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3873667
大小:56.0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1
《银行金融论文范文-谈谈中国式金融抑制word版下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银行金融论文范文:谈谈中国式金融抑制word版下载中国式金融抑制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中国式金融抑制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银行论文的写作者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论文片段:,过高的存款准备金率以及央行信贷窗口指导,也对资金的流动产生了抑制效应。滕泰表示,存款准备金率正常的范围应该是8%—10%,而中国去年最高居然达到了21.5%,这意味着银行每100块钱的存款金里,就必须把21.5元存在央行。即使现在降到了20%,还是全世界最高的,这造成了巨大的储蓄资本的闲置。“我认为这是结构扭曲的现象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造就了令别国艳
2、羡的社会财富和资本积累,比如3.2万亿美元的庞大外汇储备和高达52%的居民储蓄率。然而吊诡的是,中国的实体经济却因为得不到资本的输血而频现危机。得益于整体经济总量的攀升,中国的银行体系日益庞大,几大国有商业银行也连年占据全球银行排名前列。让人费解的是,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的中小企业却因为融资难继续深陷困境。吴英案、温州中小企业老板“跑路潮”、高利贷频现等一系列民间借贷事件,叩问着中国金融体系的健全程度。中国的外汇储备世界第一,中国的银行储蓄世界第一,但中国的企业却缺钱。从资金的供给者到资金的需求者之间,似乎有一道鸿沟将其隔断。值
3、得深思的是,这些巨量的资金都去了哪里?到底什么是扣在资本头上的紧箍咒?中国的金融抑制背后真正的根源是什么?这些理由不仅急切,而且牵扯到当下金融改革的核心理由。金融掣肘银监会主席尚福林H前透露,中国银行业新资本监管标准已正式发布,而与之配套的新流动性风险监管标准也将择期出台。据悉,有关各方匕初步达成共识,即在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中可能会取消75%贷存比这一硬性规定,但是贷存比监管仍将作为银监会对商业银行日常考核的一项内容。一时间,关于是否取消贷存比这一高悬在银行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市场也有颇多争论,而由此引发的中国金融抑制理由则更值得
4、关注。众所周知,资本具有逐利性。资金流不到能够创造利润的地方,资源得不到有效配置,必是有一些栅栏将其钳制。在万博兄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经济研究院院长滕泰眼中,这些钳制性的掣肘,实际上就是当下不科学的信贷监管指标,其中就包括贷存比指标,以及高达近20%的存款准备金率和央行额度管理窗口指导。“中国的企业缺钱,从资金供给到需求者之间有一道鸿沟把两考割裂了,上述三个指标便是扣在资本头上的紧箍咒。金融抑制导致真正的金融资源不能发挥作用,因此解除金融抑制非常必要。”滕泰对《英才》记者说。事实上,这些金融抑制对当下的宏观调控也造成了干扰。由于贷存比
5、必须维持在75%的红线内,银行贷款就必须以高额的存款为基础。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告诉《英才》记者,这段时间以来,银行的存款压力比较大。由于贷存比的限制,意味着贷款的增长就比较慢,即便是降低了存款准备金率和贷款利息,但资金数量有限。银行存款拉进来的价格很高,使贷款的成本必定就高,即便下调贷款利率,银行也没有意愿以很低的利率贷岀去。这使货币政策在扩张的时候形成了掣肘。这客观上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形成了干扰,使政策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对此表示赞同。他对《英才》记者表示:“贷存比制约了银行信贷的供给,并
6、且不符合逆周期的调控意图,深层次造成了整个金融系统运转的扭曲。由于很多监管是以季报和半年报为参考标准,这导致银行季末猛抓存款以维持贷存比处于达标状态。但这最终会损害银行以及储户的利益。”除贷存比外,过高的存款准备金率以及央行信贷窗口指导,也对资金的流动产生了抑制效应。滕泰表示,存款准备金率正常的范围应该是8%-10%,而中国去年最高居然达到了21.5%,这意味着银行每100块钱的存款金里,就必须把21.5元存在央行。即使现在降到了20%,还是全世界最高的,这造成了巨大的储蓄资本的闲置。“我认为这是结构扭曲的现象。”曾刚坦言,“但从存
7、款准备金率来讲,确实是高的。去年整个市场缺资金,高利贷盛行。银行系统有10几万亿的存款浪费在央行的账户上,而另一方面企业却因借不到钱饿死。”为了对银行体系进行信贷指导,央行在金融危机后重新抓紧了窗口信贷指导这一指标。一位银行业人士对《英才》记者指出,央行的窗口指导,就是信贷的直接调控。2009-2010年,央行进行了强化,当时经济形势严峻,宏观调控需要政府介入。到2011年甚至加强到分季度、分月份进行监管,以实现额度制约的要求。“从趋势上看,这种额度的管控是比较落后的手段,我认为这是特殊环境下向以前制度的回归,其目的就是渡过当前经济
8、困境,但不应该长期存在。随着内外部不确定性的消除、贷款压力的减小,经济困难过去后,这理应放弃。”这位银行业人士表示。误导资金价格资金的钳制,也对中国资金的定价产生了误导,高利贷频现。《英才》记者从多位业内人士了解到,即便央行大力推行利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