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考语文诗词赏析各类型题综合

2017中考语文诗词赏析各类型题综合

ID:33864731

大小:53.44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01

2017中考语文诗词赏析各类型题综合_第1页
2017中考语文诗词赏析各类型题综合_第2页
2017中考语文诗词赏析各类型题综合_第3页
资源描述:

《2017中考语文诗词赏析各类型题综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7中考语文诗词赏析各类型题综合2017中考语文诗词赏析各类型题综合1.炼字品析2.内容理解3.描绘画面4.情感体味5.主旨领悟.形象感知7.景物描写8.意境欣赏9.名句鉴赏10.表达赏析11.典故溯源12.综合评价1.炼字品析题型阐释炼字品析,就是品味、分析古诗词中用得精妙的字词,具体包括思想情感和表达效果这两类内容。这类题目常见的提问方式是“某字用得妙,妙在何处”。精题回放例一湖上徐元杰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说说诗中使用“乱”字的好处。例二村晚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①,山衔落日浸寒漪②。牧童归去横牛背

2、,短笛无腔③信口吹。【注释】①陂:水岸。②漪:水波纹。③腔:曲调。诗中的“衔”“横”两字富有表现力,请选择其中一字作简要赏析。闯关方略古人写诗,为了表达的需要,往往在用字遣词时进行精细推敲和创造性搭配,使所用的字或词获得凝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的表达效果。这种对字词进行艺术化加工的方法,就叫做炼字。在诗句关键处炼得妙字,犹如画龙点睛,会令全句夭矫生姿,让人拍案叫绝。炼字品析题,考查考生对语言的感受力,细致、精微地品味、赏析语言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可以釆用比较鉴赏法。第一步,理解所炼之字的字面意思,确定它的词性及意思。如例一的“乱”,字面意思

3、是“杂乱”“纷乱”,兼有动词、形容词的词性;例二的“衔”“横”,字面意思是“用嘴含”“横着坐”,词性是动词。第二步,推想炼出“妙字”之前的“平字”,可能是什么。如例一,可能最初是“花开红树数莺啼”,例二可能是“山连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跨牛背”。第三步,比较推敲、提炼后的“妙字”比推想出的“平字”在情、态、韵等方面多了一些什么。因为古诗词炼字多在动词、形容词、数量词、虚词上做文章,所以,我们思考时,也应多从动词的动静、拟人效果,从形容词的修饰性、色彩感,从数量词的夸张效果,从虚词的表情达意功能等角度切入。如例一,如果用“数”,只说明春天红林深处黄

4、莺不止一只。而用“乱”,则既具动感,让人眼前仿佛有黄莺上下飞舞,穿梭于林间枝头的动感;又闻声音,耳中仿佛听到红林深处传出的此起彼伏的鸟鸣声。例二,前一个动词,用“衔”而不用"连”,不仅在形态上更贴切,而且运用拟人手法,写活了山,写出落日将沉未沉的情态;后一个动词,用“横”而不用“跨”,表明牧童不是规矩地骑,而是随意横坐在牛背上,表现了牧童的调皮可爱。提醒一点,炼字品析的“析”,不能架空分析,泛泛地说运用了什么修辞,说生动、形象、富于感染力等空话;要结合语境,分析炼字使怎样的事、景、人、物、情更形象、更含蓄、更有意蕴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