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同:十五年上郡守壽戈置用地名補說(1)

虞同:十五年上郡守壽戈置用地名補說(1)

ID:33899758

大小:56.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3-01

虞同:十五年上郡守壽戈置用地名補說(1)_第1页
虞同:十五年上郡守壽戈置用地名補說(1)_第2页
虞同:十五年上郡守壽戈置用地名補說(1)_第3页
虞同:十五年上郡守壽戈置用地名補說(1)_第4页
虞同:十五年上郡守壽戈置用地名補說(1)_第5页
资源描述:

《虞同:十五年上郡守壽戈置用地名補說(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論文鏈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897十五年上郡守壽戈置用地名補説(首發)虞同吉林大學古籍研究所《集成》17·11405著錄的“十五年上郡守壽戈”,出土於內蒙古自治區伊克昭盟。戈的內部正面刻有3行21字的銘文:“十五年上郡守壽之造,漆垣工師乘、丞鬶、冶工隸臣”,背面刻有“中陽”、“西都”等置用地名。該戈銘中的人名“壽”也見於《集成》11404“十二年上郡守壽戈”等秦國兵器,陳平認爲“壽”就是《史記·秦本紀》中昭襄王時伐韓的向壽,陳平:《試論戰國型秦兵的年代及有關問題》,《中國考古學

2、研究論集——紀念夏鼐先生考古五十周年》,三秦出版社1987年,第322頁;《燕秦文化研究》,北京燕山出版社2003年。其説甚確。“向壽”還曾出現在楚國兵器“向壽董珊:《向壽戈考》,《考古》2006年第3期,第65——70頁。之歲羕陵公戈”銘文中。“十五年上郡守壽戈”內背加刻的“中陽”、“西都”地名,陳平、楊震認爲應是秦國上郡屬地,而且這兩個置用地名“可從反面證明清人全祖望所云漢之西河郡地本從秦上郡分置的可信”。陳平、楊震:《內蒙伊盟新出十五年上郡守壽戈銘考》,《考古》1990年第6期。凡國棟認爲,這件上郡戈上的“西都”、“中陽”地名正好説明秦代上郡的界域已經越過黃河。凡國棟:《秦郡新探》,

3、武漢大學博士學位論文(指導教師:陳偉教授),2010年,第116頁。從秦兵置用地的相關制度來看,這兩個意見有一定的啟發性,也存在需要修訂之處。下面試作説明。上引陳、凡兩文在討論時使用了一個前提條件,即秦兵器上加刻的置用地與鑄造地應隸屬同一行政區劃單位,以上郡來説就是上郡製造的兵器都置用於上郡的轄縣。實際上這是不能一概而論的。據黃盛璋的研究,秦“上郡鑄造的兵器,要上交上郡守驗收,交武庫統一保管,再撥交上郡各地或邊郡使用”。黃盛璋:《新出秦兵器銘刻新探》,《文博》1988年第6期,第39頁。收稿日期:2012年7月3日發佈日期:2012年7月4日頁碼:11/11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

4、網站論文鏈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897按諸秦兵刻銘,其説可信。即以秦國上郡監造的兵器來看,多數情況下它們的置用地(或首次置用地)都是上郡的屬縣:(1)七年上郡守閑造,漆垣工師嬰、工鬼薪帶(內正刻)·高奴·平周(內背刻)·平周(胡背刻)戈《新收》974(2)十二年上郡守壽造,漆垣工師乘、工更長(內正刻)·洛都·洛都·平陸(內背刻)·廣衍·洛都(胡正刻)·歐(胡背刻)戈《集成》11404(3)□□年上郡守□造,漆垣工師乘、工更長(內正刻)·定陽(內背刻)戈《集成》11363(4)二十四年上郡守臧(?)造,高工師竃、丞

5、申、工隸臣渠(內背刻)·上(內鑄)·徒涇蘇輝:《張家山漢簡之“徒涅”爲“徒經”補考》,《中國史研究》2003年第4期,第56頁。董珊《論陽城之戰與秦上郡戈的斷代》釋爲“徒淫”,説見:《古代文明》第3卷,文物出版社2004年,第349頁注釋[9]。·洛都(內正刻)戈《新收》1329(5)二十五年上郡守□造,高奴工師竃、丞申、工鬼薪詘(內正刻)·上郡武庫·洛都(內背刻)戈《集成》11406(6)元年上郡假守暨造,漆工壯、丞圂、工隸臣□(內正刻)·平陸(內背刻)·九(胡正刻)戈《珍秦銅》90頁(7)三年上郡□□□,高□□□、丞甲、□□□(內正刻)·徒涇(內背刻)收稿日期:2012年7月3日發佈日

6、期:2012年7月4日頁碼:11/11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論文鏈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897戈《集成》11287(8)三年相邦呂不韋造,上郡叚守定、高工龠、丞甲、工坨(刻)·徒涇(刻)矛《新收》1405這些都是秦國上郡高奴、漆垣(銘文中或省稱爲“高”、“漆”)鑄造的兵器置用於上郡屬縣的例子。其中,高奴、洛都、定陽屬《漢志》上郡,廣衍、平陸、平周、西都、徒涇屬《漢志》西河郡。不過,許多學者主張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秩律》中的平周、西都、廣衍、平陸、徒涇等地均爲漢初的上郡屬縣,周振鶴:《<二年律令·秩

7、律>的歷史地理意義》,《學術月刊》2003年第1期。晏昌貴:《<二年律令·秩律>與漢初政區地理》,《歷史地理》第二十一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46頁。而且這種政區格局應承自秦。但是,已知秦上郡所鑄兵器的部分置用地明顯不是上郡的轄縣。比如:(9)四十八年上郡假守鼂造,漆工平、丞□□、工□(內正刻)·上郡武庫·廣武·二(內背刻)戈《珍秦銅》86頁(10)三年上郡守錡造,漆工衍、丞圂、隸臣周(骹正刻)·安陽·朝歌(骹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