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经济的绿色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中国城市经济的绿色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ID:33936282

大小:1.43 M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3-01

中国城市经济的绿色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_第1页
中国城市经济的绿色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_第2页
中国城市经济的绿色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_第3页
中国城市经济的绿色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_第4页
中国城市经济的绿色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城市经济的绿色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城市经济的绿色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李艳军华民摘要作者采用基于非期望产出的DEA⁃SBM模型,测算考虑环境污染时中国275个①地级及以上城市2011年的经济效率,称之为“绿色效率”。结果显示,中部城市的绿色效率表现最差。如果提高“坏产出”权重,绿色效率的测算结果显著下降,且东、中部城市的降低幅度显著高于西部城市。随后采用工具变量法控制城市规模的内生性,检验中国城市绿色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城市绿色效率与其规模呈现U型关系,U型曲线拐点对应的城市人口规模约为399万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对绿色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而第二产业

2、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金融发展水平和投资率等则会对绿色效率产生负面影响;金融发展水平和投资率具有交互效应,城市金融发展水平越高,越能减轻高投资率对绿色效率的负面影响。关键词中国城市经济绿色效率SBM模型IV⁃Tobit[中图分类号]F0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851X(2014)02-0036-17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城市化率从1978年的17?92%提高至2013年的53?7%,平均每年提高约1个百分点。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城市化更是加速发展,平均每年约提高1?

3、36个百分点。但是,中国城市化的效率却饱受质疑。Henderson(2007)提出,中国在城市化进程中需要更加注重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等问题。吴敬琏(2013)指出,中国的城市化“存在严重的效率问题”,摊大饼式的“造城运动”极大浪费了土地资源,造成产业空间结构恶化,城市运营效率低下。从国际经验看,目前中国正处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阶段,因此,关注和研究城市化【作者简介】李艳军(1988-),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邮政编码:200433;华民(1950-),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①2011年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有288个

4、,在测算绿色效率时删除投入产出数据存在缺失的13个样本城市,包括巴彦淖尔、盘锦、聊城、荆州、潮州、桂林、百色、崇左、三亚、遵义、拉萨、金昌和陇南。36李艳军华民:中国城市经济的绿色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效率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城市化效率,首要问题便是合理评价城市的经济效率。第一种方法是采用劳动生产率,即利用人均产出或收入衡量城市的经济效率。许多研究城市规模与集聚经济的文献采用这一思路,如Ciccone和Hall(1996)、Venables(2011)等。中国学者也以该指标为基础,研究经济密度对中国城市生产率的影响,如陈良

5、文等(2009)。该方法最容易和直接,但也存在缺陷,即以单一要素的生产率评价城市的经济效率,其结论不够全面。第二种方法是测算企业的生产效率,并以此衡量其所在城市的经济效率。该方法的优点在于深入微观企业层面,从而有利于研究城市规模、经济集聚、人力资本等因素与生产效率相互作用的机制。许多研究采用这一方法,如Greenstoneetal?(2010)和Combesetal?(2012)等。但是,微观企业的生产效率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体现整个城市的经济效率值得商榷。此外,如何测度微观企业的生产效率成为另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第三种方法是采用生

6、产函数法,通过构建城市经济的生产函数,再运用计量回归方法估计城市的经济效率。王小鲁、夏小林(1999)最早使用该方法估算中国城市的净规模收益。他们假设城市具有C⁃D形式的生产函数,通过计量分析发现,中国城市的净规模收益与其规模呈倒U型关系。Au和Henderson(2006)进行了一项类似研究,得出十分相似的结论。戴永安(2010)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法考察我国城市效率的演变趋势,发现中国城市效率总体水平较低且增长缓慢,城市间的效率水平存在较大差距。生产函数法需要对城市经济的生产函数形式做出假设,考虑到城市经济运行的复杂性,该方

7、法的难点在于保障城市经济生产函数设置的正确性。第四种方法是数据包络分析法(DataEnvelopmentAnalysis,DEA),也是目前运用最广泛的方法。Charnesetal?(1989)采用DEA方法测算中国1983年和1984年28个主要城市的经济效率。他们指出DEA采用最优化方法确定各项投入和产出的权重,而且无须主观地设置具体的生产函数形式,因而较适合用于城市经济效率评价。Zhu(1998)采用DEA方法和主成分分析法评估中国城市经济效率,发现这两种方法产生了一致且互补的测算结果,进一步说明DEA方法适用于评价城市经

8、济效率。李郇等(2005)采用DEA方法测算中国20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1990年~2000年间的效率,证明中国的城市效率较低。李培(2007)和邵军、徐康宁(2010)都采用DEA方法中的Malmquist指数法测算我国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状况。但是,无论采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