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词语和句式1

文言词语和句式1

ID:33959637

大小:56.3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02

文言词语和句式1_第1页
文言词语和句式1_第2页
文言词语和句式1_第3页
文言词语和句式1_第4页
文言词语和句式1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言词语和句式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编写时间20年月日执行时间20年月日。总序第个教案课题文言词语和句式共2课时课型新授第1课时教学目标一、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是学习古代汉语的基础知识,了解一些这方面的知识是为了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二、结合所学过的五个必修模块中的文言文,掌握积累并梳理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方法。重点难点二、结合所学过的五个必修模块中的文言文,掌握积累并梳理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方法。教学策略讨论、探究、合作教学活动课前课中反思一、在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的教学中,不必过多地讲解文言知识的概念和术

2、语。要让学生明确,教材已经提供了一个“文言词语和句式”的知识框架,学习的重点应放在利用这个框架积累、梳理文言知识,掌握方法,养成习惯上。二、文言实词的教学,要指导学生关注那些在古文中经常出现,而且容易跟现代汉语相混淆的词语,提高对这些词语的敏感性,注意把握它们和现代汉语的细微差别。例如:“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苏洵《六国论》)其中的“速”字,古文中有“迅速”的意思,如:“其进锐者其退速。”(《孟子·尽心上》)也有“召请”(不速之客)、“招致”的意思,“迅速”在现代汉语中使用最普遍。“始速祸焉”中的“速”字当“招致

3、”讲,但学生一不留神就容易理解成“迅速”。这就要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明确只有讲成“招致”,才能准确地把握苏洵对燕国灭亡原因的看法。而对那些没有普遍意义的字词则不必追求字字落实。三、文言虚词的教学,重点应放在虚词用法的理解上。要帮助学生懂得常见虚词在上下文里的具体作用,并能进行分析和比较。学生对某一虚词的用法能随口说出几个课文中的句子加以解释,这最能表现出学生的文言虚词掌握情况,教师不要要求学生凭空地去历数哪些虚词具有哪些种用法。虚词的教学常常借助比较的方法,通过比较,指导学生深刻准确地理解古文的原意。例如,比较“家叔以余贫

4、苦,遂见用于小邑”(《归去来兮辞并序》)与“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屈原列传》)两句中的“遂”字。“遂”一般解释为“于是、就”,带入前一句,顺理成章;带入后一句,粗看似乎也行,细看则不足以表现屈原的精神品格。指导学生再查工具书,“遂”字还有一个解释,那就是“终于、竟”,《屈原列传》一例正是这一解释的最好体现。四、与现代汉语相比,文言句式的语法结构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但作为两千多年前的句子形式,自然会与现代汉语有一定的不同,文言句式教学的重点就应放在这“不同”上。目前高考文言文阅读的考查也在日渐贴近中学文言文阅读教学的

5、实际,不少试题都涉及到文言句式的知识。如2004年广东卷中有一题要求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其中一句是:“不识吾子奚以知之?”这就是一个疑问句中宾语前置的句子,“奚以知之”翻译时应按“以奚知之”的顺序,全句的意思是“不知道您根据什么知道这件事呢?”像这样一些内容都为一般文言文所常见,具有典型的意义,值得学生认真掌握。 有关资料一、部分练习参考答案1.《孔雀东南飞》中的“相”字(1)副词,互相:“相见常日稀”,“六合正相应”,“黄泉下相见”,“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2)副词,单指一方:“登即相许和(她

6、,代媒人)”,“会不相从许(你,代仲卿)”,“嬉戏莫相忘(我,代兰芝)”,“誓天不相负”(你,代兰芝)(3)名词,相貌:“儿已薄禄相”2.名词用如动词的用法(1)“吾师道也。”(《师说》)师,学习。“师”和“道”两个名词连用,根据句意,不能构成主谓或并列的关系,则可能是动宾关系。(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水”,游水。紧跟在能愿动词后面的名词常用如动词。由此推论,用在副词后面的名词常用如动词,如“明君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3)“以叔隗妻赵衰,生盾。”(《重耳之亡》)“妻”,给……做妻子

7、。紧跟在介词结构后面的名词常用如动词。(4)“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游褒禅山记》)“舍”,修筑房舍。后面紧跟着介词结构的名词常用如动词。(5)“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王之”,尊他为王。后面紧跟着代词的名词常用如动词。3.文言文中宾语前置的用法(1)“大王来何操?”(《鸿门宴》)疑问句中,代词作谓语动词的宾语,常前置。(2)“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疑问句中,代词作介词的宾语,常前置。(3)“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否定句中,代词作谓语动词的宾语,常前置。(4)“自书典所记,未之

8、有也。”(《张衡传》)否定句中,代词作谓语动词的宾语,常前置。(5)“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当强调宾语时,常在前置的宾语和谓语动词之间加“之”作标志。(6)“率师以来,惟敌是求。”(《左传》)当强调宾语时,常在前置的宾语和谓语动词之间加“是”作标志。4.文言文中省略句的用法(1)“相如前进缶,(相如)因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