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变化规律的探讨

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变化规律的探讨

ID:33918903

大小:56.8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02

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变化规律的探讨_第1页
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变化规律的探讨_第2页
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变化规律的探讨_第3页
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变化规律的探讨_第4页
资源描述:

《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变化规律的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超敏。反应蛋白变化规律的探讨(1.大连市友谊医院心内二科辽宁大连116001);(2.大连市友谊医院影像科)【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Hs-CRP的变化规律。方法:选择2012-03至2013-09期间于我院心内科住院患者100例,均行经皮冠脉造影术证实至少有一支冠状动脉狭窄≥50%,按临床类型分成稳定性心绞痛(SAP),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急性心梗(AMI)3组,分别于冠脉造影术前留取静脉血,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值,同时选取3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

2、结果:①急性心肌梗死(AMI)组、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SAP)组及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稳定型心绞痛(SAP)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t;0.01)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的检测能较好的反映冠心病患者病情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关键词】冠心病;超敏C■反应蛋白【中图分类号】R541.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5028(2015)7-0339-02冠心病(coronaryheart

3、disease.CHD)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居首位。随着人们饮食习惯及牛活方式的改变,其发病率在我国呈逐渐上升趋势。CHD病理基础与育•接致病因素是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处的慢性炎症,可导致内皮损伤、斑块不稳定破裂、血栓形成,促使稳定型心绞痛向急性冠脉综合征发展。局部和全身性的炎症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门。超敏C■反应蛋白作为炎症标志物之一,具有独特的稳定性,而且昼夜变化差异小,检测方便[2]能够预测健康人群及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3],Hs-CRP水平与冠心病冠状动

4、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4]。木研究旨在探讨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Hs-CRP的变化规律。1资料与方法:1.1对象:冠心病组:选择2012-03至2013・09期间于我院心内科住院患者100例,均行经皮冠脉造影术证实至少有一支冠状动脉狭窄≥50%,依据WHO关于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判断标准,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急性心肌梗死(AMI)3组。其中男性85例,女性15例;年龄36〜81岁,平均年龄(63.34±11.32)岁。稳定型心绞痛组4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29例,急性

5、心肌梗死组22例。对照组:选择我院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其年龄、性别等与冠心病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上所有患者均排除心肌炎、心肌病、感染性心内膜炎、风湿性心脏病、结缔组织病、各种血液病、肿瘤及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近期有急、慢性感染和手术、外伤史;近期服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1.2方法冠心病组及对照组均清晨空腹采静脉血2ml,采用增强免疫比浊法定量测定Hs-CRPo①采用日立717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②德国Siemens公司产心血管系统数字减影机(AXIOMArtisdFc)1.3统计学分析实验资料由SPSS

6、13.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差异。2结果①急性心肌梗死(AMI)组、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SAP)组及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稳定型心绞痛(SAP)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讨论炎症反应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发病的主要机制之一,因其具有刺激内膜增生,平滑肌增殖、移行,产

7、生各种细胞因子和诱导基质的降解等作用而被认为参与了各种不良心血管事件和RCI术后再狭窄的发生。普遍认为[5],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除了是脂肪堆积的过程外,也是一个慢性炎症的过程。超敏C反应蛋白是反应血管炎症的重要标志物之一,口其本身参与动脉粥样便化的形成过程,能更精确、客观反映炎症反应的强度,较好的预测心脏危险事件的发生⑹。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类型的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不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SAP)组及对照组;稳定型心绞痛(S

8、AP)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冠心病组超敏C反应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尤以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组为著,表明患者体内存在慢性炎症反应,并口炎症反应与病变稳定性有关。及时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对冠心病早期诊治、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参考文献:⑴王志敏•高敏C反应蛋白对冠心病患者的测定及意义[J]•中国实用医药,2010,5(32):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