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鳞毛蕨中抗菌及抗肿瘤活性成分的研究

香鳞毛蕨中抗菌及抗肿瘤活性成分的研究

ID:33939257

大小:7.96 MB

页数:112页

时间:2019-03-01

香鳞毛蕨中抗菌及抗肿瘤活性成分的研究_第1页
香鳞毛蕨中抗菌及抗肿瘤活性成分的研究_第2页
香鳞毛蕨中抗菌及抗肿瘤活性成分的研究_第3页
香鳞毛蕨中抗菌及抗肿瘤活性成分的研究_第4页
香鳞毛蕨中抗菌及抗肿瘤活性成分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香鳞毛蕨中抗菌及抗肿瘤活性成分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分类号⋯⋯⋯⋯⋯⋯UDC密级⋯⋯⋯⋯⋯.多秀庐夕擎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香鳞毛蕨中抗菌及抗肿瘤活性成分的研究申请人:学号:培养单位:学科专业:研究方向:指导教师:完成日期:王静2111226生命科学学院微生物学微生物产品的开发与制各张彦龙教授2014年3月27日中文摘要香鳞毛蕨(Dryopterisfragrans(上.)schott)为多年生落叶草本,属于鳞毛蕨科鳞毛蕨属植物,生长于高寒地区的滑石坡、森林中的碎石坡和火山周围的岩浆缝隙中。我国的东北、华北、俄罗斯、日本以及欧美均有分布。另据五大连池地方志记载,达斡尔族居民在几百年前就已经使用香鳞毛蕨

2、水煎液治疗多种疾病,尤其对皮肤病疗效独特,近年来对香鳞毛蕨药理作用的研究中发现,其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引起真菌性皮肤病的主要病原菌为毛癣菌属、小孢子菌属以及表皮癣菌属的真菌。断发毛癣菌(Trichophytontonsurans)属于毛癣菌属,是一种能够感染人类的丝绒状病原菌,主要引起儿童黑癣,还可引起甲癣、手足癣、体癣等。石膏样小孢子菌(Microsporumgypseum)属于小孢子菌属,是亲动物性皮肤癣菌,可引起动物黄癣样病变,感染人可引起体癣、脓癣及白癣。恶性肿瘤是当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最主要的疾病,而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肿

3、瘤的药物大多为毒副作用较大或易产生耐药性的化学合成药物,严重影响临床疗效,因此从天然药物中寻求低毒、高效的新型抗肿瘤药物,成为研究的重点。本文对香鳞毛蕨水提液进行大孔树脂柱色谱,用水、30%、60%、95%乙醇依次洗脱,再对各个组分进行抗菌及抗肿瘤活性筛选。抗菌结果表明30%乙醇组分的抗菌效果最好,MIC分别为断发毛癣菌:3.125.6.25mg/mL,石膏样小孢子菌:1.563.3.125mg/mL;MFC分别为断发毛癣菌:6.25.12.5mg/mL,石膏样小孢子菌:3.125.6.25mg/mL。抗肿瘤活性筛选结果表明各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抗

4、人肺癌细胞A549和人乳腺癌细胞MCF.7活性,30%乙醇组分的效果最显著,最终确定30%乙醇组分为抗菌及抗肿瘤有效部位。利用正相硅胶柱色谱、反相(MCI、ODS、RP.18)柱色谱、SephadexLH一20柱色谱、TLC等技术对30%乙醇组分进行分离、纯化,得到10个单体化合物,通过Uv、IR、MS、NMR并结合文献报道确定其结构,其中包括芳香类化合物4个、黄酮类化合物2个、倍半萜类化合物2个、木脂素类1个、甾醇类化合物1个。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其中的新化合物1个,命名为:DryofragranosideK。己知化合物9个,分别为:(Z)一

5、3,5,5-trimethyl-4—0—0,4,5-trihydroxy.-6一(hydroxymethyl)-tetrahydro一2H-pyran-2·.yloxy)bbutylidene)cyclohex-2-.enone,(E)-3-(4一hydroxyphenyl)acryicacid,13-sitosterol,3,4·-dihydroxybenzaldehyde,(6S,9R)-3-oxo—Q·.ionol⋯9O13-D—glucopyranoside,fragranosideA,7,9’;77,9-diep-oxylignansp

6、inoresinol·4,4’一di-O-p-D-galactoside,,(7S,8R)一dihydrodehydrodiconiferylalcohol⋯9Op-D-glucoside:,quercetin⋯3O13一D—glucose。通过对所分离得到的7个单体化合物的抗菌活性试验,结果表明香豆酸、松脂醇二半乳糖苷、(6S,9R)-3-0【一紫罗兰醇一9-O--p—D-吡喃葡萄糖苷具有抗断发毛癣菌和石膏样小孢子菌活性。采用MTT法对分离得到的9个单体化合物进行了抗肿瘤活性筛选,结果表明香鳞毛蕨苷A和香豆酸对A549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

7、4h、48h、72h的IC50值分别为18.75+0.22lamol/L、11.03士0.15Ixrnol/L、8.31土0.26肛mol/L和32.78+0.13“rnol/L、22.97士0.24lxmol/L、22.74士O.18gmol/L;松脂醇二半乳糖苷、香鳞毛蕨苷K和槲皮素一3一O—p-D葡萄糖对MCF-7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4h、48h、72h的ICs0值分别为17.58+0.13}tmol/L、9.52土0.11“mol/L、6.27士0.21frtmol/L和27.38士0.12Ix埘ol/L、21.50士0.18prn

8、ol/L、15.97士0.25lamol/L和30.50土0.15Iamol/L、26.46士0.20“mol/L、20..78士0.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