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胶州秧歌的动态风格组合及其现代审美意识---大学生毕业论文

浅析胶州秧歌的动态风格组合及其现代审美意识---大学生毕业论文

ID:33865839

大小:62.3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01

浅析胶州秧歌的动态风格组合及其现代审美意识---大学生毕业论文_第1页
浅析胶州秧歌的动态风格组合及其现代审美意识---大学生毕业论文_第2页
浅析胶州秧歌的动态风格组合及其现代审美意识---大学生毕业论文_第3页
浅析胶州秧歌的动态风格组合及其现代审美意识---大学生毕业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析胶州秧歌的动态风格组合及其现代审美意识---大学生毕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标题】浅析胶州秧歌的动态风格组合及其现代审美意识【作者】唐圆【关键词】胶州秧歌特点三道弯【指导老师】李婷【专业】舞蹈学【正文】引言屮国文化博人精深乐舞文化更是历史悠久,尤其是丰富多彩的各民族的民间舞蹈尤为突出,我国的民I'可舞蹈源远流长,风采独具,是中华民族乐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我国汉族的民间舞形态历来有“北歌南灯”、“北袍南裙”之说。“北歌”中所指的“歌”是秧歌。秧歌是我国民间的一种传统的娱乐活动方式。它起源于黄河流域的农村,经过「百年的不断发展,演变成为现在的鼓乐伴奏、载歌载舞的新秧歌。它是广泛流传于我国华北农村的汉族民间舞形式。而“山东秧歌”是中华

2、民族乐舞文化史上的一朵绚丽多姿的奇葩,"山东秧歌”包括“鼓子秧歌”、“海洋秧歌”“胶州秧歌”。其中“胶州秧歌”盛行于胶州半岛一带,这里的父老乡亲一谈到秧歌就会情不自禁地说起来、舞起来、唱起来。胶州秧歌以它独特的创造精神、灵活自如的表现形式,古朴、粗犷的风格气派而箸称。反应了当地农民的热爱生活的激情,“胶州秧歌”在中国民间舞蹈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以其辉煌的艺术魅力闻名全国。胶州大秧歌是山东三大秧歌2—,其舞蹈、音乐曲牌和情节剧在屮国秧歌群体屮独树一帜。我国民I'可舞蹈的特点主要是积淀于古代文化的基础上,也就是说是各舞蹈风格特点都依存着传统文化。胶州秧歌受齐鲁文化”

3、泱泱大风”的彫响。从形式和类别上来看胶州秧歌不是单纯的舞蹈和歌唱。它有剧本,有道具还有曲牌演员有行当,是一种形式活泼的歌舞剧。它的形成不仅仅是一个不足百户的偏远村庄,而是圉绕胶州海运文化的影响而产生的一个形式多种多样、文化内涵丰富的地方剧种。1简述胶州秧歌的历史文化1.1胶州秧歌,又称“地秧歌”、“跑秧歌”、“扭断腰”、“三道弯”,建国后为与其他秧歌区别,常称为“胶州大秧歌”。自1956年胶州大秧歌参加山东省民间舞蹈会演,改称胶州秧歌。本论文为尊重历史习惯,仍沿用“胶州秧歌”这一名称。胶州秧歌的历史据说和有“摇篮秧歌”之称东小屯村建村历史有关。当地的东小屯老龄

4、人及秧歌老艺人口碑资料称:“东小屯村马赵二姓为胶州秧歌的始祖,至今有三百多年的历史。”相传宋、明时期,有两户马姓赵姓的逃难来到胶州的东小屯村定居,以卖烟为生。由于天灾兵祸,马姓赵姓两户人家依靠卖包烟实在维持不了生活,只得弃家出走流浪关东。据说他们两家人中有老头、老婆、儿子、儿媳、孙女共三代人。在逃荒路上,开始沿途乞讨,后来改为“唱门子”,再后来由老头背腰鼓、儿子舞打狗棍、老婆背翠花包(一种兜售妇女用品的专用包裹)、儿媳、孙女则以团扇彩巾作简单道具,一面舞蹈,一面唱民歌小调,这种借用文艺手段行乞的方法,就是胶州秧歌的邹形。它们重返家乡后,经过代代相传,提炼加工,

5、至清朝中期,形成了舞蹈秧歌。其行当分为鼓子、棒槌、翠花、扇女、小;表演程式分为十字梅、大摆队、正挖心、反挖心、两扇门;伴奏乐器除唆呐外,尚有堂鼓、大锣、手锣等,有音乐曲牌和打击乐曲牌30余个。随着时间的推移,胶州秧歌由舞蹈逐步发展为戏曲,改革者是刘彩(约1838-1918年),马店乡人。同治四年(1864),他在本村坐科招生,改编演出了马店村秧歌艺人纪鸣珂等口头创作的秧歌小戏《裂裹脚》。胶州秧歌由舞蹈发展为戏曲是秧歌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1-1图2-21.2“胶州秧歌”以其辉煌的艺术魅力闻名全国,并在2006年成功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胶州秧歌是山东三大秧

6、歌之一,其舞蹈、咅乐曲牌和情节剧在中国秧歌群体中尤为突出。而山东素称“齐鲁文明之邦”,这里有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的孔子。而另一位大思想家一一孟子也诞生在齐鲁这块土地上。后人用他们两人的名字命名儒学为“孔孟之道”。儒学的宗旨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思想屮的许多内容在胶州秧歌屮得到充分的渗透。如:在封建礼教的熏染下,“小奴”的动作表现得羞羞答答、遮遮掩掩。“扇女”表现出体贴、对长辈尊敬,对生活充满向往,动作时收时放,有含苞欲放之感。而“翠花”的动作是大大咧咧,显得即爽快又泼辣,尽显“婆婆”威风,却又掩饰不了开阔的胸襟、不怕用苦,力挽波折的精神风貌。1.3从胶州秧

7、歌诞生Z日起直至建国前,不管是演员还是教员都从来就没有经过“秀才”们插手,全都是目不识丁的农民,而且食不饱肚的最下层的穷苦农民。他们从艺的目的在于赚个填饱肚子,直到今天老艺人还是这样认为。他们演员大都十四五岁从艺,全是文盲,有的还没有名字,一直是直呼乳名,一直呼到老。尽管如此,300余年来,胶州秧歌却始终以其雅俗共赏的独特魅力为当地百姓以及豪门富绅、文人学士所喜闻乐见。2胶州秧歌体态动律的基本特征和特点2.1传统胶州秧歌的基本动作主要有翠花扭三步、撇扇、小扭、棒花、丑鼓八态等。女性舞蹈动作脚下抬起来重轻放,行走像柳叶摆动,富有韧性和曲线美,“扭断腰”、“三道弯

8、”为其代表动作;当地的老艺人用“抬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