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发展策略

连云港发展策略

ID:33956825

大小:52.4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02

连云港发展策略_第1页
连云港发展策略_第2页
连云港发展策略_第3页
资源描述:

《连云港发展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连云港港口物流园区发展策略(原文)连云港物流发展概况:连云港港地处中国沿海中部的海州湾西南岸、江苏省的东北端,位于北纬34°44',东经119°27'(主要港区)。港口北倚长6㎞的东西连岛天然屏障,南靠巍峨的云台山,为横贯中国东西的铁路大动脉——陇海、兰新铁路的东部终点港,被誉为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和新丝绸之路东端起点,是中国中西部地区最便捷、最经济的出海口。连云港港目前拥有包括集装箱、散粮、焦炭、煤炭、矿石、氧化铝、液体化工、客滚、件杂货在内的各类码头泊位35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30个;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港口建立通航关系

2、,辟有至欧洲、美洲、中东、东北亚、东南亚等集装箱和货运班轮航线40多条,并开通了至韩国仁川、平泽两条大型客箱班轮航线。根据规划,连云港港未来将形成由海湾内的连云主体港区、南翼的徐圩和灌河港区、北翼的赣榆和前三岛港区共同组成的“一体两翼”总体格局。根据腹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综合分析影响港口吞吐量发展的各种相关因素,预测连云港港2010及2020年吞吐量将达1.2亿吨和1.9亿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达340万TEU和800万TEU。连云港港口物流园区建设的对策:一、积极推进区域物流协作区的建立,拓展经济腹地连云港港口物流园区的形成

3、无一不依托于腹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贸易的剧增。连云港的地理位置非常优越,四通八达的交通赋予其广阔的经济腹地,直接经济腹地包括山东南部、河南北部、河北南部、山西南部及陕西关中等地区,面积18万平方公里,间接经济腹地包括甘肃、宁夏、新疆等中原、西北广大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1/5,适合建立腹地型航运中心。连云港及其经济腹地面临着加快发展的诸多有利条件。随着国家西部开发、中部崛起战略的加快实施的背景中,将有力地促进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对连云港的腹地经济有直接的拉动作用。二、加强与邻近港口合作,实现协同发展组合式、集群化是国际国内港口发展

4、的普遍趋势,建设我们自己的港口群,以此实现总量的迅速扩张,功能的明显提升,更好地发挥港口对地区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增强港口的核心竞争力。积极推进与邻近上海港、日照港、青岛港和省内河港之间的战略合作,通过合纵连横、优势互补、资源整合和市场运作获得双赢。三、大力发展港口经济,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现代化港口是世界经济的枢纽,是吸引和集聚现代工业、物流等生产要素的最佳结合点。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国际贸易的蓬勃发展,港口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将越来越突出,可以说目前正是加快港口经济发展的最好机遇期。四、加快建设自由贸易港区的步伐“区港联动”

5、是现代物流发展的新方向,是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第一步,是港口建设和区域发展的推进器,也是促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形成的重要因素。当前各地保税区都在积极推进区港联动发展的进程。随着国家出口退税率下调,出口补贴下降,保税区的优势迅速削减。各地保税区纷纷考虑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目前已有一些保税区开展区港联动试点工作取得成功,国家对此投入了十二分的关注,相关部门的一些促进措施和政策法规有的已出台,有的正处于积极酝酿中。连云港市可以抓住这个良机,学习各地开展区港联动的宝贵经验,进一步创新思路。五、加快港口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实现智能港的转变建立

6、和完善港口EDI(电子数据交换)中心,实现电子通关和贸易无纸化,建立公共交易平台,充分利用物流能力,扩展港口增值服务,增强港口辐射能力。利用条码技术、数据库技术、电子订货系统(EOS)、电子数据交换(EDI)、快速反应(QR)及有效的客户反馈(ECR)、仓储管理系统(WMS)、资源管理系统(ERP)等信息技术,建立覆盖港区生产流通和仓储运输企业的网络平台,使港口具备物流信息港的功能,实现与协作企业、客户和有关管理机构的信息共享,形成港口之间、港口与海关、港口与货主、港口与承运商的无缝连接。六、加快发展物流业,构筑现代化港口物流配套

7、体系。以港口为枢纽,大力开拓港口物流,建设面向国内外的现代化物流网络。要加快港口信息化进程,进一步提高港口物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积极发展货运代理、电子商务、仓储配送、连锁经营等物流业务。要加快物流基地、交易市场建设,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物流园区。改口岸通关环境,增强货运市场竞争力。采取多种方式鼓励企业投资连云港物流业,把连云港港建设成为集中转、仓储、配送于一体的现代化国际物流中心。七、加强港口物流人才培训和教育,构筑物流人才高地当前,我国连云港港口物流方面的专业经营管理人才十分匮乏,这种状况不利于港口物流服务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必

8、须采用多种途径培养和引进具备良好货物和货运专业知识、掌握现代物流经营管理技术方法,尤其是电子信息技术方面的专业人才,加快我国港口物流发展。一方面积极开展对港口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实现产学研三结合。另一方面要实行柔性的用人机制,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