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职院校体制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撰写论文)

民办高职院校体制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撰写论文)

ID:33899262

大小:70.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3-01

民办高职院校体制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撰写论文)_第1页
民办高职院校体制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撰写论文)_第2页
民办高职院校体制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撰写论文)_第3页
民办高职院校体制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撰写论文)_第4页
民办高职院校体制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撰写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民办高职院校体制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撰写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民办高职院校管理体制创新与发展桂训泉(江西先锋软件职业技术学院邮编330041)【摘要】体制创新是民办高职院校发展的动力,它可以极大提升民办高职院校的办学活力,而且还可以促进学校之间的有序竞争和可持续发展。民办高职院校现有的管理体制具有随意性,僵化性并带有家族化倾向等特征,这些都是阻碍民办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因素。要促进民办高职院校的稳步发展,必须大胆创新民办高职院校的管理体制。【关键词】管理体制创新民办高职院校发展一、前言民办高职院校的管理体制主要是办学体制和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办学体制,即谁来办学,怎么办学问题。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即如何管理,运行机制,即运用什么机制

2、来管理,包括人事制度、干部编制、专业设置、课程建设、教学科研管理等,实质上就是解决高职院校内部如何有效运转的问题。就民办高职院校的外部管理体制而言,中央和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扶持民办高职教育发展的措施,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都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格局的组成部分,这就决定了民办教育和公办教育应该同样处于教育事业的主流地位,不是可有可无,也不是无足轻重。所以我们就着重讨论民办高职院校的办学体制和内部管理体制。二、妨碍我国民办高职院校发展的体制分析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转移大背景下开始发展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为民办高职院校提供了发展壮

3、大的空间。据统计,2007年全国共有民办高校297所,在校生16307万人,其中本科生21.12万人,专科生141.94万人,另有其他形式教育的学生22.36万人;独立学院318所,在校生186.62万人,其中本科生165.68万人,专科生20.94万人,另有其他形式教育的学生0.87万人;民办的其他高等教育机构906所,各类注册学生87.34万人①。2007年各类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在校生规模约为460万人,而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超过2700万人,民办高等教育占整个高等教育规模的17%以上。显然,民办高等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快速发展引起社会

4、各方面更多的关注与重视。然而当前民办高职院校发展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办学资金短缺,办学定位不清晰,特色不突出,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教学改革不深入,等等,这些问题直接反映出民办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上存在缺陷。㈠借用社会培训机构或企业的管理体制,缺乏个性,随意性大。现有的绝大多数民办高职院校是由职业培训学校或自考助学班、补习班改建而来,缺少对办好高职教育的规律性认识,没有长远的规划,在办学过程中表现为办学思想不明确,专业设置、课程开设、师资配备、基础教学设备建设与学生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等,没有达到高等职业教育水平,不能满足当前高职院校教学与实习实

5、训的需要。许多民办高职院校在体制上基本沿用普通高校的教学大纲,教材,教学方法、考核考试评价办法等。没有以培养学生岗位技能为目标,探索和建立符合高职教育规律的教育教学模式与方法,忽略了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本质的不同。有一些民办高职院校干脆沿用民营企业管理模式,家族化倾向明显,人事、财务不公开,老板说了算。教育投资的短期行为严重,过分追求利润,忽略了教育的公益性原则,忽视教师自主创新能力环境的营造,考勤、打卡、业绩考核、利润目标的完成抓得死死的,束缚了教师的自由发挥的空间,阻碍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㈡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政府对民办高职院校的管理采用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公立

6、高校的管理模式,而民办高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产物,这种集掌舵和划桨于一身的集权式管理模式,限制了民办高校的发展,不利于民办高校根据市场需求走特色发展之路。民办高校没有充分的办学自主权,招生自主权、专业课程设置权、学历授予权、收费标准等都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    我国民办高校的内部法人治理结构是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当前国际私立教育机构普遍采用的治理结构,这种制度能有效地回避家族管理的弊端,也有利于维护股东的合法权益,有利于民办学校的发展。《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二十条规定:“学校理事会或者董事会由举办方或者其代表、校长、教职工等

7、人员组成。”多样化的董事会人员构成,使董事会的决策能够全面地反映社会各界的要求,使高等学校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我国民办高校虽然名义上采用董事会治理结构,但大多数民办高校董事会成员构成不合理,利益相关者参与机制缺失,缺少教师和学生代表;多数民办高校虽然制定了董事会章程,但在决策和执行过程中,常常是一人说了算,法人治理不透明,特别是在人事和财务管理上,家族控制明显,董事会内部权力制衡机制缺失,校、董合一,董事长、校长职责不清,制度成了空摆设。㈢民办教育法规不健全,政策难以落实。政府目前对民办高等教育宏观上鼓励,微观上限制较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民办高等教育的更快发展

8、。如在办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