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大豆套作系统氮素吸收利用及根瘤固氮特性研究

玉米-大豆套作系统氮素吸收利用及根瘤固氮特性研究

ID:33865478

大小:4.02 MB

页数:58页

时间:2019-02-28

玉米-大豆套作系统氮素吸收利用及根瘤固氮特性研究_第1页
玉米-大豆套作系统氮素吸收利用及根瘤固氮特性研究_第2页
玉米-大豆套作系统氮素吸收利用及根瘤固氮特性研究_第3页
玉米-大豆套作系统氮素吸收利用及根瘤固氮特性研究_第4页
玉米-大豆套作系统氮素吸收利用及根瘤固氮特性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玉米-大豆套作系统氮素吸收利用及根瘤固氮特性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DISSERTATIONSubmittedinPartialFulfillmentofRequirementforM【ASTERDEGREEStudyonNUptake,NUtilizationandNoduleNFixationCharacteristicofMaize--SoybeanRelayStripIntercroppingSystemByLiuWen-yuDriectedbyProf.YangWen-YuandYongTai-Wen(CropFarmingSystemandCultivation)Wen-jiang

2、,Sichuan,P.R.China,611130June,2014万方数据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学位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四川农业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所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研究生签名:畜1义钞切驴年占月p日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本人完全了解四川农业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

3、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同意四川农业大学可以用不同方式在不同媒体上发表、传播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4、匹坪论文不保密。口本论文保密,在一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请在以上口内划“4”)研究生签名:£1麦锐、导师签名:“匆支纽vI驴年名月p日Ⅵ雌年毛月10日万方数据摘要过量和不合理施用化肥易威胁生态安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为了充分利用大豆的生物固氮作用以减少氮肥投入,提高作物氮素利用率,本试验于2012年至2013年采用大阳结合微区、池栽

5、等方式,探索了减量旋氮对玉米一大豆套作系统中大豆根瘤固氮特性的影响及其与系统氮高效利用的关系。2012年,大田试验研究了3个种植模式(玉米单作、大豆单作、玉米.大豆套作)和3个施氮水平(0、180、240Nkg.hm‘2)对大豆干物质积累、产量及其构成、氮素吸收利用状况及根瘤固氮的影响;微区试验应用1N示踪技术,研究玉米、大豆在减量施氮(1tN)和习惯施氮(C=N)下对肥料氮吸收利用的差异。2013年池栽试验迸一步研究了减量施氮(RN)对单作、套作模式下大豆根瘤固氮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随生育进程的推移,大豆各器官及总干物质的

6、积累量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大豆套作的根、茎叶及总干物质积累量与单作相比显著降低,籽粒干物质积累量则显著提高,比单作处理的高12.84%。施氮提高了大豆的干物质积累量。套作模式下,大豆生殖生长期间的根系、茎叶、籽粒及总千物质积累量以减量施氮(I斟)最高。R8期的籽粒干物质积累量减量施氮(RN)的比不施氮(NN)和习惯施氮(CN)分别高42.61%和10.15%,总干物质积累量分别高36.86%和7.48%。2.与单作相比,套作大豆的单株荚数、产量和经济系数均提高,两年平均值比单作分别高4.20%、12.84%和7.78%,玉米.

7、大豆系统周年总产显著提高。套作模式下,施氮处理问大豆单株荚数、大豆产量均以减量施氮(RN)最高,玉米.大豆系统的总产量减量施氮处理的(RN)比不施氮(NN)和习惯旅氮(CN)分别高35.78%和8.51%,玉米.大豆系统总经济系数两年平均值达0.49,LER达2.17,玉米的种间竞争力和竞争比率低于大豆(气。

8、吸氮量减量施氮(RN)处理的比不施氮(NN)和习惯施氮(CN)分别高20.28%和13.93%,大豆总吸氮量分别高58.16%和11.28%,玉米.大豆套作系统的总吸氮量分别高39.15%和12.19%,氮肥农学利用率和吸收利用率均显著高于习惯施氮(CN)。4.与单作比较,套作玉米的土壤15N含量降低,籽粒15N吸收量、总15N吸收量、15N回收率增加;IS的籽粒15N吸收量、总15N吸收量、15N回收率增加,土壤15N含万方数据量降低。套作模式下,减量施氮(RN)的玉米籽粒15N吸收量、总15N吸收量比习惯施氮(CN)高17.29%

9、、14.38%,而大豆的则比习惯施氮(CN)的低57.48%、57.08%。玉米一大豆套作体系下玉米土壤全N含量和残留N03"-N、NH4+-N、无机总N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大豆在减量施氮(RN)下土壤全N含量最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