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报告用恒定刺激法测定重量差别阈限

实验报告用恒定刺激法测定重量差别阈限

ID:33858797

大小:5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01

实验报告用恒定刺激法测定重量差别阈限_第1页
实验报告用恒定刺激法测定重量差别阈限_第2页
实验报告用恒定刺激法测定重量差别阈限_第3页
资源描述:

《实验报告用恒定刺激法测定重量差别阈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教育系实验报告单实验室名称:心理实验室指导教师:XXX时间:2008年4月20日实验项目名称:用恒定刺激法测定重量差别阈限专业:应用心理学年级:2006级学号:0618010114XXX摘要:本实验通过恒定刺激法测定被试的重量差别阈限,使用了直线内插法来精确重量差别阈限,得出被试的重量差别阈限为3.1克。关键字:重量差别阈限恒定刺激直线内插法1前言恒定刺激法是心理物理学中最准确、应用最广的方法,可用于测定绝对阈限、差别阈限和等值,还可用于确定其他很多种心理值,此种方法的特点是:根据出现次数来定阈限,即以次数的整个分布求阈限。此种方

2、法在实验之前需要选定刺激。所选定的刺激最大强度应为每次呈现几乎都能为被试感觉到的强度,它被感觉到的可能性应不低于95%。所选刺激最小强度应为每次呈现几乎都不能感觉到的强度,它被感觉到的可能性应不高于5%。直线内插法是将刺激作为横坐标,以正确判断的百分数作为纵坐标,画出曲线,然后再从纵轴的50%处画出与横轴平行的直线,与曲线相交于一点,从这一点向横轴画垂线,垂线与横轴相交处就是两点阈。2实验目的通过测定重量差别阈限学习恒定刺激法。3实验方法3.1被试本次试验被试为大学二年级男生两名,被试触觉正常,身心状况良好。3.2实验仪器与实验材

3、料JGW—B心理实验台操作箱单元,高2cm,直径4cm的圆柱体一套8个。这套圆柱体的重量要求如下:100克两个,88克、92克、96克、104克、108克、112克圆柱体各一个。3.3试验程序(1)取重100克的圆柱体作为标准刺激。重88克、92克、96克、104克、108克和112克的圆柱体作为变异刺激,让被试把变异刺激和标准刺激各比较10次,共70次,每对刺激呈现的顺序按随机原则排列。为消除时间误差,前35次先给标准刺激,后35次先给变异刺激。(2)被试坐在桌边,蒙上眼睛,主试把标准刺激放在桌面约20厘米正对被试的地方,被试能

4、够意识到圆柱体所处的方位;被试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拿住圆柱体慢慢向上举,轻轻上下掂两下,约两秒钟后就放下(这时胳膊肘不要离开桌面)。(3)在进行前35次比较时,主试先呈现标准刺激(即100克)后呈现变异刺激,主试用单手先提举后报告第二个重量比第一个重量轻、重、还是相等,主试分别用“—”“+”和“=”三种符号进行记录。后35次比较时,因先呈现变异刺激,主试呈现重量时要保持同一位置,第二个重量呈现的时间不可太迟,当被试放下第一个重量后,主试立即换上第二个重量,间隔最好不要超过1秒,以免被试对第一个重量的感觉消退。两次比较至少要间隔5秒,

5、以免各次感觉相互干扰。(4)分别计算在10次比较中被试判断各变异刺激比标准刺激轻、重和相等的次数。(5)更换被试,按上述程序再进行新一轮实验。4实验结果被试实验结果分析:用恒定刺激法测定重量差别阈限实验次数重量88克92克96克100克104克108克112克1———+=++2——+++=+3=+==+++4———++=+5———+—++6————==+7————=++8——————+9———=+=+10————+++判断的%重01145610轻9984210等1012330根据被试实验数据分析后作出图表后有:用直线内插法计算两点

6、域公式:(X—X1)(Y—Y1)=(X2—X1)(Y2—Y1)其中,X:绝对感觉阈限;Y1:是感觉到刺激的次数稍小于50%的百分数,其相应的刺激为X1;Y2:是感觉到刺激的次数稍大于50%的百分数,其相应的刺激为X2。由图可知:Lu=104克Ll=97.8克上差别阈限=DLu=104克—100克=4克下差别阈限=DLl=100克—97.8克=2.2克差别阈限=DL=(4+2.2)/2=3.1克5讨论5.1用恒定刺激法测定差别阈限的特点:比较容易控制变量,实验起来较为简便,但是花费时间可能较长。容易引起被试疲劳,误差产生,主试在读取

7、被试数据时会存在误差。5.2韦伯定律:K=△I/I其中,I为原来的刺激量;△I表示刚刚能引起较强感觉的刺激增加量;K代表常数。在本实验中,K=4/100=0.04∴实验结果不符合韦伯定律。6结论通过恒定刺激法测定被试的重量差别阈限,使用了直线内插法来精确重量差别阈限,得出被试的重量差别阈限为3.1克。参考文献杨治良,《实验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张厚粲,徐建平,《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200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