于您回复的内容,我会做好保密处理。非常感谢!1.地方应用型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相对重要性评分:Aj培养科学服务投入Ai人才研究社会运行投入运行1---培养人才1--科学研究1-服务社会1判断尺度。表示要素ai和aj的相对重要性数量尺度:判断尺度定义1Ai和Aj同样重要3Ai比Aj稍微重要5Ai比Aj重要7Ai比Aj重要的多9Ai比Aj绝对重要2、4、6、8重要程度介于上述两相邻判断尺度之间57 附录2.地方应用型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二级指标比重的判断(1、2、3、4表示比重分值依次递增)一级指标二级指标1234高校的生均教育经费投入其他经费拨款投入增加比例生均占用基建投资额投入运行指标生均固定资产数A1高级职称教师与专任教师比例“双师型”教师比例实验室建设图书馆借阅流通率(计电子图书流量)部、省级精品课程数国内一次性毕业专业对口率人才培养指标转入上一级学历人数比例A2国家级考试通过人数与新生入学平均成绩比例硕士培养比例师均占有纵向科研经费三年科学研究与发展成果奖数当年生均国内学术刊物发表论文数科学研究指标三年国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数A3三年国际学术会议提交论文数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数重点学科数横向科研经费收入专利出售当年实际收入服务社会指标校内外实践基地数A4科技成果转化率开放课程数提供咨询服务次数您对本指标的综合评价:(可以补充您建议的指标和说明)58 硕士学位论文3.部分指标的解释与计算方法高校投入产出不是短期行为,延长某些指标的时间跨度来表达更能准确反映考核周期中的长期智力成果,必要时可以考虑更长的周期。文章先借鉴中教所的做法取三年指标,并建议今后的实际操作过程中通过使用同样指标在不同年限的时间跨度下的数据来检验评价结果的稳定性或者一致性,最终确定一个合理的时间跨度。某些指标避开选用绝对量是因为绝对数体现不了投入产出率的思想,改用均值能够更好的在校际之间比较效益和效率。任何一项设计总会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能满足平衡条件的问题,例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数会因为不同学校的规模和教师的多少造成影响,实际该指标的数量级偏小,均值处理后会失去比较意义,这是研究中会面对的实际问题,因此只能通过假设条件忽略这些影响。国内一次性毕业专业对口率:专业对口人数与应届毕业生人数之比。以一次性就业专业对口比例从侧面反映高校学科专业培养人才的质量;转入上一级学历人数比例:升学人数/应届毕业生人数;“国家级考试通过人数”与“新生入学平均成绩”之比:考虑到学生入学的差异性对评价结果的影响,故用国家级考试通过人数与新生入学平均成绩之比来淡化入学质量和学校规模差异性带来的影响;在这里就选用所有高校普遍执行的两项国家级考试CET6和计算机二级的总人数来计算;硕士培养比例:三年硕士毕业人数/三年总的本科毕业人数;其中三年作为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一个周期;师均占有纵向科研经费:纵向科研总经费/拥有纵向课题人数;师均占有横向科研经费:横向科研总经费/拥有横向课题人数;师均专利出售收入:三年出售专利收入/教师总人数;高校的生均教育经费投入=教学经费总投入/当年学生总人数;其他经费拨款投入增加比例=(当年经费额度-上年额度)/上年总额;生均占用基建投资额=当年实际完成基建投资总额/当年学生总人数;生均固定资产数=固定资产总数/当年学生总人数;高级职称与专任教师比例=教授、副教授总人数/教师总数;“双师型”教师比例=“双师型”教师人数/专、兼教师总人数;实验室建设=(当年投入-上年投入)/上年投入;图书馆借阅流通率=当年借阅册数/在校总人数;59 致谢致谢三年的时光匆匆飞逝。从论文的选题到开题到现在,历时近两学年,回想论文写作过程中的种种艰辛颇有几分感慨。本学位论文是在我的导师悉心指导下完成的,首先我要向我的我的导师表示衷心的感谢。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渊博的理论知识,使我在三年的学习中受益匪浅;特别是这篇学位论文,从选题到提纲制定,从论文初稿到最终定稿,导师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在选题、定题、资料收集、文字表达乃至标点符号方面,导师都始终给我耐心指导。从成老师的治学态度中我深深的认识到了“小事成就完美,完美并非小事”的道理。成老师也在我的生活上给予谆谆教诲,我将铭记于心。再次向我的导师表示万分的感谢,没有他的帮助我的学位论文不会如此顺利完成。同时,我也要感谢在整个研究生课程学习阶段、论文开题及写作过程中给予我帮助的各位老师,感谢你们在我的开题中给与我的指导。感谢我的同学们在三年来对我生活和学习上的帮助。感谢和我朝夕相处的同班同学们,三年的相处我们都很快乐,这也将是我们美好的回忆。在顺利完成硕士学位学业之时,向关心、帮助和培养我的南京工业大学所有的老师致以深深的致意和由衷的祝福!也向答辩委员会的各位评委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祝福母校蒸蒸日上!60 附录附录B在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1)成建平,章大为.我国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刍议[J].文教资料,2011.(2).(2)章大为,沈维维.卓越绩效价值观在民办职业高校发展中的渗透[J].中国集体经济,2011(12).6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