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3898826
大小:72.52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3-01
《2016年丰台区高三一模标杆作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6年丰台区高三一模标杆作文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上述现象引发了你怎样的冋忆、联想或思考?请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1•老地方的消逝48分匾,隔壁儿就是俄罗斯馆。俄罗斯馆,照电影,隔壁儿就是四眼井。四眼”一首熟悉的旋律在耳边响起,一个个老地名,是一个个老故事,是一位位老北“东直门,挂着匾,隔壁儿就是俄罗斯馆。俄罗斯馆,照电影,隔壁儿就是四眼井。四眼井,不打钟,隔壁儿就是雍和宫。雍和宫,有大殿,隔壁儿就是国子监……”,这首老北京歌谣每句唱一个地名,串起的不仅是生活的记忆,还有城市的历史。有学者曾将地名比作人类历史的活化石。不过,
2、近30年来,生活不断地发展变化,一批批老地名逐渐消失,一个个新地名随之产生……“东直门,挂着井,不打钟,……'京人的共同回忆。如今偶然还能看到一位年近古稀的白发老人,跷着腿,坐在胡同口,手里拎着一只小巧精致的鸟笼,眯着眼儿,逗着鸟儿,路旁经过的行人总要和他亲切地打声招呼,或是有一搭没一搭的聊上几句。老人的身后,青砖白瓦,只有门前贴着的鲜红色的对联儿告诉人们这还不是—件儿老古董。但是,如今这样的情形已越来越少见了。老房屋,老地名逐渐被高楼大厦,新建街到所覆盖。新立起的白字蓝底的街道牌子处处可寻,但那些早已锈迹斑斑,满是青苔的印着老地名的牌子却想寻也寻不到了。
3、也许我们丢失的不只是老地名老牌匾更是一种历史韵味和历史的厚重感。还记得建国初时,梁思诚不惜拖着他病重的身体与早已疲惫的灵魂奔走于北京的大街小巷,与人据理力争,不知受到多少拒绝,白眼,冷漠,只为保住北京的老建筑,老地名。这是因为他知道老建筑不只是亭台楼阁,老地名更不只是几个随口而出的词语,是一种文化,拨开层层历史烟云,经过多少人间洗礼的历史的文化。失去老地名,丢掉老胡同让我们失去的更是一种情怀。今年年初一部电影红遍了大江南北。它便是彰显老北京风土人情的作品《老炮儿》。《老炮儿》中没有炫丽华美的特效,没有生离死别的情感宣泄,却凭借其独特的韵味抓住了全国观众的心
4、。我认为那种韵味便是北京情怀。电影中北海,胡同儿一个个熟悉的地方牵动着北京观众的心,其中体现的也正是北京这座城市包容并蓄的精神,忠义勇敢的情怀。老地名的小消逝带走了人们心中最真挚最淳朴的情怀。一座座高楼耸起,人们困与其间变越来越像笼中之鸟。对于北京这座古都尤然。老地名的消逝带走了这座城市历史的厚重之感,更拉远了这座城市人与人,心与心的距离。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时代的发展本无错但保有那份文化的传承,历史的韵味,心中的情怀更重要。2.故宫与世纪坛46分“天地玄黄……”不知是哪里的琅琅读书声,穿过故宫游览人群的嘈杂之音传到我的耳畔,童子诵读,清稚如洗。我在漱芳斋内
5、,观赏着玻璃柜下的御制杯盘流光溢彩,开出一屏孔雀青蓝,同时又感觉到锦席上的明黄映照出帝王不堪的寂寞——繁华背后的死寂,歌舞掩饰的动荡,正是故宫,北京心脏的矛盾之处。蓦然想起一件百年前的往事。伪满政权的傀儡皇帝傅仪曾在此处偷偷接见新派文人胡适。—石激起千层浪,各大报纸对此事着重报导,一时喧嚣难静,而当事人胡适只是说那不过是—场平淡无奇的,关于文学的谈话,而溥仪不过是一个向往新思想却只能在故宫内院骑一骑自行车的少年。百尺宫墙少年心,溥仪终究是被封建制度的余威禁锢了,未能走向新时代,但是有没有人走出来呢?有,如王国维,他曾做过晚清的大臣,但是没有成为大势的牺牲者
6、。他出了宫墙,走向考古实地,走向商周遗迹,走进甲骨文中扣问上古文字的秘密,而他所运用的知识是最正宗传统的国学。由此,我陷入沉思:关于新与旧。曾经有段时间,社会高喊“打倒孔家店”,极力扼杀孔孟儒家思想。从批判的角度看,孔子确实不一定是过去五千年文化所奉养的一尊神,他的思想也有刻板,陈腐之处,但是不能否认他的人生态度、思想仍是一座高峰,于今日亦有借鉴、继承的意义,旧,不能被全盘否定,而应该舍其弃糟粕,取其精华,旧中求新,一肩继承传统一肩开创新意。遥望似乎可以看见中华世纪坛的尖顶——它是新世纪的见证、纪念。几年前,我曾参与那里的文化活动。穿过长长的走廊,从今日溯
7、源到五千年前的鸿蒙时代,帝王将相,英雄文豪彪炳史册,盛衰荣辱,朝代更迭见证于烟雨楼台中。最后与众人并立于汉白玉石阶的最高级,诵读:“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历史如箭簇飞逝,在时间的标靶上留下印记。然而不论朝代如何更迭,中华儿女诵读着永恒的一章,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旧中求新,传统中求创造。故宫与世纪坛并立,彰显了北京旧与新的融合,其间的桥梁正是华夏团结统一的思想。3•旧雨映新城44分—场旧雨洋洋洒洒倾泻而下,雨水荡去旧时痕迹,只留一座,崭新的城。随着近30年的电子信息技术与新媒体的发展,各种现代化生产化产品应时而生,那些长在承载了千百年文化历史,积淀了
8、古韵韶华的一个个地名,正随着时代的变迁,隐匿消逝于历史长河中,不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