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无之间——教学的此境与彼境研究

有无之间——教学的此境与彼境研究

ID:33919724

大小:7.95 MB

页数:174页

时间:2019-02-28

有无之间——教学的此境与彼境研究_第1页
有无之间——教学的此境与彼境研究_第2页
有无之间——教学的此境与彼境研究_第3页
有无之间——教学的此境与彼境研究_第4页
有无之间——教学的此境与彼境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有无之间——教学的此境与彼境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分类号学校代码“有"“无"之间密级学号20—06109—0014——教学的此境与彼境研究“BEING”AND“NON-BEING’’——THESTUDYOFTHEEXISTENCEANDTHEIDEALONTEACHING.指导教师姓名、职称叁笾燧熬拯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二零一四年五月中文摘要“有撇无"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无论是西方哲学的“有”,还是中国从先秦儒家学说中的“有”,发展到佛教般若学的“有”,都包含了三方面的意义:一是表示实际存在的具体事物,包括自然之物和社会之物;二是一定的观念

2、和价值取向。三是现实状态。“无”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无”即道,是事物的本体。无形无象,恍忽幽隐,难以探求,但又是切实存在,作用在人与社会的各种事物之上,显现出很多可以为人发觉与把握的特色。二是“无"即“幽冥之境”,是事物发展的理想之境。“有"、“无”之间是相反相成,动态生成的关系。本论文借鉴哲学之“有"、“无"理论来观照教学,发现教学也具有“有”,“无"两种状态。教学的“有”指教学的此境、教学的现实、教学的实然状态;教学的“无”指教学的彼境、教学的理想、教学的应然状态。教学的此境与彼境相辅相成,相互转化,并且

3、彼此超越。教学既要关注此境,也要追寻彼境。在此境与彼境即“有"“无”之间不断地追寻与转化过程中,教学不仅促进了人的发展与完善,而且也使其自身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本论文具体分析论述了教学的“有”“无”即此境与彼境。教学的“有"即此境是指人类教学的实际发展过程,是历时态与共时态的统一。教学的“有”的基本要素包括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四部分。其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第一责任主体,是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的干预者。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目的性主体和发展性主体。教学内容是不同于课程的客体。教学手段是中介性、适应性的客

4、体。教师和学生构成教学“有’’的主体部分。作为教师和学生活动作用的对象和作用于对象的中介,即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是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纯粹的客体和中介。教学的“无"即教学的彼境。它既要表达隐藏在教学现象背后的一而恒的教学的本体,也要表达脱离于现实的教学之外的一而恒的教学的境界。教学的境界即教学理想。教学理想总的来说是教学工作者对教学的一种最佳状态的构想,即美好的教学过程与美好的教学结果的统一。其内涵有三:一是美好的教学过程所体现的“真”;二是美好的教学过程所体现的“善”;三是两个要素达到和谐统一时所体现的“美"。

5、教学理想具有超前性、主观性、完美性、教育性的特性。教学理想的形成要受人的发展需要、社会的发展需要以及教学的乌托邦品质等因素所制约。本论文深入论述分析了教学的“有”与“无”即此境与彼境的相互转化,并且指出,正是这种相互转化推动了人类教学的发展。论文首先分析论述了教学之“有"即此境向教学之“无”即彼境的转化情形。通过梳理教学发展的历史我们知道,在人类教学发展的最初阶段,它总是以纯粹的自在状态存在着。具体而言,正式的学校教学产生之前,人类的教学都处于自在状态。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教学逐渐由最初的自在状态走向了自为状

6、态。自为阶段的东西方教学在从教学现实到教学理想的发展过程中,都呈现出了他们各自的运行轨迹,具有自己的特点。中国古代教学在从现实走向理想的过程中,经历了古代儒家的培养“士”、“君子”的理想人格和各种才能的教学理想、道家的“道法自然”的教学理想、墨家“兼利天下"、“崇尚实学”的教学理想、法家“以法为教"的教学理想。中国近代教学在由现实走向理想的过程中,经历了洋务派“中体西用”的教学理想、维新派“开民智、育新民’’的教学理想、资产阶级革命派“五育并举”的教学理想以及陶行知等教育家在20世纪20、30年代的各类教学实

7、验所包含的生活教育、平民教育、职业教育、“活教育"等教学理想。西方教学现实走向教学理想的过程中,经历了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崇尚理性”、“智德统一"的教学理想,近代“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教学理想,“顺应自然”的自然主义教学理想,“知识为本”、“技术至上"的主智主义教学理想,服务国家与社会的国家主义教学理想等等。今天,教学现实在闹腾的世界中与教学理想疏离了,教学趋向了功利化、低俗化和无根化之中。教学现实疏离教学理想的缘由主要是人类的生存需要,社会现实因素的制约和教学自身发展的必然。论文接着分析论述了教学之“无"即

8、彼境向教学之“有”即此境的转化,亦即教学理想状态向教学现实状态的转化。这种转化有一定的必要性、必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教学理想转化为教学现实所要追寻的是:第一,在教学中追求“真”的教学。去除对知识的功利化、工具化误解,把知识的真正意义揭示出来。第二,在教学中追求“善”的教学。塑造学生的理想人格,促进社会发展,提倡价值关怀。第三,在教学中追求“美”的教学。美的教学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III本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