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历史篇

中华文化历史篇

ID:33975445

大小:4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02

中华文化历史篇_第1页
中华文化历史篇_第2页
中华文化历史篇_第3页
中华文化历史篇_第4页
中华文化历史篇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华文化历史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华文化(历史篇)》讨论题1、中西文化的主要区别。(1)中国传统文化以静止、和谐对称、直觉思维、整体、性善、人治、中庸、平均主义、循环论为本位。(2)西方文化以运动、斗争战争、分析思维、个性、性恶、法治为本位。2、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特点。对弱势的晚清中国而言:(1)中国近代处于被西方侵略和自身反侵略的背景下,对学习西方产生了矛盾心理。(2)中国近代处于文化“入超”的劣势,中方吸收西方文化太多。(3)从华夏变夷到中体西用;从全盘拒绝到盲目崇拜。(4)从援西入中到全盘西化。(5)反洋教斗争与中西文化冲

2、突。3、中体西用论的特点。【主张、含义、目的、正确性】“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缩略语。19世纪60年代以后洋务派向西方学习的指导思想。张之洞在《劝学篇·设学》中提出,“中学为体”,是强调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社会命运的根本;“西学为用”,是主张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科学技术,效仿西方国家在教育、赋税、武备、律例等方面的一些具体措施,举办洋务新政,以挽回清王朝江河日下的颓势。它主张在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基础上,采用西方造船炮、修铁路、开矿山、架电线等自然科学技术以及文化教育方面的具体办法来挽

3、救统治危机。它是封建主义文化和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结合的产物,对近代中国的政治思想产生过较大影响。早期对于冲破封建顽固派的阻挠,引进西方自然科学,促进中国工业、军事的近代化和新式教育的产生发挥过积极作用,后期成为清统治者对抗资产阶级维新和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中体西用说是晚清一代知识精英们解决中学与西学之间关系问题的一个主要思路。其特征是:一方面以中学为体,要求坚守传统的政治秩序与伦理观念;在此前提下,另一方面以西学为用,主张采纳西方的器械技术、生产方式,以实现国家富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中体西用说对

4、于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思想观念无疑起了积极作用。积极作用是:引进了西方的先进科技,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闭关锁国的状态,提高了中国的科技水平,并为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一定基础。消极作用是:仅仅引进技术,而不是从社会制度上进行变革,加速瓦解了中国的小农经济。4、西学传播的重要途径。留学生与西学传播;译介【林则徐、李鸿章等】;近代报刊【梁启超《清议报》上海《时务报》《申报》】;西式学校【北京同文馆(李鸿章创办)、广方言馆、福建马尾船政学堂(左中棠创办)、北洋永师学堂、北洋大学、1896年京师大学堂】5、晚清

5、中日甲午战争以后“西学东渐”的表现。甲午中日战争后—西方实用科学主义传入;社会政治学说的的传播和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人超越“中体西用”的局限,从而6/6推行维新变法运动;西方政治、社会、教育、语言语法等学说的传入;孙中山等人的“三民主义”、辛亥革命、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以及西方其他社会思潮和西方大量文艺作品的传入。6、西方文化中的“人格独立”观念对中国传统的“家庭本位”制的冲击。【注:冲击包括人生观、思想文化(改革、中体西用等)、制度】“家庭本位”即是以父权为中心,长子继承制为中轴,宗法制为特性。

6、“人格独立“即是无赋人权,个性解放,个人独立、自由。7、西方文化对近现代中国的影响。(1)政治影响—太平天国运动;资产阶级改良派;资产阶级革命派;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2)经济影响—沿海地区工商业发展;外国资本和企业的进入……(3)文教事业影响—西方传教士在中国创办教会学校;甲午战争后中国创办的新型公立普通学校;1905年废科考后,特别是中华民国成立后,全国规模的学校教育发展起来;中国人、外国人经营的报刊……(4)风俗习惯的影响—服饰、冠冕、发式的改变;跪拜礼的废除;丧服与居丧、婚俗

7、的改变;贞洁问题饿淡化;妇女地位的提高。(5)思维方式影响—A从“崇古薄今”到“后胜于今”;B从”家庭本位”到”人格本位”;C从“重人事”到“重科学”;D从“重义轻利”到“义利统一”;E从“重农抑商”到“商业富国”;F从“模糊”到“科学”。8、汉民族形成的两个途径(模式)。滚雪球和攀附9、中国西南民族基本情况。(1)西南范围:……;…….是文明起源地。(2)民族分布:历史和现在(3)各民族创造的文化(4)总结:为祖国的……作出贡献。(1)以云贵高原为中心的西南地区处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8、的交界地带,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地之一。(2)从史书的文字记载中,早期在中原之西居住的人统称戎,羌,周,蜀;现今,水族傣族佤族苗族怒族门巴族珞巴族哈尼族纳西族拉祜族答:在我国的西南部住着二十几个少数民族,各民族历史悠久,形成了自己的民族文化和生活习俗。每年的民族节日达1000多个,其中众多的民族盛会主要集中在早春、秋天和冬季。如苗族的芦笙会,侗族的三月三,苗年等等。每逢节日各族人民穿上节日盛装,载歌载舞,节日活动丰富多彩,有唱歌、跳舞、吹芦笙、击铜鼓、斗牛、赛马、赛龙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