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过程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

注重过程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

ID:33962459

大小:204.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3-02

注重过程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_第1页
注重过程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_第2页
注重过程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_第3页
注重过程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_第4页
注重过程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注重过程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注重过程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以的教学片段为例董海涛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36006)(作者简介:董海涛(1970---),男,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数学教学。获安徽省“高中数学骨干教师”,阜阳市首届“百名名师”,阜阳市“首届高中数学学科带头人”称号.曾在《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上半月)、《数学教学》、《数学通报》、《数学通讯》(教师刊)、《中国数学教育》、《中小学数学》(高中)、《中学数学》、《中学数学教学》、《中学数学杂志》、《数学教学通讯》、《中学数学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40多篇.)1案例在某市

2、级示范高中举行的“公开教学周”上,笔者“推门”听了一节常态课,听课时的感受、对学生的测评以及课后与执教教师的交流,都引起了笔者的反思:到底怎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1.1基本情况简介该教师(以下称A教师)执教班级为高一年级,由于该校是市级示范校,招生顺序在省级示范校之后,学生基础尚可但数学思维能力欠佳,A教师执教内容是人教A版必修四第三章《三角函数恒等变换》的第3.2节《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第一课时.1.2教学过程简录A教师首先复习回顾了“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然后激情洋溢地为本节课的学习做了一

3、番鼓动:“学习了和(差)角公式,倍角公式以后,我们就有了进行三角变换的新工具,从而使三角变换的内容、思路和方法更加丰富,这为提高我们的推理、运算能力提供了新的平台”.A教师对教材作了自己的解读,9调整了教材的教学顺序,没有使用教材中的例1:试用表示和例2:求证(1),(2),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教材中的例3:求函数的周期,最大值,最小值.A教师:如何求上述函数的周期?可以用的周期、的周期相加得到吗?学生有回答可以的,也有回答不可以的,争论不休.A教师:大家知道函数的周期吗?由于在必修四第一章《三角函数》第36页

4、“探究与发现”中已有了结论,学生回答周期是.A教师:学完了本例题,大家就知道能不能采取两周期相加了,现在我们就把研究方向瞄准如何把化成的形式,大家知道怎样化吗?学生众:不知道.A教师:提出系数2试试!(学生埋头演算)学生1:我得到了=,但下面怎么办呢?A教师:注意到,联想到三角函数的知识,你能实现怎样的转化?学生1:(领悟)噢,学生2:也可化为:9,老师您怎么想到提出2?A教师:别急!完成下面这道题后,你会有所发现的.求函数的周期和最大值、最小值.A教师:(看到学生仍不得要领,发出第二次指令)提出试试!学生谨

5、遵师命,也顺利地实现了或的化简.A教师:(乘胜追击)请大家思考问题1:提出的系数有何规律?(学生激烈讨论,3分钟后有学生发言)学生3:我发现了!.A教师:对!提出的就是中系数的平方和的算术平方根即!大家来完成习题3.2B组第6题:(1)求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2)你能用a,b表示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吗?知道提出系数后,学生对此已没有什么困难了,都能依葫芦画瓢给出答案,A教师进行了如下的提炼.A教师:总能化成(这里),这个公式被称为“二化一公式”,它在三角函数求最值、周期、单调性等方面很有用途,大家要记住!看

6、到学生频频点头,A教师对此教学效果很满意.但现实却给了他无情一棒:A教师:大家来看例3:求函数的周期和最值.95分钟后,绝大部分学生仍没有结果,A教师提问了数学课代表.学生4:我是这样做的:,下面怎么做,我不知道了.A教师:你怎么能这样化简呢?二倍角公式不知道使用吗?大家再用二倍角公式试试!5分钟后,学生仍没有结果,临近下课了,A教师只好亲自上阵,演示化简过程.(教学简录完)2学生检测结果征得A教师的同意(也许碍于笔者兼职教研员的身份),笔者随堂检测了一道习题:求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答题时间是15分钟.在笔

7、者和A教师交流的时候,数学课代表把学生答案收齐送来了,检测结果是:(全班60人)(1)26人是这样解的:所以(2)32人是这样解的:所以,又因为所以(3)2人是这样解的:,所以3与A教师的交流在与A教师的课下交流时,笔者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让我们听听A教师的回答.问题1:为何是您告诉学生提出系数2、系数9,而不是让学生自己探究呢?A教师:学生自己也看不出来,这个问题就是一层窗户纸,一旦捅破了,什么神秘也没有了,直接告诉他们,再让他们发现就是,节约了时间,为下面的练习赢得了时间,教学效果会更好.问题2:课代表对

8、例3的化简:,据您课堂巡视情况看,是个别同学所为还是普遍现象?A教师:确实不少学生都是这样做的,当然这样化简也可以,但他们不熟悉“积化和差”公式,就做不下去了,以后学习了例2“积化和差”、“和差化积”公式,就可以了.问题3:如您所说,“二化一公式”在研究三角函数的周期、最值、单调性等性质中非常重要,为何没有留时间对公式本身给予一些必要的说明呢?A教师:现在不是批判“一个定义三项注意”吗?我想在以后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